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古诗词,对于这些古诗词,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品位和文化素养。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点染是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种。 关键词:诗歌表现手法点染欣赏品位修养 提到赏析古诗词,我们自然会想到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衬托、照应、烘托、渲染、点染、情景交融、想象联想、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以及各种修辞手法。这里笔者不谈及其他表现手法,只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点染的理解。请初中语文教学同仁和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我们知道,点染是画家的手法,即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这种手法在诗歌艺术形象的创造中常常用到。请看下面这首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小雅·采薇》中的两句。若舍去景物渲染,不过是“春去冬来”的直陈,而不是诗,索然无味。诗是用形象、图画说话的,要做到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的主观感情融入“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客观景物中,诗的意象、色彩、气氛,才会鲜明地创造出来。从诗的意象、气氛中,我们才能想象到三千年前戍边士卒一“去”一“来”的情与景:出征时,杨柳轻拂,春光明丽,依依相别,难舍难分,心情是愁苦的;罢戍还家时,雨雪纷飞,冬色昏暗,冒雪赶路,奔向家园,心情是愉快的。归途上,戍卒抚今追昔,且喜且悲,感慨万千的内心活动,都在这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相反相成景物的点与染中描绘出来,抒发出来。 点染又可分为多种手法,一般地说,多是先点后染。如王安石的《题齐安壁》: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熏。 梅残数点雪,麦涨一溪云。 小诗从多种初春景物中,选取了天上的“日”、高处的“山”、空中“风”、平原的“梅”、“麦”,作为诗的主体,把诗的骨架立起来,而后诗人调动各种感官,再给它们调色敷彩,绘姿描态,一个满目春光的可感形象、诗人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日”用“净”,“山”用“染”,给“日”洒上明洁的金光,给“山”披上青春的颜色,创造了视觉意象,让你同诗人一样看得见、感受得到。“风”着一“暄”字,从触觉落笔,让你沐浴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惬意、温柔里。“草”用“熏”,又着一“欲”字,把草人格化了,像懂事的小姑娘,借助轻轻的和风为你送来嫩草的缕缕清香。“梅残”一抑,“数点雪”又一扬,波澜起伏,双重渲染,梅花依旧,点点枝头,鲜明幽静;“麦”用“涨”,由静转动,溪边麦田平铺原野,麦浪涌起,很像一片腾空的绿色彩云,漂浮滚动,展开,伸向远方。渲染之功在于把客观的物象融入诗人的主观感情,构成诗的意境。六种意象组合又构成诗的意境,形成诗的氛围,展示初春的风光,抒发诗人的感情。 当然,点染也有先染后点的。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排出九种物象,都是先“染”后“点”,酿成意象群体,像影视中的连续镜头,一一切出,构成一组色调灰暗,情景荒凉、凄清的秋野黄昏旅行画面,为“断肠人”的“点”出作背景。“断肠人”的点出,先从时间渲染,后从空间烘托:时近黄昏,天涯茫茫,走向何方?我们读诗首先看到的是诗中“点”到的物象,后体会到“染”的意象,经过思考才发现物象、意象、意境中的层层含义,也就品出了秋思哀愁,意味深长,令人回味不已的“诗味”。 王诗视觉意象的塑造,色调的明丽,语句的整齐、对称;马曲物象的筛选,用字感情色彩的斟酌,多种方法的使用;无不看出杰出的作家们在点染上下的功夫。晚清学者江顺诒在《诗学集成》中说:“按点与染分开说,而引词以证之,阅者无不点首。”可见弄清“点”“染”与形象创造的关系,从中体味其丰富的内涵,对读、对写,都会收到“无不点首”称快的效果。 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市每年的中考试卷中都有诗歌鉴赏题,都要对诗歌教学情况和学生对诗歌学习情况进行考查,所以我们要对诗歌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当然,让学生了解一些诗歌的表现方法,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作者单位:江苏新沂市窑湾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