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作者在成功塑造自由快乐的儿童世界的同时,也通过孩子纯真的眼睛批判了成人世界的种种不合理,对美国社会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以及刻板陈腐的教育制度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关键词:汤姆·索亚儿童世界成人世界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92-02
作者简介:许丹(1979—),满族,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人,英语教育专业毕业,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英语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医学英语教育和英语语言文学。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小说以美国密西西比河上的圣比得堡小镇为背景,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的天真浪漫的童年生活。尽管《汤姆·索亚历险记》塑造了一个风靡世界的顽童形象,但它并不是一本纯粹的儿童图书。正如马克·吐温在书序中所说:“我写这本小说主要是为了娱乐孩子们,但我也希望大人们不要因为这是本儿童读的书就将它束之高阁。”于是,马克·吐温在以欢快的笔调描写自由快乐的儿童世界的同时,也将其与庸俗保守的成人世界进行对比;在赞美儿童纯真善良的同时,也批判了种族主义和等级制度,鞭挞了美国社会闭塞沉闷、保守虚伪、刻板教条的氛围。
马克·吐温在小说中极力赞美儿童的纯真和善良,批判了成人世界里刻板虚伪的教育模式对儿童天性的摧残。汤姆·索亚虽然表面上调皮捣蛋、思想叛逆,但内心里却充满正义感、乐于助人、不畏艰难。他之所以逃课是因为他厌恶呆板枯燥的教育模式,他之所以厌恶牧师是因为他发现牧师说的都是骗人的鬼话,他之所以梦想当海盗是因为他想尽力摆脱枯燥的生活环境。不难发现,汤姆·索亚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叛逆儿,公然挑战成人世界的道德标准。小说里提到了两个“好孩子”:一个是有德国血统的男孩,曾一下子背诵了三千段《圣经》——但由于用脑过度,自此以后差不多成了一个白痴;一个是村里的模范儿童威利·莫夫逊,“他对他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就好像她是件易碎的雕花玻璃品似的”[1](P.33)——但男孩子们都恨他,因为他太乘巧、太听话。汤姆·索亚偏偏讨厌大人们喜欢的这些“好孩子”,而从他们身上我们也能轻易发现成人世界的那套行事风格。马克·吐温将汤姆·索亚丰富多彩的快乐生活与“好孩子”那种循规蹈矩的平庸生活进行对比,就是想批判成人世界里过多的教条对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抹杀以及对儿童天性的摧残。小说中另一个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是大人们公认的“坏孩子”,但汤姆·索亚却不信大人那一套,偏要和他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不用上学,想玩多久就玩多久,从来不必梳洗,也不必穿干净衣服,“总而言之,一切让生活痛快的他应有尽有”[1](P.42)。其实,汤姆·索亚一直向往和哈克贝利·费恩一直拥有的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才是每个人心中的真正的儿童世界。
马克·吐温在小说中赞美了美国儿童的活泼开朗、冒险进取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批判了成人世界中的繁文缛节和因循守旧的贵族文明。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们生活在尚未遭到现代文明污染的小镇,他们可以在密西西比河中畅快游泳,可以跑到杰克逊小岛上玩海盗游戏,可以到鬼屋寻宝,可以去秘洞探险。不难看出,作者突出自由快乐的儿童生活就是想要告诉读者:只有逃避成人掌控的“文明”世界,摆脱死板的生活和虚伪的教义,人们才能真正享受自由快乐的生活。在小说的第三十五章,道格拉斯寡妇收养了哈克贝利·费恩,破烂不堪和不懂文明的他被寡妇按照世俗的标准塑造成了一个“文明人”,“于是这种新的境况使他进入了社交场中——不,他是被强行拉进去的,或是硬把他拖进去的——而他觉得难以忍受。”[1](P.234)那么,贵族文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寡妇的佣人帮他收拾得干干净净;吃饭得用刀叉,还要使用餐巾、杯子和碟子;他必须用功念书,勤上教堂。说话枯燥无味没关系,但谈吐要斯文,无论走到那里,文明都束缚着他的手脚。作者越是极力描述哈克贝利·费恩失去自由后的痛苦悲哀,越是表现出了作者对束缚孩子天性的、过度的“文明”的批判和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