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汉语言中的普通词语虽然很容易对译为外语,但它们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独特意味却在对译时丧失殆尽。汉语言中的普通词语很多都代表着中国式的文化意蕴。本文主要明确了汉语言元素,即汉字的演变,阐明了词语在汉语言文学中的核心地位,并将明月、流水等具有中国式特色普通词语进行分析、剖析其中的中华意蕴。文章最后论述了研究普通词语的中华意蕴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普通词语;中华意蕴;传统文化 中华汉语言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流传至今的珍贵财富,汉语言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体现着我国传统哲学、价值观、审美观等。历史上人口的不断迁移,致使汉语言文化不断扩散,得到推广,发挥着其交际文化的重要作用。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古代汉族人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汉字有其独特的属性结构,古代称之为六书,即发挥着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特点。由此可见,汉字已经不仅仅是单独意义上的符号,更是表情达意的生动图形,体现着我国民族的传统思维及民族心理等。 一、汉语言的文字演变 中华传统文化为汉语言所直接体现,汉语言的字、词、成语、语法等都是汉语言不断成熟发展的文化体现。若想了解汉词语中的中华意蕴,首先要清楚汉语言元素汉字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据史料记载,仓颉发明了汉字,远古时期的华夏民族已经可以通过语言来实现相互表达与沟通,接着又融入了手势来帮助语言更好的发展,然而某些抽象事物是难以通过语言或手势来表达的,不久有人提出通过做记号来表述难以表达的事物,后来记号出现得越来越多,发生了混乱,最后想到用独特的图形来表述意思。 随着人类不断进化、汉语言文字也在不断改进,早期的图形进化到了象形字,接着在秦王朝时期,小篆与隶书遍及全国,后来三国时期又出现了楷书,自此汉字就正式确立了其方块形态的模样,之后又历经多朝代的更替,中华民族又创造了行书、草书等多种版本形态的字体,书法也由这其中产生。 二、语言的核心成份是词语 语言需要依托文化而存在,语言与其民族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记载着民族的物质与精神历史。词语作为语言中的核心成份,在其诞生之时,就已经烙上了民族文化的印记。普通词语作为中华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发挥核心作用的同时,体现着中华多方面文化。丰富多彩的汉语言词语独特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技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一些词语只有结合文化背景辅以阐释,方可被更好地理解与认识,汉语言词语传递并表露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与文化情调。 中华汉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及思维方式,这也是汉语言迥异与西方语言的重要特征及语用功能。其实在远古时期,人类各民族具有共同的思维模式,只是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各民族的原始思维才发生了分化。中华汉民族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继承着原始思维当中的观物取象、格物致知的观念,进而形成侧重表象的形象思维,即所谓的具象思维。这种思维在看待事物时为一种形象的运动,会不自然地将事物之间进行衔接,进行融会贯通、追求浑然一体、万物合一的境界。这种思维方式既不是脱离物体的纯粹抽象,也不是对物体外在的形象描述,而是一种蕴含情理的方式对待物体特征。最终表现在词语上则是一种重视功能、重视意会的性质特征。汉语词语在表述具体事物方面非常丰富、活跃,然而在说明抽象问题或关系时,缺少西方语言的精确性。 词语和文化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词语是与社会同步发展变化的,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镜象。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汉语言词语也经历着历史的沧桑洗礼,日益积淀更加浓厚,并自不同角度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文化习俗、审美情趣等。自汉语的文化意义入手分类,汉语包括文化词语与普通词语两类,文化词语反映着中国各时期的独特文化、是中国各时期文化的特产,并被保存下来,不断流传及发展。 三、普通词语的传统意蕴 我国汉语言词藻丰富绚烂,其中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发展历史,本文特以“明月”、“流水”这两个普通词语为例展开分析,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意境。 (一)“明月”。月亮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是一个通人性的意象,可以让人怀念远方、牵动乡愁,载入情思,派遣孤独,预示哲理,启发思考等作用。月亮在国人心中具有母性的象征,人们望月心生牵挂之情,这也是和我国早期母系社会的传统遗留有关系。中国古人在长夜不眠之时,举头望月,自然地会生发思念他人之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望月而惹情思、添愁绪。在古代,人们望月以托相思之情,让月亮化作邮差,表达自己的深切怀念。诗人李白吟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在李白心中发挥了心思相通、聊以慰藉的灵性作用。 不仅如此,明月在古人眼中除了通达人意之外,甚至具有人的品性。苏东坡在《点绛唇》中指出“月可与人同坐晤谈: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我们熟知的《月下独酌》中也提及到明月的人性化特点,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从古至今,明月的出现始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缤纷的意境,从而中秋节,举家团聚,共赏圆月就是在如此一个佳节中,欢聚一堂体验明月带给的美好亲情。明月作为国人钟爱的意象之一,滋养了无数世代人的敏感心灵,哺育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情思。综上所述,在柔美的月色中,蕴含着中国人的乡情、亲情、爱情、友情等,至今表露着国人的各种情感。 (二)“流水”。不管是潺潺的溪流,还是湍急的江河,其不停歇地奔涌前行,给国人一种时光迅速流逝,无法挽回的悲伤情感。