急性胆囊炎是普外科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其发病原因多与劳累、饱食、吃油腻食品等因素有关,该病一般来得比较突然,表现为有阵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延伸至右肩和胸背部,并伴有恶心呕吐的发生[1]。传统治疗方法是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简称OC)进行治疗,并以此疗效来评定其他手术方法疗效的优劣。然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手术医师操作技术和经验都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丰富,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已经成为治疗急性胆囊炎的金标准[2]。我科自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了12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比较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现将LC和OC的治疗效果作如下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我科共收治了12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有60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有68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中,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龄在36岁和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4±5.2岁;其中44例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4例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6例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6例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穿孔。LC组中,男性30例,女性38例,年龄在34岁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7±7.1岁;其中49例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8例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7例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4例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穿孔。LC和OC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所有手术均由操作技术和经验一致的医师完成。OC组采用传统的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或右肋缘下斜切口,剥离胆囊时视具体情况选择顺行或顺逆结合,对腹腔进行冲洗,最后将胆囊床间断缝合。LC组,术前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和气管全麻,气腹压力设置为13mmHg至15mmHg,患者取仰卧位,并使头部高于脚处20°左右,采用4孔法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先对腹腔进行探查,了解患者病情和胆囊周围粘连情况,以及是否有坏疽穿孔的发生,然后将胆囊周围的粘连组织与胆囊剥离,使胆囊完整地暴露,若患者胆囊张力较大,可用穿刺针进行减压,在剥离时用吸引器边吸边操作,并视情况选择顺行或顺逆结合,以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充分地显露出来,并施夹后将胆囊切除。然后对腹腔进行冲洗,若患者腹腔污染较重,可将引流管置于肝下间隙。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中情况比较
经过统计分析,LC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置引流管例数均低于OC组的相应数据,其差异性比较显著(P<0.05),详见表1。
2.2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LC组在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残余脓肿率等方面均低于OC组的相应数据,其差异性比较显著(P<0.05),详见表2。
2.3并发症情况
术后LC组出现并发症的有6例,占8.8%,其中出现切口感染的有3例,出现黄疸的有2例,还有1例为膈下感染,其他患者未见并发症;OC组出现并发症的有13例,占21.7%,其中6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3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2例患者出现膈下感染,还有2例患者的切口有血肿的发生,其他患者未见并发症。
3讨论
在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早期,由于当时腹腔镜技术的不完善,手术医师操作不娴熟和经验技巧不丰富,当时认为急性胆囊炎是禁忌症。然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手术医师操作技术和经验都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丰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恢复时间较快等优点,受到了患者的广泛欢迎,并已经成为了治疗急性胆囊炎的金标准。目前,有很多急诊患者为了减少手术造成的创伤和痛苦,都要求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我科从2002年就开始对部分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从笔者对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的12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统计来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是值得肯定和令人满意的。LC组患者无论在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方面,还是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残留脓肿率方面,均比OC组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的术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