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腰椎滑脱120例X线及CT表现分析

时间:2021-05-14 15:42 点击:
目的:分析腰椎滑脱的X线及CT表现,并比较X线和CT对该疾病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滑脱病例120例,均摄X线腰椎正侧位片,26例摄双斜位,34例摄过伸过屈侧位,44例行CT扫描。结果:真性滑脱23例,X线确诊21例,正侧位11例
  腰椎滑脱分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两大类,由于椎弓峡部裂或不连引起的椎体向前/后滑动称为真性滑脱;由于椎小关节病变或椎间盘病变引起的椎体向前/后滑动、而无峡部断裂缺损者称为假性滑脱,又称为退变性腰椎滑脱。
 
  本文收集120例腰椎滑脱患者的X线及CT资料加以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6月确诊的腰椎滑脱患者120例,男41例女79例,年龄17~90岁,平均57.4岁。所有病例均摄X光腰椎正侧位片,26例摄双斜位,34例摄过伸过屈侧位;44例行CT扫描。
 
  1.2方法
 
  X光摄片采用PHILIPSDigitalDiagnostDR,选取自动条件,常规摄腰椎正侧位片,部分摄双斜位或过伸过屈侧位片。
 
  CT扫描采用PHILIPSBrilliance16排螺旋CT,采用大范围螺旋扫描,层厚1mm,螺距1,部分病例行MPR。
 
  2.结果,
 
  2.1一般结果
 
  单椎体滑脱115例,多椎体滑脱5例11个椎体,分别为L1.3.4、L3.4、L3.5、L4..5(2例)滑脱。具体见下表:
 
  真性滑脱23例24个椎体,男11例女12例,多椎体滑脱1例为L4.5滑脱。X线正侧位片显示峡部裂11例,双斜位摄片17例显示峡部裂15例,CT扫描18例均显示峡部裂。双侧峡部裂19例、单侧峡部裂4例。
 
  假性滑脱97例102个椎体;男25例女72例,单椎体滑脱93例,多椎体滑脱4例9个椎体。X线正侧位诊断95例,过伸过屈侧位诊断2例,CT扫描26例,诊断24例。
 
  按Meyerding法对滑脱程度进行分级:I°112个椎体、II°12个椎体、III°、IV°各1个椎体。II°、III°、IV°均为真性滑脱。
 
  2.2影像学表现
 
  2.2.1X线表现:
 
  ①侧位片示椎体移位,滑脱椎体前后径变长,并常伴滑脱平面的椎间隙变窄,相邻椎体边缘可有硬化。滑脱程度严重时在正位片可见Bralisford弓形线。
 
  ②“裂隙征”:正侧位表现为峡部低密度线影,斜位表现为“狗戴项圈”征。
 
  ③过伸过屈侧位显示应力作用下椎体移位程度的改变,真性滑脱时可有明显改变,假性滑脱无明显改变。偶可显示出常规侧位不能显示的轻微滑脱,本组即有两例。
 
  2.2.2CT表现:
 
  ①“双边征”:滑脱椎体的前缘与下一椎体后缘显示在同一扫描层面。
 
  ②“真空征”:椎间盘变性所致,表现为椎间盘内低密度影。
 
  ③“裂隙征”、“双关节征”:真性滑脱时椎弓峡部出现斜行,水平或锯齿状的线样裂隙,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横突水平,并可有不同程度的错位表现。先天性缺损裂隙边缘清晰光整,陈旧性损伤时裂隙边缘可不规整且有骨质硬化,形成假关节,与上下关节突关节形成“双关节征”。
 
  ④椎间盘突出和/或膨出。
 
  ⑤椎管改变:真性滑脱时椎管前后径增大,呈近似“葫芦状”或“三叶草”形改变;假性滑脱时前后径狭窄,横径可无改变。
 
  ⑥其他继发改变:小关节退变、侧隐窝狭窄、硬膜囊变形、黄韧带肥厚和钙化等。
 
  3.讨论
 
  脊椎滑脱(Spondylolisthesis)一词来源于希腊文spondy(vertebral)和olisthesis(toslip),是指一个椎体相对于另一个椎体发生滑移[1、2]。1854年由德国人Killan首先提出,1930年Jumghamns根据60例尸检结果提出“假性脊椎滑脱”以区别于椎弓峡部不连的“真性滑脱”[3]。1955年,Newman报道所谓“假性脊椎滑脱”实际上多为退变所致,第1次将峡部完整的滑脱定义为“退行性脊椎滑脱”(DegenarativeSpondylolisthesis,DS))【4】。脊椎滑脱以腰椎多见,占95%以上。1976年,Wihse等对腰椎滑脱进行系统分类,DS被正式列为腰椎滑脱中的一种【5】。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