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原型批评视野下的《木马赢家》

时间:2013-09-02 16:29 点击:
本文通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来探析戴维·赫伯特·劳伦斯著名短篇小说《木马赢家》中“木马”及“俄狄浦斯”这两个原型形象。希腊神话里特洛伊之战中的木马之于特洛伊人实为毁灭的象征,此意象却符合木马在该小说中的意蕴,主人翁保罗的俄狄浦斯情结在小说中也窥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初英国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主义作家之一。《木马赢家》是他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创作背景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一时期正值英国资本主义高速膨胀,物欲横流。人们的欲望无限扩大,大多数人在疯狂追求金钱利益时忽略内心对精神情感的诉求,导致不少悲剧的发生。在该小说中,劳伦斯以现代寓言的形式铺展开一个披露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故事,揭露出了“维系家庭的纽带并不是家庭的爱,而是隐藏在财产共有这一外衣下的私人利益”。[1]
 
  加拿大学者弗莱于1957年发表了他的《批评的剖析》一书,书中系统地阐释了神话-原型批评的基本理论,这本书成为了神话-原型批评的“圣经”。他指出,原型就是“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在弗莱看来,文学的循环性体现为文学原型有规律的复现。”[2]原型概念的内容已大大地被扩展开来,它已不仅仅局限于神话和宗教仪式的研究中,而成为今天的文学与过去的一切传统文化相联系的桥梁。原型成为一种现实的、广泛存在的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这也使得原型概念在批评实践中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劳伦斯在《木马赢家》中讲述了一个家庭悲剧亦或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悲剧:外表光鲜亮丽的母亲一心追求自己奢侈虚荣的生活,但家里的钱总是不够用。小男孩保罗得知母亲的忧虑后,为了讨母亲欢心,他参加了赌马比赛并赢得一笔又一笔赌金,但母亲无限扩张的金钱欲望使得保罗无法止步,最后可怜的小男孩在精疲力竭,意识不清中死去。该短篇小说中,一方面是出现了木马这一意象,小主人翁保罗通过骑在这匹木马上便能预知赛马比赛的结果,从而能在马赛上赢得一笔赌金,然而在小说尾声处保罗在得知赢了一笔八万多英镑的赌金后死去。这匹木马给他带来了好运,却使他最终以付出年轻的生命为代价。另一方面,保罗骑在木马上疯狂地摇动以得知马赛结果为的是赢取赌金来讨得母亲的欢心,来填壑她那日益膨胀的金钱欲望。本文试图将以上提及的两方面运用原型批评理论来进行解读,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新的视角。
 
  一.木马——毁灭的象征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关于特洛伊之战的故事。特洛伊城坚固得无法摧毁,希腊人用武力攻城久久不能获胜,在尤利西斯的提议下,他们打算采用计策。最后,俄底修斯想出一条妙计——木马计。他们制造了一座非常大的木马,并放出风声说,他们将要把木马送给密涅瓦以请求他的宽恕,实际上木马里已经藏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守候在特洛伊城外边的希腊人急忙上船,扬帆起航佯装一去不复返。特洛伊人看见敌军已经解散开,进行作战的船只也向很远的地方行驶而去,以为敌人放弃了攻城的打算。他们便打开城门,只见一只偌大的木马耸立在城门前。最后,特洛伊人决定将其作为战利品运往城里。这一天,全城的人又唱又跳并举办丰盛的宴会来庆祝胜利。夜间,间谍西农把藏在木马腹中的武装士兵放出来,他们打开城门去迎接在黑夜掩护下返回来的战友们。他们放火烧毁整个城市,将酒足饭饱正在酣睡的士兵全部杀死,最后整个特洛伊城完全陷落了。对希腊人而言,木马帮他们赢得了胜利,而木马之于特洛伊人却无疑成了毁灭的象征。
 
