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以下简称本方)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红花、柴胡、枳壳、桔梗、牛夕、生草十一味药物组成。乃清代著名医学王清任所制订经验方之一,王氏对瘀血学说有较大的贡献,并提出“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所著《医林改错》一书,补前人之未备,他根据逐瘀活血和补气活血的原则,创立许多新方,诸如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方,尤其提出补气活血的应用,丰富了活血化瘀的内容。 本方可通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瘀所引起的疾患,笔者临床实践,以本方加减用于气滞血瘀而致的怔忡、低热、头痛眩晕等病证,效果甚好。兹将学习心得与实践,浅谈应用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方义剖析 本方特点是活血化瘀理气,方中以当归、川芎之甘温辛香善走,入肝脾以养血通经活络,配生地之甘寒入肝肾以养阴,合赤芍、红花、桃仁活血祛瘀而利关节,佐入柴胡、枳壳、疏肝解郁,使以甘草和中,桔梗之性升开胸膈之气,牛夕之性降导瘀血之下行,一升一降,合上述诸药可通治一切气滞血瘀之证,故有“逐瘀”之称。 总观方义,具有桃红四物汤与四逆散二方加味组成。桃花四物汤有活血、养血、祛瘀生新之功,芍药改用赤芍,取其活血更宜,故适用于血瘀所致的疾患。 《伤寒论》用四逆散治疗由于热邪传里,阳气郁遏不能外达而形成四肢厥冷的所谓“热厥”。后世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凡是由于肝气郁结为主因所引起的一些病症,都以它为基础方加减运用,其原因就在于方中的柴胡,不仅善于达邪外出,而且是疏肝理气的要药。 本方不仅能行血分瘀滞,又善于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 方名冠以“血府”,据有关文件献记载:“脉为血之府”。“脉”则泛指气血运行的通路,内自脏腑,外至皮毛肢体骨肉,无非血脉所及。在某种致病因素影响下,均有形成和停聚瘀血的可能。因此,有些疾病在具备有“瘀血”的证候时,就可以考虑本方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