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吸收了司各特创作成功的经验,开始尝试着描写同一个人的心理和褪变历程。为此他塑造了沙威和冉阿让两个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由“丑”向“美”的转变,来诠释人道主义的内涵。
雨果在创作沙威这个形象时,可谓煞费苦心。沙威用尽一生的时间来维护和守卫资本主义的秩序,可是却在与冉阿让的多次交锋之中,逐渐对自己的“卫道者”身份产生了怀疑。在街垒战中,沙威被起义者逮捕并且面临着被枪决的危险。这时的冉阿让不计前嫌,主动释放了沙威。冉阿让的宽容和仁慈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感动了沙威,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他心中矛盾和挣扎,丑恶的冉阿让苦刑犯和善良的马德兰市长、残酷的资本主义法律和美好仁爱的人性、放弃逮捕和高尚职责等一系列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原本铁石心肠的沙威产生了犹豫和震动,可以说这时的沙威心中充满着各种痛苦和挣扎。最终,他选择放弃追捕,趁着夜色在美丽的塞纳河中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与沙威的命运不同的是,冉阿让的一生经历了善良—邪恶—善良的曲折转变。在《悲惨世界》的开篇,冉阿让是一个善良淳朴的人。他独自抚养着姐姐的七个儿女,并且有自己的工作。然而在一年冬天,冉阿让失了业,自己唯一的生活来源被切断。在这种情况下,冉阿让走上了偷窃的道路。19年的牢狱生活以及出狱后人们对他的鄙视和漠然,让冉阿让内心的希望破灭,他开始产生继续行窃报复社会的想法。好在之后,善良的米里哀主教款待了他,并且以博爱拯救了冉阿让的灵魂。后来,他传承这种精神,开始做好事,创办企业,最终成功被评选为市长。在后来的起义中,冉阿让成功救助了一直鄙视自己的马吕斯,最终得以在柯赛特和马吕斯的怀抱中安心离开世界。
在资本主义秩序中,沙威如同看家狗一般凶恶丑陋,而冉阿让也被贫穷和过量的刑罚逼上偷窃的道路,这些都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异化。而之后雨果用沙威和冉阿让性格和内心的转变,体现人道主义的强大征服力。沙威作为资本主义秩序和法律的坚定和忠实的维护者,在面对人道主义时,竟然改变了自己的内心,回归人性的善良本质。而冉阿让作为贫苦大众中的一员,经过人道主义的熏陶和拯救,心灵和精神都受到了洗礼,最终以宽容、仁爱、善良的本真人性将人道主义思想传播至下一代。
(二)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在《悲惨世界》中,雨果通过描写各种各样的美丑对照,集中要表现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博爱”“宽容”“善良”“仁慈”等。在雨果创作的人物形象中,米里哀主教兼具这四种人道主义品质,是人道主义的化身。而冉阿让作为人道主义的传承者,通过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想要逮捕自己的沙威、鄙视自己的马吕斯,是人道主义的巨大征服力得以被人们看见。之后通过沙威的转变,将人道主义对人性回归的作用阐述明白。可以说,雨果心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其实就是人本身具有的至纯、至爱、至善、至美等美好人性的综合。可以说,雨果《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对19世纪的法国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而进入21世纪后,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畸形,也出现了严重的人性异化现象,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呼唤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来帮助今天的人们实现人性回归,同时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禾乃.雨果的《悲惨世界》和人道主义[J].语文新圃,2008(4):25-27.
[2]密靖远.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关怀[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8):34.
[3]傅守祥.人的心灵向善迈进的精神史诗——试论《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与浪漫主义风格[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3-77.
[4]万春.《悲惨世界》:对社会与人生的人道主义关怀[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3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