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语域理论应用到翻译理论实践时,该理论可以指导翻译实践,即分析原文的语场,语旨和语式,可以帮助译者掌握原文语篇特点,并且按照语场,语旨和语式对等选择适当的译文,避免主观性的选择,从而使译文更忠实于原文。本文从语域对等理论出发,分析语场语场,语旨及语式的《聪明人,傻子和奴才》译文,对比发现语域在这两个译本中的应用。 关键词:语域理论;语域对等;语场;语旨;语式;翻译 一、前言 通过《野草》中的一篇《聪明人,傻子和奴才》,作者主要通过三个人物:聪明人,傻子和奴才之间的话语传达主要思想,而三个人物的之间的两两对话又都各具特点。要翻译此文,翻译时进行语域分析有助于译者在理解原文和译文的形成过程中避免作出主观性的选择,使译文更忠实于原文。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聪明人,傻子和奴才》的译文版本是较早的译文,对后来的翻译翻译此作品有较高的参考意义。张培基先生的译文参考了杨、戴的译文,其译作最高程度地追求与原文对等,文笔优美生动,因此其译作对翻译者从事翻译时的遣词造句有很高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运用韩礼德语域理论中的语场,语旨和语式对原文和译文版本中的三个人物的话语进行分析,讨论译文是否再现了原语语篇的特点和是否达到与原文的语域对等一致。 二、语域理论研究概述 语境包括三方面:1)语场,指正在发生的或正在被谈论的事;2)语旨,指参加者的身份地位或他们之间的关系;体现在语篇中就是指语言的正式程度,是亲密的口头表达或是正式场合的官方发言;3)语式,指语言在具体情境中所起的作用,例如以书面语还是口头语的形式。语场,语旨和语式跟语言的三个纯理功能相互联系:语场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语旨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而语式则是语篇功能的具体体现。 三、语域理论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的交际活动,翻译上的对等不是单纯语言形式上的对等,而是语境意义上的对等,也就是语言在语境中的功能对等。郭著章(1989)认为翻译的理解与表达没有一步是可以离开语域分析的。译者要正确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和风格,就要认真分析原文的语域。因此可以说翻译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原文语域、在译入语中寻找对等语域,最后将这种语域适当表达出来的过程(池欢,2010)。这种分析结果对翻译策略,技巧等的选择或使用评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比较《聪明人,傻子和奴才》两个译文中语域对等的应用 语域理论中指出翻译中实现语域的对等就是做到原文和译文语场,语旨和语式的对等,即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对等。在翻译实践中,概念功能具体表现为语义的准确理解;人际功能影响语气的感受与表达;语篇功能通过衔接词和修辞来体现。我们将根据语域对等理论,探讨语域对等理论在翻译《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过程中起的作用并且评论两个版本的译文。 (一)语场对等与翻译 语场主要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体现语义的准确理解,而语言的概念功能在词汇-语法层面上主要由及物性系统来体现。及物性系统是以动词为中心的语法系统,它将体现及物过程的小句成分划分为“过程”,“参与者”,“环境”三部分,而过程又可分为三大类: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研究原文的及物性系统有助于译者把握译文中及物性系统的使用从而达到原文和译文在概念意义上,语场上趋于一致。(司显柱,2007:50)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杨、戴译:“Iamsurethingswillimprove…”
张译:“I’msureyou’llpullthroughsoonerorla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