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探究类“探索”活动是向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时代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探究性较强的漫画或文字材料、数据材料等,教师主要是引导阅读、启迪思考、激发兴趣,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从材料中提取地理、分析和运用地理信息,通过独立思考,探究和解决地理问题。有些材料较为浅显易懂,趣味性强,所以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适当拓展材料中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收获“成功”的喜悦。本教材总共设计了3个阅读探究类的“探索”活动,它们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探究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教学效率,例如,这是怎么回事(见图2)。 ■ 图2的阅读探究类“探索”活动还可以结合当前国家“单独二胎”政策作进一步探究,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实行“单独二胎”,让学生体会到国策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眼光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转换角色,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并补充关于“单独二胎”的相关背景知识,以合作伙伴的身份与学生探讨,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阅读、分析、比较、判断、推理、归纳、总结等获取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观察分析类“探索”活动——诱发想象、提升课堂品质 地理思维即人们根据思维的共同规律,观察地理事物或现象,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揭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内部联系,达到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性认识。地理新课标强调: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其中“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指地理思维。学生通过完成观察分析类“探索”活动,能很好地通过观察、分析、判断、推理、运用等,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观察分析类“探索”活动向学生提供直观的地图和图表等,要求学生在观察基础上探索问题,分析现象,培养对图像、图表等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地理原理的运用能力。进行此类探索活动教师应侧重提示、补充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隐含的地理信息,通过设疑激趣方式诱发想象,帮助学生探究并解决地理问题。 例如,探索活动“倒淌河”(见图3),在学生观察前,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链:①结合生活实际,可以怎样判断一条河流的流向?②联系生活,说说我们城市主要河流的流向。③从河流的流向可以知道我们城市地势高低的总体趋势是怎样的?④观察图A,说说图中沿河流地区,地势高低的情况?在此问题链引导下,学生不仅能通过观察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而且还能掌握观察的步骤和方法,解决地理问题,从而学会观察、学会学习,锤炼地理思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