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电影更接近小说,更少接近戏剧”[5],但毕竟小说和电影分属不同的艺术类型,表达媒介不同,因此,两者除了交叉外,还有差异。电影在展现和表达小说时要根据自身的艺术特点进行适当的改编。但“任何改编行为都必然是一种创造行为,是改编者对原著的一种新的阐释”[6]。《呼啸山庄》从小说到电影,导演在一定的框架内,充分发挥了其主体性,创造性地对小说进行了精彩的阐释。 (一)情节增减改变作品主题 情节上,电影《呼啸山庄》和小说基本一致,但由于时间限制,在意义重构时,对部分情节做了删减或简化处理。小说呈现出多层次的主题,然而,导演却将电影主题简单定为爱情。因此,电影开头大大简化了叙述者的描述,快速的镜头切换不但没有使观众不知所云,产生突兀和迷惑感,反而使爱情的情节更紧凑。之后,电影还大大弱化了对子女一代的讲述。小说中,希斯克利夫的复仇不仅针对埃德加和辛德雷,而且对哈里顿和凯蒂,甚至对自己的儿子也恨之入骨,想尽方法虐待和折磨他们。而1939年的电影《呼啸山庄》几乎删减了所有关于子女的情节,影片在路人述说看到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亡灵一起在风雪中游荡在属于他们的“城堡”中戛然而止。这一简化弱化了希斯克利夫对下代的仇视,也弱化了小说复仇的主题。同时,为了凸显爱情,影片新增了一些小说中没有的温馨感人的场面。影片中凯瑟琳去世时,希斯克利夫抱着她站在窗前,一起遥望童年时代的“城堡”。这一增添不仅符合电影的戏剧性特点,而且充满浪漫情调,使主人公的爱情更加美好和感人,弱化了小说的悲剧色彩。导演在二度创作时,整合了小说的多主题,大胆地对情节进行创造性地增删,向观众传达一种新的意识和信息,减轻了观众的心理压力,迎合了他们向往美好爱情的心理。虽然情节有增减,但毫不影响观众的观看,因为改编后的电影和小说形成互文,依然能激活观众大脑中存储的互文符号,实现观众对电影的解读。 (二)视听效果改变人物性格和情感 “电影一开始就必须进入叙事,以画面的象征、隐喻、暗示、色彩的对比、光线的变化来揭示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的情绪。电影通过看得见的画面,去寻找隐藏在其中的那些看不见的思想”[7],更利于表达人物心声。电影《呼啸山庄》(1939年版)黑白的摄影手法配上阴郁的背景音乐带人进入一种导演所预设的氛围,改变着人物情感的丰富性。 文学作品中,作者极尽所能地细致描写人物的心理,影视作品却不能直接用镜头表达细腻的情感,这种缺失必然影响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中,儿时的凯瑟琳单纯、自由而奔放;长大后,她“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获得一定的名誉”[4],所以虽爱着希斯克利夫,但却嫁给了富有的埃德加;婚后,她貌似幸福,实则生活空虚、孤独。但为凸显爱情,导演无法也不能过多地描绘和展现人物矛盾的心理和分裂的情感,仅通过奈利的转述带过,大大虚化了她的虚荣,淡化了她追名逐利,因此,她性格的矛盾性和感情选择的狰狞已不再明显,而这必然影响希斯克利夫的仇恨情感和复仇行动。他们美好的爱情,最终限制了观众的解读。此外,导演和演员都以自己的体验和理解释读小说人物,然后再以某种自认为恰当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同时作用于观众的眼睛和耳朵,无形中束缚和制约了观众对人物的解构。因此,与小说相比,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使人物情感和性格的复杂性趋于单一化,即突出人物最个性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具有某种确定性。 (三)各版本的差异化解读和表达体现时代特点 从小说到电影,导演穿梭在作者和观众之间,借助于两种形式的转换,与他们进行跨时空的交流,实现文本的解构和重构。多年来,对《呼啸山庄》十余次改拍足见其小说的受欢迎程度之高。然而,导演们却对小说进行着差异化的解读,在处理时根据需要各有侧重地进行差异化的阐释和表达。但任何一部电影都带有时代的印记,从某一角度反映了时代的某个特点。下面将以1939年版和2011年版电影《呼啸山庄》为例进行说明。 1939年版,拍摄于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期,恰逢经济大萧条,当时人们希望用电影缓解压力。因此,尽管影片影像一般,但其单一的爱情主题,恰恰符合当时人们疲于思考的状态,满足了人们对电影娱乐消遣功能的期望。而2011年版,导演用黑人饰演希斯克利夫,使其周围的人更易自然流露出歧视和敌意。英国荒野的诡异景色,狗吠声和风声所构成的背景配乐更加平民化,某些场景甚至用无对白表演,想从情感上打动观众。这种自然的表现手法与近年来人们注重原生态的理念不谋而合,满足了人们想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因此,在对原小说进行重构时,要从原文本中搜索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尽力挖掘其深层次的心理结构,这样,才能使电影改编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东西,产生共鸣。 时代不同,思维不同,电影难以完全再现小说的全部信息,然而,导演在电影这一媒体文本的生成过程中,既是读者又是作者,架起了小说和电影间的桥梁,在解读和表达小说时, 积极寻求两种艺术形式的相通性,尽量保留前文本的信息,创造性地对前文本进行精彩的阐释和适度的改编,向观众展示艺术的魅力!《呼啸山庄》从小说到电影的成功,实现了作者、导演和受众间有意义的跨时空对话,帮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和领悟文学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