流水在空间上以任意的形态展开,好似为匆匆流逝的时间富裕了形象,同时展现了跨越空间的隔阂。流水在中国人心中代表着一种无情、一种逝去。古人诗歌中关于流水的描述,更多透露着分别后的情思或是受阻隔难以相见的哀叹。 流水展现了离别之情或是断肠之苦,宋朝诗人姜夔在《过德清》一诗中唱吟,“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栏杆一点愁”。所描述的哀愁,好似流水似的绵延不绝,伴随着离去而渐远、延伸,同时又随着迟迟的不归而更加与日俱增。唐朝女诗人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中》:“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其中啼血的思念犹如流水一样永恒,因为其遥远渺茫的特点让人更加愁思不绝,肝肠寸断。 国人面对狂澜的汪洋流水,时常感叹自身的渺小,同时心灵为壮阔景观而震颤,自然地产生一种具有悲剧倾向的敬畏情感。人们在怨恨流水无情之时,更多地表露了对自己所处环境被局限的无奈之感,是人们美好理想受到阻碍、挫折之后的沮丧情感流露。通过对流水的无情描述,更深层意义上是表达了自己的有情有意。 除了明月、流水以外,山、树(木)、花等众多普通词语,均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情趣和意味,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发展成果,每个词语都体现着中华的自然或历史意蕴,汉语言文化需要每个中华儿女的爱护与善用,只有如此,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崇高的地位。 四、研究普通词语的中华意蕴的意义 (一)语言教学意义 我国的语文教学自1949年建国以来,一直在工具性和思想性或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摇摆不定,现在的课程标准虽已明确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具体到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对语言本身的人文性(含民族性)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容乐观。现在已有不少人论述语文教育的民族性问题,但多数是关于文章内容的,而从语言本体角度阐述语言的民族性的尚不多见,而从词义的角度论述语言和语言教育的人文性尚属空白。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实际上一直是着眼于工具性,即止步于词典释义,普通词语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意蕴一般很少涉及。从根本上说,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人文性的认识尚未真正把握。 外国人学汉语的难点之一就是词语的感情色彩,而我们的词典却一般不进行这一方面的解释,对普通话词语的民族独特意蕴的进行梳理和解释将开辟一条对外汉语教学的新的词语教学途径,可以极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语言学研究意义 语言学是20世纪以来的“显学”,欧美各国高度重视语言的研究,涌现了诸多语言学流派,其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20世纪以来语言学研究大致经历了语形学(如结构主义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三个阶段。当代语言学的热点是语用学,而语用学最为关注的是语境。语境概念可以用来解释语言的民族意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诸多学人的共同努力下,“语言美学”的学科形态逐渐显现、清晰,但应该说,语言美学尚处在发展完善中。人们在语言美学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在套用美学的一般概念体系,研究方向多集中在语言的美学观念、语言的美学形态等等,尚不能做到对语言的每一个要素进行美学的分析研究。而从词义的角度进行美学研究尚属空白。 词典是“工具书”,在词义的解释上一般只着眼于词语的工具性解释,这固然方便了语言教学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但也让词语丧失了鲜活的民族情趣,让语言的人文性丧失殆尽。应该运用词义学、语用学、语言哲学、语言美学的最新理论建设一种新的词义解释方法——在工具性解释的基础上兼顾民族文化意蕴的解释。 (三)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意义 自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任务以来,涌现了很多关于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论文、著作,但几乎所有的论述都是着眼于道德观念、理想信念、信仰追求等思想教育层面,很少有人关注语言教育层面,尽管2008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主题定为“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实际上,按照语言哲学的认识,语言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层面,因此从语言的角度研究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是一个较为迫切的任务。 语言是人类精神家园的核心要素,但是我们的教育却更多的把语言当做一种工具,虽然也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但实际上注重的是语言所传达的内容,其实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语音、词汇、语法都承载着民族的情感与情趣。语言教育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 中华文化几千年生生不息的基础是汉民族语言,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港台文学、海外华人文学中对具有民族独特意蕴的普通词语的运用,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品格。整理中国古今抒情文学作品中的含有中华民族特有文化意蕴的常用普通词语,对其词义从基本义到比喻义、象征义的渊源流变进行分析,对其比喻象征意义从作家的个性运用到成为群体共用的过程进行梳理,从中探寻中华民族的特有审美取向和审美情趣,丰富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内涵。 基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需要研究汉语普通话词语的中华民族特有蕴含及其生成流变规律,对于语言学研究来说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来说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