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0.018 在世界级高水平女双比赛当中,为获得比赛的胜利,一般情况下都会把进攻放在首位。而在所有的进攻手段当中杀球是最有威胁性的进攻手段之一。有研究得出,目前双打比赛中失误率最高的防守技术是接杀球,其次为接封、接吊、接抽。[1]换句话说杀球是得分率最高的一种进攻手段。 然而有学者认为,进攻并不代表要一味地杀球,盲目地追求杀球的数量。并提出运动员杀球的多和少往往是与比赛双方的打法特点、攻防能力等因素相关联的。[2]还有专家认为"杀球多有利"是相对的。运动员在争取杀球和杀球后的几拍中需运动速度快、肌肉用力大才能奏效,因此消耗的体力也多。如果在杀球效果不好的情况下运动员仍然一味拚杀,反而会因为体力不足而降低以后几个回合中的对抗能力。因此,不能单纯地从杀球使用多少的量上去评定运动员在场上是积极还是消极,应该提倡依据具体情况合理地使用杀球。本文详细分析羽毛球女双运动员进攻位置对进攻效率的影响,旨在探析"进攻位置"在羽毛球女双比赛中的地位,为其精确定位。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0-2011年世界排名较前且历次超级赛以上进前八名的30场女双比赛。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研究法 对国内外有关羽毛球运动的书籍和有关科研论文加以阅读、整理、归纳、比较分析;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近10年以来有关羽毛球双打研究的相关文章,加以整理归类各项技术,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 1.2.2录像解析法 本研究选取女双比赛30场录相,首先使用CorelVideoStudioProX4视频软件进行比赛视频的剪辑分析,然后采用中国羽毛球队专家组共同研制的数据统计方法及表格进行原始数据的收集。 1.2.3数理统计法 对统计到的30场羽毛球比赛的数据应用Excel表格将数据分类整理分析,比较世界级女双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在不同进攻防守位置、落点区域、以及技术使用对效率的影响。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羽毛球女双进攻战术研究 通过多年的实战经验有学者把进攻战术分为这几种: 攻中路战术:既我方进攻的落点,都集中在对方两人的中间,或者扣杀在中线上。其目的是为了限制对方不能抽出大对角,并有利于下一拍的连贯封网。 攻立线、小对角(小交叉)战术:就是攻直线区对方的人的左右边。此战术主要对付左右两边摆臂较差的防守者。一左一右,使对方来不及调整防守的站位。 攻大对角战术:指扣杀大对角的线路。因为扣杀的角度大,有利于两人轮转进攻。 边攻边、中攻中战术:就是说当球在边线时,就朝边线扣杀,如果对方来球在中间时,就朝中路攻。这种球路不太复杂,便于同伴在网前配合封直线。 一人攻直线一人攻对角战术:这种战术往往适用于进攻方有一个人后场攻击力较差,而网前封网能力强,为了让后场攻击能力差的人轮转到网前去,这时就可运用这种打法。有利于发挥我方较强的进攻队形的威力。 攻人战术:集中攻对方的弱者,这时球不论和这人成直线或对角都进攻此人。可以集中优势兵力,以我之长克对方之短。 攻弱点的战术:这种战术比较广泛,是针对对方在技术上、思想上的弱点进行攻击。例如"攻人战术"、"攻思想上胆小者的战术"都属于这一范围。 吊杀结合的战术:就是在进攻的时候把吊杀的技术结合起来,以打乱对方的防守阵容。 半杀结合长杀的战术、轻杀结合重杀的战术:根据对方的站位劈杀和重杀结合,打乱对方的防守站位和节奏。 关于进攻的战术还有学者认为拉开、调动突击是当今女双的发展方向。通过拉开调动,抓对方的空当,伺机进攻,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进而能取得较好的进攻效果。 对于进攻的效率有学者提出在女子双打比赛中,杀球的数量和杀球的得分率不一定成正比,杀球的得分率不是取决于杀球的数量,而是取决于杀球的准确性。要重点提高杀球的目的性和准确性,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重杀、轻杀和点杀技术;在进攻线路上采用杀直线、杀小对角、杀大对角、杀中路、杀边线和有选择地专攻对方1人等进攻战术。 2.2关于羽毛球中击球位置的概念 ■ 图1进攻位置示意图 (注:如果是左手持拍的运动员正手区和头顶区的位置调换) 按运动员在场上的击球位置最常见的划分方法是将羽毛球场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又可以分为左、中、右三部分。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对女双进攻位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羽毛球女双后场进攻的特点,将女双后场进攻区域划分为12个(图1)。如图1所示:在头顶区域和正手区域各分了6个进攻击球位置。接近后场边线的为1号位,接近后场中线的为3号位,在1号位和3号位之间的是2号位,接近中场边线的为4号位,接近中场中线的为6号位,在6号位和4号位之间的是5号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