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在临床上的发生与发展比较缓慢,在肝癌的不同阶段,患者肿瘤周围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也不相同,甚至对于同一病灶,随着恶性程度变化,病灶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1]。对于患者的癌前病变病灶,随着病灶的恶性程度不断的增加,患者的门静脉以及肝动脉的血供情况处于正常,或者发生减少,患者病灶的动脉血供仅有轻度增加,或者不发生增加。在此时,对患者进行CT动脉期扫描,患者的病灶表现为等密度改变、略高密度改变或者高密度改变。当患者发展至中低分化的肝癌时,患者的病灶处的血供则以肿瘤性动脉为主,此时进行CT检查,可以显示出典型的肿瘤样改变,在动脉期,可以显示出明显的高密度强化[2]。随着患者的肿瘤不断生长,肿瘤的血液需求也不断的增加,患者病灶处逐步形成肿瘤血管,并发展成为典型的肿瘤血管,此时,使用DSA造影检查,具有较高检出率。16排螺旋CT与传统的检查方法相比,具有扫描速度快、扫描范围广的特点,通过后期三维图像的重建,可以清晰的显示出肝癌患者的肿瘤情况以及肿瘤周围的血管情况,从而为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3]。 综上所述,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检查中可以清晰的显示患者的肿瘤大小以及周围血管的情况,为介入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曹永胜,顾缙,周康荣.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2):96100. [2]刘鹏飞,杨秀华,加村毅.微小肝细胞结节性病变CTHA及CTAP的诊断价值.放射学实践,2005,20(4):312315. [3]张军华,高原智,王华明,等.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肝脏,2010,15(2):117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