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夏洛蒂•勃朗特小说的叙事艺术新探

时间:2013-12-11 15:11 点击:
  摘 要:通过分析夏洛蒂的三部第一人称小说的叙事艺术,即《教师》中叙述声音的性别政治,《简•爱》中读者与叙述者的“坦白”关系,《维莱特》中的不可靠叙述策略,指出夏洛蒂小说叙事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涵义,由此观照19世纪英国女性写作的困境。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1-0092-03
  基金项目: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有意味的互文性:维多利亚小说'童话'叙事的性别政治"(SKQNYB12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小娟(1980-),女,文学博士,现供职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关于夏洛蒂小说的叙事技巧,戴维·塞西尔曾评价她"远不是一个始终如一的艺术家"[1](P.305),自20世纪80年代起,学者安妮特·特洛姆、朱蒂丝·威廉姆斯和卡罗尔·博克等从不同角度讨论,旨在说明夏洛蒂是一位自觉的、具有高超写作技巧的艺术家。结合女性主义叙事学,我们能够从夏洛蒂三部第一人称小说的叙事艺术入手,探析其小说叙事的意识形态意义,以及其中凸显的19世纪英国女性写作问题。
  一、《教师》:叙述声音的性别政治
  《教师》是夏洛蒂唯一的男性第一人称叙述作品。威廉将女性客体化,在他眼中,公认漂亮可爱的尤拉莉、霍顿丝和卡罗琳是自以为是的皇后,鲁特小姐是最有理智的样品,而幼稚无知的奥里莉亚、冷酷邪恶的阿德尔和常制造麻烦的朱安娜则是心灵腐败的标本。卡罗尔·博克认为威廉患了厌女症[2](P.57),虽然这一观点略显偏颇,但作品对女性的呈现方式的确被打上男性话语的烙印。
  此外,威廉与简、露西均为孤苦无依的主人公,是性别差异导致了他们人生遭遇的差别。在小说的遣词造句方面,当简渴望自由时,"我半带绝望地叫道,'至少赐给我新的工作吧!'"("Icried,halfdesperate,'grantmeatlastanewservitud!'")而初到布鲁塞尔的威廉打算"向前走,另找个差事去!"("Goforthandseekanotherservice.")servitude强调的是一种奴役的状态,service是服务之义,也正因此,女性主义批评者们从简"servitude"的呼告中说明简作为女性主义先锋的不彻底性。在人生经历上,威廉与露西都前往布鲁塞尔寻找工作,露西在樊箫的建议下前往布鲁塞尔,前途对她来说"不过是抓着些稻草,"威廉却有亨斯登的推荐信保驾护航。同住在旅馆,威廉的房间"堂皇、惬意",而露西走进旅馆时"拿不定主意,孤孤单单,可怜巴巴"。[3](P.65)结尾时,不同于威廉的自助,露西办学理想的实现几乎完全依赖保罗的帮助。
  苏珊·S·兰瑟认为,"叙事技巧不仅是意识形态的产物,而且还是意识形态本身。"[4](P.4)当作者选用一个男性第一人称叙述者时,叙述声音中的性别政治自然成为小说叙事"最关键的问题"。
  二、《简·爱》:读者-叙述者的"坦白"关系
  有论者指出,《简·爱》的副标题"一部自传"阐明了一种"阅读的策略"。凯特·弗林特甚至认为"关键的关系是叙述者和读者,而非简和罗切斯特。"[5](P.183)可见叙事技巧在《简·爱》中的重要作用。小说有一段情节值得回味,在桑菲尔德的派对上,罗切斯特扮为吉普赛老妇人与简会面,当提到罗切斯特与布兰奇传闻中的婚事时,老妇人询问简的看法,简说"听话人的热切加快了说话人的舌头"。[6](P.188)这意味着有人爱听,才会有人爱说,似乎是福柯意义上对叙述者与读者关系的一个寓言:"愈是坦白,提问者就愈加好奇。"[7](P.34)反之亦然。
  叙述者有意将读者拉进她的故事,得知疯妻的存在时,罗切斯特向简说明真相并请求原谅,简说:"读者啊!--我当时当地就原谅了她。"[6](P.285)简出走后听到了罗切斯特呼唤"简!简!简!"简也回答,"我来了!"但当罗切斯特提及此事时,简说"读者啊,正是在星期一夜里--接近午夜的时刻--我也听到了这个神秘的召唤:这些正是我回答它的话。"[6](P.430)可见简未将自己的全部故事告知罗切斯特,反而"选择了未知的读者关系来超越亲密、坦白的爱人"。[8](P.120)
  由此,读者成为叙述主宰,读者在派对上分享简从窗帘后观察到的一切;与简一起猜测吉普赛老妇人的神秘身份;怀疑罗切斯特对布兰奇的感情;试探点燃罗切斯特房间的凶手是否是格莱思·普尔。读者成为叙述者的秘密分享者并与之亲密对话,正因此,卡拉·卡普兰认为"对《简·爱》的阅读快感引起了女性读者对'女士交谈'的怀旧情绪"。[9](P.5)最终的大团圆结局符合阅读期待,这是《简·爱》赢得众多读者追捧的原因之一。
  三、《维莱特》:不可靠的女性叙述者
  乍看起来,《维莱特》与《简·爱》相似,叙述者与读者对话且邀请读者分享"我"的生活与感情,但到结尾,读者才认清故事并非预料,他们被置于叙事的边缘,需要回头对未完成的事实作出判断后重估丢失的信息,由此,叙述者如何伪装"可靠"成为应讨论的焦点。
  在叙述者层面上,聚焦人物位置被边缘化。开篇聚焦于波莱与格雷厄姆的关系,只在第二章开头指出"我"的名字是"露西·斯诺",第四章才开始讲述八年后"我"的经历。相比于露西,其他人物如波莱、马趣蒙特、贝克夫人和樊箫的故事都有更多的介绍和细节,对每个人物的结局都有交代。在涉及露西时,叙述戛然而止,由此用其他人的确定结尾转移了主人公的不确定结尾。