  在《木马赢家》中,劳伦斯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一个典型中产阶级的生活。尽管保罗一家生活入时,但总觉得负担重,少钱用。“终于,母亲说:‘我想看看我能干点什么。’但她不知从何干起。她绞尽脑汁,尝试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但没有一件成功。”[3]善于观察的小孩发现了大人对于钱的忧虑,整座房子也笼罩着对奢华的欲望。“当圣诞节来临时,昂贵而漂亮的玩具摆满在儿童室,他们听到了这句话。那匹出众的新木马后面,那漂亮的木偶住的房子后面,传来了一阵阵耳语声:得有更多的钱!得有更多的钱!”[4]保罗在和妈妈的对话中得知只要拥有运气就会有钱,于是他开始寻找运气。他坐上儿童房里的大木马,眼中显露出奇异的光芒。“接着,他便用从奥斯卡叔叔那儿要来的小皮鞭抽打木马的颈部。他知道,只要他迫使木马,它便能够把他带到有运气的地方去。”[5]通过骑在木马上疯狂的摇动,保罗便可得知马赛上获胜马的名字,于是他开始和叔叔一起在马赛中下赌注。就这样,他第一次赢了一千二百英镑,第二次赢了一万英镑。在这里,木马似乎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并给保罗带来了好运,就像当年特洛伊人把出现在城门外的木马当作是恩赐一般运进城里庆贺。挣了钱的保罗原以为可以减轻母亲的忧虑,不料奇怪的事发生了:“房子里的声音突然疯狂起来,像春夜里青蛙一齐发出呱呱声。冬天鲜花盛开,保罗母亲曾经养成的奢华也像鲜花一样盛开。……房子里的声音简直疯狂地发出口啭鸣与尖叫:‘得有更多的钱!噢……得有更多的钱’。”[6]飞来横财没能止住母亲心中渴望金钱的声音,反而使它更为膨胀。吓坏了的保罗连续两次没有“看准”损失了几百英磅。他变得急躁,神志失常,更加疯狂地驱策木马,身体越来越糟糕,意识也变得模糊。最终他知道了天机并赢得八万英镑,但却丢掉了性命。所以说,木马实质上成为了毁灭的象征。
 
  二.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为恋母情结,是指儿子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结。这是由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种观点,这一名称来自希腊神话王子俄狄浦斯的故事。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中底比斯的国王,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弗洛伊德在1913年提出,男孩早期的性追求对象是母亲,他总想占据父亲的地位,与自己的父亲争夺母亲的爱情,即恋母情结。
 
  在《木马赢家》这一小说中,保罗父亲的形象几乎是缺席的。敏锐的保罗察觉了家里的不对劲,看出了母亲的忧虑。通过与母亲的对话,保罗了解到母亲认为父亲没有运气,而这也就是家庭不富裕的原因。为了减轻母亲的忧虑,保罗坚定地告诉母亲他是有好运气的。
 
  “好了,不管怎样,”他勇敢地说,“我是个幸运的人。”
 
  “为什么?”母亲说,突然一笑。
 
  他凝视着她,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说了这句话。[7]
 
  保罗对母亲作出承诺自己是有好运的,想以此来弥补父亲的不幸运或证明自己能顶替父亲为这个家带来好运。虽然内心充满了不确定,但他还是在母亲面前表现得信心满满。可是,“男孩看出她不相信他;或者相反,她没注意她的断言。这使他有些生气,使他想迫使她引起注意。”[8]于是,为了证明自己,为了满足母亲所向往的物质生活,保罗开始每天骑在木马上疯狂地摇动以预知马赛上的获胜马匹并以此赢得一笔接一笔的赌金。
 
  “但是你拿这些钱做什么用呢?”叔叔问道。
 
  “当然”,男孩说,“我是为了母亲才干这个的。”[9]
 
  因为父亲在小说中的缺席,保罗便少了父亲的引导。他将赢得的钱通过叔叔匿名转给了母亲,当母亲要求一次性取走五千英镑时,保罗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他做这一切的初衷就是为了取得母亲的欢心,同时他也相信自己还能继续为母亲挣更多的钱。自那以后,保罗更加拼命地骑着木马来进行预测,不料却接连两次失手。他没有听从母亲的建议去海边度假,反而是宽慰母亲他状态很好,并且偷偷在木马上全力冲刺以预测得马比赛的结果。终于,他预测成功并为母亲赢得一大笔钱。“八万多英镑!我认为这就是幸运,对吧?妈妈……”[10]这是保罗去世前对母亲说的话,他只字未提父亲,全是竭力向母亲表明他是幸运的,甚至他能代替父亲为母亲提供一个优越的物质生活环境。小说中描写到父亲的唯一一处是在保罗父母在城里参加完舞会回到家中时的情景,母亲由于心中奇怪的焦虑便上楼看望保罗,“她听见丈夫在楼下调制威士忌苏打。”[11]父亲的漠然显然一直存在,倘若他能对保罗施予一定的压力和引导使他认清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或许就能抑制保罗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发展,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
 
  劳伦斯所处的时代工业文明高速发展,人们的心灵被扭曲,保罗成了牺牲品,他的母亲也不例外—被扭曲的物质观使她忽略了孩子和家庭。从保罗的小木马中传出来那贪恋的声音恰若当年暗藏在特洛伊木马中的士兵,一旦倾泻而出便导致了不堪的后果。除《木马赢家》外,劳伦斯的诸多作品都可以透过原型批评来进一步赏析,这无疑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深广的阅读视角。
 
  参考文献:
 
  [1]李烨,《木马赢家中少年保罗形象的意义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1:139.
 
  [2]朱刚,《经典的重现与理论的沉浮-从批评的剖析英文版在国内出版说起》[J].外国文学评论,2008,03:141.
 
  [3][4][5][6][7][8][9][10][11]戴·赫·劳伦斯《劳伦斯短篇小说集》[M].主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395,395,398,410,397,398,407,416,413.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