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求唯美姿容服饰风尚 魏晋男女服饰,以柔婉唯美的风格引领着当时的风尚。《世说新语·容止》中写道:"何平叔美恣仪,面志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晋书·五行志》说:"尚书何晏,好服妇人之服。"《世说新语·容止》注引《魏略》说:"晏性自喜,动静粉帛不去手,行步顾影。"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魏晋男子崇拜女性美,讲究极致的妆容美感。从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列女图》《女史箴图》等传世之作的人物服饰中,我们可以看出魏晋六朝男子服饰的线条较为柔美,流行广袖长裙。随着唯美思潮的盛行,男装倾向女性化,柔美服饰成为一种时尚。在这个时期,女装服饰更是以华美飘逸,来达到妩媚脱俗的目的。曹植在《洛神赋》(图1)中描写道:"奇服旷世,肌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魏晋女装服饰又称杂裾垂髾服,在汉代深衣的基础上,裙裾长度到地面,上衣逐渐变得短而窄,衣襟无限加长,饶襟下摆有上宽下窄、层层叠叠的丝质饰物片,从围裙中伸出来数条飘带,又长又轻,走起路来长带飘飘若仙。灵蛇般飞舞,飞鸟般飘逸,如此魏晋女装造型犹如燕飞舞之风韵,华带飞髾之神采,形成了女装纯粹追求极致的唯美主义,追求精神的理想主义的时尚。⑧这些时尚现象的出现,往往是与个性情感的抒发、自我价值的发现、对美的强烈渴望等人文美学思潮息息相关。它反映了对人的关注和赞美,反映了时代的美学与服饰的觉醒。 2.随心所欲服饰风尚 竹林七贤的服饰造型,又体现出魏晋另外一种特色的服饰风尚。竹林七贤是对魏晋期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位文人名士的称谓。面对凶险的政治形势,文人士大夫采取消极的态度,终日饮酒,行为举止放浪形骸。他们衣着汉代之衫,有的衣袖宽松肥大,大袖自然下垂,腰束宽带,形象具有飘逸之感;有的衣袖为半袖,手臂裸外;有的直领深衣,直领开口宽且深,比较松放,袒胸露腹;有的一肩袒露,赤足盘坐,其怪诞服饰异于世俗(图2)。以外在的服装形式来表达人们内心的精神世界,这是一种融社会意识、美学思潮和服饰观念为一体的社会现象,这种服饰风范在魏晋比比皆是。如刘伶"脱衣裸行"的传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禈衣,诸君何为入我禈中?"他意思是说,"我以天地为房屋,以屋室为衣裤,各位为什么钻进我裤子中来?"这种与主流风格背道而驰的风尚,是他们不拘形迹、不拘礼俗的具体外在表现;是对一切虚伪名教道德反抗的表现;是彰显思想、品格、人性的表现。所谓"越名教而任自然",就是从礼法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人所喜欢的,就是从心所欲。能够从心所欲,就是得于自然,用不着违反人的情欲的礼律。"⑨他们崇尚的美,超越了世俗的境界,具有一种深奥的精神和纯净的灵魂,而不是局限在表象的服饰规范。这种追求个性自由"玄远境界"的服饰风尚,成为服饰史上叛逆前卫风格的传世经典。 3.自然田园服饰风尚 "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⑩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是魏晋隐士追求的一种理想美学。这就导致魏晋的许多士人浪迹山水,隐居田园,徜徉在山水林木之间,体会着"会心林水"的精神和谐,从而形成又一种具有清淡之风的服饰风尚。这种着衣风范,既没有柔美女性化的矫揉造作之势,也没有放荡不羁的浪子之态,完全抛开衣服的种种装饰,抛开礼法的种种约束,以宽松素装,质朴粗布之风流行于世(图3)。陶渊明曾用"礼服逐悠""被褐欣自得""被服常不完""十年着一冠""御冬足大布,粗希以应阳""原生納决履""弊襟不掩肘"来描述服饰。从中我们看出,当时隐居人士对衣着淡然平和的态度,反映了他们不随世俗,忽略衣饰,重视着装主体,强调内心的恬淡和愉悦,展现了"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情景。 在魏晋六朝最富有创造精神的美学思潮主导下,魏晋六朝服饰成为中国服装史上最具个性审美时期之一。它摆脱了服饰伦理制度的束缚,注重对人自身价值的肯定,拓展服饰文化的视野,开创了人文主义的服饰先河,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发展。 注释: ①②④⑩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6-27,61,87,131. ③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85. ⑤(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876. ⑥皮朝纲.审美与生存--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及其现代意义[M].成都:巴蜀书社,1999:35-40. ⑦(南北朝)颜之推,郑永安.颜氏家训--涉务第十一[M].昆明:云南出版社,2011:34. ⑧黄士龙.中国服饰史略[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7. ⑨郭净.中国面具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45. ?张铁华.归去来兮辞[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70.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责任编辑:张斐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