  在文本层上,叙述保持缄默与含混。叙述者只字未提露西的家庭背景和早年的不幸,也对布列顿母子和德·巴桑皮尔父女的身份保持含混,约翰与露西沟通的信件被埋葬,关于主人公经历的重要部分被掩盖,溢出叙述的边界,让读者无从知晓。由此,叙述者的缄默造成了事实事件轴上的不充分报道。在判断轴和感知轴上,露西常常用"不知道"、"不清楚"来模糊地表达事后的感受。尽管露西一再否认对约翰"更热烈的感情",但在露西对约翰的信视若珍宝的态度及露西看到波莱与约翰相爱时的痛苦反应中,读者明显感到露西对约翰不能言说的爱,叙述者的坦白与隐含作者呈现的事实相抵牾,进而使人认清了价值判断轴上的错误判断。在读者层上,叙述者始终展现了一个克制感情,忍受人生种种痛苦的人物露西,这种痛苦感的高潮期是在学校的暑假照顾呆小病患者时,患者被视为野兽,叙述者有意强调了露西的痛苦而忽略了本应该受到同情的呆小病患者,这会产生"同情的倒置"的效果--呆小病患者应得到的同情被露西所置换,这使得真实读者的观点分化为同情露西的叙述读者和同情呆小病患者的作者的读者两极。故事的结尾是模糊的,对保罗的结局提供了两种可能--死亡或归来,其情况如何由读者自行决定。此时,传统叙述中明白无误的结尾遭遇重创,留下的空白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叙述读者相信保罗归来后与露西重聚,而作者的读者会看到美好愿望背后的真相,因为悲剧已露端倪。这取决于读者判断时所依据的道德基础以及对露西的同情程度,喜欢"童话般"结局的感性的读者会期待幸福的结尾,冷静和理智的读者知道保罗给了露西一份不能实现的幸福。
  由此小说用"不可靠"这一叙述陷阱完成了露西的故事,语言成了一种欺骗的表现,女性叙述者成了骗子。
  四、结语
  从叙事艺术看,夏洛蒂的三次第一人称叙述的确呈现出其叙事技巧日臻成熟的过程。兰瑟认为,小说给予女性作家在虚构话语和历史的边缘地带创造叙述声音的机遇,因此探讨叙述声音,就不能不探究声音背后的历史内涵。表面上,从《教师》借助男性叙述声音,到《简·爱》的咄咄逼人的女性个人叙述声音,再到《维莱特》的女性不可靠叙述,完成了女性获取声音的过程。事实上,夏洛蒂通过叙述声音象征性地表达了时代语境中女性写作的"边缘"性。
  夏洛蒂在小说中塑造了女性写作者群像,《教师》中的弗朗西丝,《简·爱》中的简和《维莱特》中的露西,她们代表女性写作的不同侧面。在与威廉的老师学生,丈夫妻子关系中,弗朗西丝始终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威廉常用强制的手段要求弗朗西丝讲他的母语--英语。正因为威廉当众表扬了弗朗西丝的习作,她的作品才为人所知,以此来看,威廉同时主宰了弗朗西丝的语言和创作。《教师》暗示了只有借助男性的力量,女性才能成为艺术家。而到了《简·爱》与《维莱特》中,男性叙述声音被取代,但女性声音被置于理想化状态中,作为女性写作者,简之所以能够在婚后继续写作,是因为与罗切斯特生活在与世隔绝的芬丁庄园,丈夫的失明隐喻女性写作的成功只有在不受到男性价值标准评判的干扰下进行。而露西叙述权威的重建是在保罗离开之后,这暗示在男权控制之外,在异性关系故事情节的常规之外尚有女性叙述声音继续演示的空间,然而可悲的是,露西的结局是成为孤独地写作着的老闺女。
  19世纪的英国是女性小说的繁荣时期,然而在女性种种既定的社会角色中,写作并不受到鼓励,女作家们"曾经真诚地撕心裂肺地作出努力,去克制自己的写作意愿"。[10](P.50)1837年3月,骚塞在给夏洛蒂的回信中说:"文学不能也不应成为妇女的终生事业。"《教师》中鲁特小姐的话似乎是对骚塞的回应:"依我看,野心,尤其是在文学方面的野心,可不是女人该具有的。"[11](P.123)从《教师》的借助男性叙述声音,到《简·爱》与《维莱特》对女性声音的理想化,夏洛蒂用叙述声音表明了时代语境中女性写作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CarolBock.CharlotteBronteandtheStoryteller'sAudience[M].IowaCity:UniversityofIowaPress,1992.
  [3]夏洛蒂·勃朗特.维莱特[M].吴钧陶,西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4]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M].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KateFlint.TheCambridgeCompaniontotheBrontes[C].Cambridgeand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2.
  [6]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祝庆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7]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M].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IvanKreilkamp.VoiceandtheVictorianstoryteller[M].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5.
  [9]CarlaKaplan."GirlTalk:'JaneEyre'andtheRomanceofWomen'sNarration"[J].NOVEL:AForumonFiction,1996,30(1).
  [10]伊莱恩·肖瓦尔特.她们自己的文学[M].韩敏中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1]夏洛蒂·勃朗特.教师[M].刘云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编辑:李小叶)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