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离骚》中“求女”与《洛神赋》中“恋爱”之比较(2)

时间:2021-05-10 10:41 点击:
再来看《洛神赋》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洛神形象。作者与洛神一间倾心,双方进行了许诺,但二人的爱情进展并不顺利。先是作者起疑,失去对爱情追求的力量,使得洛神声哀厉而弥长,接着又是洛神转眄流精

  再来看《洛神赋》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洛神形象。作者与洛神一间倾心,双方进行了许诺,但二人的爱情进展并不顺利。先是作者起疑,失去对爱情追求的力量,使得洛神“声哀厉而弥长”,接着又是洛神“转眄流精,光润玉颜”的神态燃起了作者的爱恋之情。然而此时洛神又没有了热情,要返回故地,最后双方只能怀恨而别。作品中通过对“柔情绰态”的女神宓妃形象的刻画,抒发了诗人“恨人神之道殊,怨盛年之莫当”的感慨,寄托了作者对事业和理想途径的追求。黄初二年,临淄侯曹植连遭恶运,上半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旨,奏植醉酒悖慢却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候”,[5]七月改封鄄城侯。当年下半年他再度出事,又被拘至首都洛阳治罪,一直到第二年即黄初三年,问题才告一段落,返回鄄城。《洛神赋》正是作于这一时期。事实上,曹植是很渴望报效国家的在《白马篇》中曾写下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豪言壮语,但他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无法实现。在《洛神赋》中他对洛神既敬又怕,对洛神有过怀疑和试探,这放映了作者对美政理想途径的探求。他渴望国家的大一统,希望自己的才华的得以施展,但现实的无奈使作者陷入了矛盾中,现实的处境尽管令人失望,但作者仍有美好的愿望和对理想的追求。洛神这一美好形象正是作者渴望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化身。

  综合上述,可看到,《离骚》中的求女和《洛神赋》中的恋爱情节,都是作者在现实中遭挫折后,在自己构造的理想世界中,去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虽然,屈原是继续上天求路,去寻找新的出路,而曹植是怅然而归,但最终结果是一样的,没有找到理想对象即合适的理想途径,可见两这二者是有同工异曲之处的。

  参考文献:

  [1]王邦采.《离骚汇订·序》[M].北京:中华书局,2000.78.

  [2]陈寿.《三国志·魏书》[H].北京:中华书局,2002.95.

  [3]萧统.《昭明文选曹植篇》[I].北京:中华书局,2001.311.

  [5]陈寿.《三国志·魏书》[H].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98.

  [6]李金善.《离骚》求女喻意何在河北大学学报[J].1993,4:231.

  作者简介:王绍燕(1980—),汉,山西省汾阳市,职称:助教,学位: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工作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