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意象与记忆表象和心理图式 记忆表象和心理图式是现代心理学的概念,用以揭示外部信息在人脑中的思维加工过程,对文学阅读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所谓记忆表象,是指人在知觉事物后在头脑中所保存的形象。刺激物的强度、活动性和新异性,都有利于知觉的选择,形成新鲜的记忆表象,保证思维活动的持久深入进行;文学意象是典型化的感性形象,因而能够有效地吸引读者的阅读注意,激发读者的艺术想象,能够形成长久的记忆表象,有利于展开持久深入的阅读活动,使得阅读体验深刻持久。所谓的心理图式,是指围绕某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是知识的有序化储存方式。心理图式还可以表示一系列行为事件的有序联系。比如:对于去餐馆吃饭这一事件,人们在头脑中会形成一个有序的知识表征结构,即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在餐馆吃饭"心理图式:进入餐馆、点菜、吃和离开餐馆。因此,心理图式可以概括为按主题组织起来的行为事件。 就文学作品而言,文本就是作者心理图式的外在投射,暗含着作者的创作思路。阅读文本,概括段意,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实际上就是要找出那个隐藏的主题,用语言概括作者的心理图式。反之,我们可以依据心理图式的提示,还原文本情境。比如:朱自清的《春》,全文可以概括为春花图、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等6个心理图式(等同于意象),反过来,我们可以根据心理图式去还原附着其间的情境事实。 此外,心理学中的集体无意识(荣格称为集体记忆表象),基本等同于文学理论中的"公用意象",凝结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虽然属于无意识范畴,情感意向较为隐秘,但因承传的是集体的记忆表象,经过很多作者的选择加工,成为"公用意象",自然不难把握。至于个体无意识,只要在文本中有所显示,联系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文本的整体语境,也能意识把握。集体无意识和个体无意识,深入无意识层面,虽不能直接被我们的意识所把握,但确是客观存在的,大大增加了文本主题意蕴的隐秘性以及作品的深度。 综上所述,通过梳理整合意象及其邻近概念,我们可以得出几个基本结论:第一,文学意象涵盖人物形象,功能与心理图式大体相当,都是对外部信息的概括性反映,具有一定的主题情境内涵。第二,借助文学意象理论,我们可以把文学文本概括成典型意象或心理图式,也可以据此还原出当时的情境。第三,借鉴记忆表象和心理图式等心理学知识,能丰富文学阅读理论,揭示出阅读活动--从理解语词到解读意象,再到发现主题意蕴--各个思维环节的内在心理机制。第四,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语言的典型化、情境化、意象化及意象组合的过程,主题意蕴可以借助"意象"这一中介而得到艺术地表现。 因此,我们可以把文学文本看作"是由文学意象及意象组合构成"的话语系统,在文学文本"言-象-意"三层结构系统中,意象处于中心地位:意象是语言的概括化典型化成果;意象的典型化及意象的经营组合,就是艺术构思过程;意象对于主题的表现既确定又含糊,具有较大的读解空间。由此我们可以把文学意象视作最小的思维细胞,解读出文学作品结构和意蕴层次,体现文学意象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童庆斌.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袁行沛.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3). [3]萧君和.文学引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97). [4]邱明丰.立象尽意--中国文学的形象特征[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