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交通运输和工业的快速发展,高能量损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病例日益增多,下肢软组织缺损是临床常见的急性损伤之一,尤其是足踝部皮下组织薄,血循环差,损伤后常常导致骨质外露,创面很难愈合。对污染严重和部分复合组织缺损传统的方法是清创、引流或缝合后更换敷料。上述处理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高、并可能出现深部引流不畅继发创面感染。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37例下肢软组织缺损应用封闭负压吸引(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37例患者,男25例,女12例,年龄24~58岁,平均41岁。其中车祸伤20例,机械绞轧伤8例,高处坠落伤7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2例,合并骨折22例。伤口开放创面在25cm×15cm~4cm×6cm之间。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室实施彻底清创,清除创面的坏死组织和异物,彻底止血;用钢板、髓内钉或外固定支架对骨折进行固定固定;骨质裸露部位尽量用邻近组织瓣转移覆盖;根据创面大小和形态,置放VSD敷料,不留死腔。创面创缘周围与VSD敷料边缘间断缝合,引流管从创面边缘或正常组织截孔引出,生理盐水酒精擦洗创面周围,用半透膜粘贴整个创面,将引流管接通负压。VSD装置采用病房中心负压引流装置,维持40~60kPa的负压。
2.护理
2.1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患者多数因突发事件致身体严重创伤,心理应激大,担心日后生活及功能受影响,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同情心及责任感与患者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关心和开导患者,取得家属支持,介绍医师的良好医术及成功病例,讲解创面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的优点及术后相关注意事项等,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2术后护理
2.2.1交接
注意手术室护士准时、详细交接,手术完毕返回病房后,立即接中心负压引流瓶,负压调节为40~60kPa。由于在从手术室送回病房的过程中创面可能继续渗血,导致半透膜内部积血,漏气,因此及时接通负压非常重要。
2.2.2病情观察
由于创伤患者创面出血,渗液多,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并发症,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患肢予抬高位,注意肢体末梢血运(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及肿胀情况,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医师并做好相应准备。
2.2.3巡视病房
检查吸引器的运行情况,保持负压恒定,引流管管形存在,且无液体积聚,负压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创面的愈合,负压维持在40-60kPa,并可根据吸引器的引流情况酌情调节。嘱患者取合适卧位,避免压迫引流管。翻身时避免扭曲、牵拉,防止引流管脱出。注意查看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果引流管堵塞,可用50mL注射器吸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通畅。更换负压引流瓶要及时,勿使引流液逆行到VSD敷料内,特别注意三通接头处、皮肤皱褶处以及外固定器周围,查看是否漏气,保证有效引流。做好护理记录。
2.2.4创面观察及护理
正常时VSD材料塌陷紧贴创面,内管形态明显凸现,引流管通畅.引流管内吸出血性和脓性液,说明负压有效;在无引流液引出的情况下看不到液体流动,此时通过负压值判断负压泵的运转情况;引流管的管形存在,VSD敷料密封严密无塌陷。VSD敷料若在治疗48h之后出现干结变硬.此时引流管中已无引流物持续流动,可以不处理;如果48h之前变硬,可从引流管中逆行注入生理盐水.待堵塞的引流物变软后,重新接通负压源。正常引流管内多为暗红色血性引流液,引流液如为大量鲜血应立即报告医师;VSD敷料中有少许坏死组织和渗液残留,有时会透过半透膜发出臭味,不会影响治疗效果。一般无需做特殊处理。如在短时间出现大量鲜红色液体,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立即汇报医师及时处理;如瘪陷的薄膜回复或泡沫隆起,薄膜下渗出液体积聚,提示负压失效,引流管堵塞或连接管受压,扭曲,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2.3疼痛的护理
由于严重的创伤合并组织缺损患者疼痛明显。护士应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正确评估疼痛的水平。了解其影响因素,必要时给予一定量的镇痛药,也可使用放松疗法以分散其注意力。
2.4饮食指导,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粗纤维的食物。少食多餐。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预防便秘。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指导患者循序渐进进行患肢关节主、被动运动,包括肌力、髌骨的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等。做到既不影响负压吸引效果,又不耽误肢体功能的恢复。经常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发生。
3.结果
本组37例接受VSD治疗的患者,36例一次性创面肉芽组织平坦,新鲜,毛细血管丰富,36例中26例肉芽完全覆盖创面予以游离植皮术,7d后一次性全部成活。10例存在骨外露予皮瓣转移修复。1例患者有少量黄绿色分泌物,创面肉芽组织水肿,经消毒处理后,再次负压封闭引流,未出现其他感染,1周后再行游离植皮手术,全部成活。
4.讨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于1992年由德国UI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博士首创最先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VSD的特点是将传统的点状引流变为面状引流使创面的渗液坏死组织等及时彻底的排出。其优点还包括:封闭吸引使创面组织形成的负压环境可以改善血流量,促进有害物质的清除,并且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封闭负压环境可以减少创面的细菌数量;负压所产生的机械压力还可以对创面的愈合产生好的作用;封闭使被引流区与外界隔绝,有效地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可使创面淋巴细胞浸润消退较快,增生期胶原合成出现较早,修复期可见收缩性纤维合成增多。同时此项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反复清创和换药,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是目前治疗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