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鲁迅悲剧观的形成、发展乃至成熟的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其著名论断“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和”几乎无事的悲剧“的内涵,发掘其悲剧观和悲剧作品新的美学意蕴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鲁迅悲剧观几乎无事的悲剧美学意蕴现代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论及鲁迅的悲剧观时,大都依赖鲁迅1925年所写的一篇论文《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的“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加以阐发、拓展和延伸,并一致认为这一见解深刻而精辟。然而由于中国现代悲剧深受西方传统悲剧理论的影响,许多人又认为这一定义有欠缺,如果有价值的东西在毁灭过程中没有任何反抗和斗争,那就只有“悲哀”而没有“悲壮”的美感了。西方传统的悲剧理论主张悲剧要有“悲壮”和“崇高”的美感,要体现撼人心魄的悲剧精神,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 “如果用西方传统的悲剧理论去衡量”五四”时期作家创作的悲剧作品,或者直接分析和评价鲁迅的悲剧作品,就会惊异地发现很少有几部作品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悲剧。”我们在分析鲁迅的悲剧作品时,也会发现两个矛盾现象,一方面坚持要求悲剧要有崇高感,要写出悲剧人物的斗争精神,从而怀疑《药》、《故乡》、《阿Q正传》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悲剧作品。另一方面又每每称这些作品是悲剧。要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分析评价鲁迅的作品,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文学,文学有发展和变化,文学批评也应该随之发展和变化。因此,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发展的观点来考察和分析鲁迅的悲剧观和他的创作实践。鲁迅的悲剧作品既不同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也不同于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它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不可能实现的悲剧冲突,这些悲剧作品不是以“崇高”、“悲壮”感动读者,也不是单由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体现对抗和冲突,而是以“真悲”的美感激励读者,它所体现的悲剧意识是基于中国现实、合乎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悲剧意识。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悲剧观的形成、发展乃至成熟的过程梳理和分析,发掘其悲剧观和悲剧作品新的美学意蕴和历史价值。 一.从“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到“几乎无事的悲剧” 二十世纪之初,东西方文化剧烈地大碰撞,撼动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文学,作为时代的先驱者和启蒙者之一的鲁迅,敏锐地看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早年鲁迅在对西方悲剧理论的研究和吸收中,深受尼采悲剧观的影响,同时又对俄国果戈理式的悲剧描写手法极为赞赏,在1908年发表的长篇文言论文《摩罗诗力说》里,他叙述了摩罗派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并评析了他们“力主抗争、发扬真美的写作风格。”他略析俄国十九世纪的社会现实,感觉到我国十九世纪末也有类似的情形,接着指出十九世纪前叶“果戈理者以其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这之后,鲁迅更进一步地认识到社会的“死相”、“国民灵魂的沉默。”他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他在《娜拉走后怎样》里沉痛地勾画了当时悲剧性的社会现实,尤其是中国的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在1925年《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他尖锐地指出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性格中致命的一个弱点正是与悲剧精神背道而驰的粉饰和修补,提出了“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著名观点,并预言“中国如十景病尚存,则不但卢梭他们似的疯子决不产生,而且也决不产生一个悲剧作家或悲剧家或讽刺诗人。”在这篇文章中,他向我们表明,他不认为中国产生过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或喜剧或喜剧诗,“所有的只是喜剧底人物或非喜剧底人物在互相模造的十景中生存,一面各各带了十景病。”在这里,鲁迅并不单纯地把悲剧性的问题看作是文艺问题,而是认为中国文学最缺少悲剧精神乃是由于中国文化缺少现实的批判意识,并直接造成了中华名族的国民劣根性。而新的文艺要想真正成为“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就必须从‘瞒和骗’的陷坑中解放出来,必须领会和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不能真心领会痛苦,也便难有新生的希望。”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对历史的反思使鲁迅把现实社会的悲剧实践和人物熔铸入他的创作实践中,并出之以果戈理的“伟大写实本领”,虽然不见泪痕,也不会使人触目惊心,然而会使读者在深思之下产生强烈的憎恶和同情,在激愤中产生革旧立新、改造社会的勇气和行动。 鲁迅在晚年抱病翻译了果戈理的《死灵魂》的第一部,在其后所著的《几乎无事的悲剧》、《且介亭杂文二集》里,他评析了地主罗士特来罗夫要求乞乞科夫摸狗和狗的鼻子这一细节后写了这样一段话:“这些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正如无声的言语一样,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是很不容易觉察的。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在这里,鲁迅最终提出了“几乎无事的悲剧”的概念。关于鲁迅有关悲剧的发展脉络,我们对鲁迅的悲剧观可以有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首先,鲁迅的“几乎无事的悲剧”观,就是将“极平常的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毁灭的原因是内在的、复杂的,很不容易觉察。”其次,悲剧人物是“非英雄的”、“一般的不同的”人们。第三,因为是“无声的言语”,悲剧冲突并非是明显的人物行为、言语之间的斗争、对抗,而是思想意识和观念的颉颃。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矛盾冲突异常尖锐之时,鲁迅先提出了“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观点,进而又结合自己的创作,融合西方特别是俄罗斯“为人生派”的悲剧思想,独树一帜,成熟地奠定了符合时代发展、符合悲剧创作实际的“几乎无事的悲剧”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