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持自律,恪守学术道德是学术期刊编辑的职责所在,更是高校社科学报构建良好学术生态系统的关键所在。在当前我国学术生态环境的部分恶化的语境下,面对批评与困境,增强高校社科学报的自律,提高学报编辑的综合素质,实现学术个体、学术群体与社会全体的联动机制,是提高高校社科学报的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营造和谐学术生态环境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社科学报;学术生态;学术失范;自律;发展 高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既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又是文化传承、学术创新的大本营。高校社科学报是高校展示学术水平,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树立高校形象,打造高校品牌的重要途径,在推动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承担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神圣职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06年的《学桴》(又名《东吴月报》)创刊始,一百多年来,我国高校学报作为文化行业的组成部分,适应了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发挥着学术公共平台的作用。而高校社科学报以其深厚朴实的学术特性,成为我国科技期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大陆已有的9000多种期刊中,社科学术期刊接近3000种。其中,“2010年在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构登记备案、接受年检的高校社科类学术期刊就多达1231家”,然而,随着1998年以来的高校学报数量的急剧膨胀,近些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生态环境出现了诸多恶劣的不和谐现象,学术界、出版界、教育界对高校学报,尤其是社科学报的各种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学术造假是制约高校发展与中国学术进步的大敌,社科学报的学术失范严重制约了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变,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面对日嚣尘上、愈演愈烈的学术造假之风,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承续传统,走向世界,是高校社科学报肩负的伟大使命。面对窘境,如何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受众--媒介--社会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学术可持续发展模式,还学术一个洁净的,循环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回归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重塑我国的学术形象,这是我们每一个学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面对批评与困境,高校社科学报必须知耻而后勇,端正学风,洁身自好,不断改进与提高。首要的便是增强自律,加强对期刊的管理。学风的清净澄明有待于每一个学人自觉去承担监察的责任与督责的义务,“高校社科学报的编辑人员有责任和义务与其他学术期刊一道,恪守职业道德,秉承学术良知,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的尊严,促进学术的繁荣。[4]” 一、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现状及学术失范表征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对外学术交流范围的日益扩大,我国的学术研究已全面融入国际学术潮流,日益向专业化、纵深化发展,高校社科学报不仅仅是反映本校科研水平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同时也成为了对外科技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承担起了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的重任。而与之相随的事实却是,近些年来,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陷入了数量庞大但质量堪忧且同质化严重的困境,“全、散、小、弱”的特点更加凸显。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型综合性院校的社科学报,在编辑人员及其专业素养相当有限的情况下,包容了该校设立的文史哲的所有学科,涵盖面之广令人咋舌。有些学报已经沦落为只为本校教师评职称或本校硕士博士取得学位而发表论文的机器,所发文章选题雷同,内容堆砌,毫无新意;有些学报沦为评价指标的奴隶,违规操作,人为提高某些期刊评价指标,人为干扰参考文献的引用,以自引或与其他学报之间协商互引的方式来提高本刊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导致统计数据失真;有些学报为缩短报道时差,修改原始稿件的收稿日期;为提高基金课题文章的比例,将没有基金资助的论文拒之门外;还有学报唯利是图,滥收版面费,或以赞助出版等方式出让版面……如此种种,严重影响到我国学术期刊生态的平衡。 高校社科学报的学术失范给学术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既降低了大学本身和高校学报的公信力,庸俗化了学术创新的本质,又损害了编辑作为学术把关人的形象,助长了借学术谋私利的急功近利行为,客观上进一步恶化了学术生态环境。 二、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失范的根本原因 1.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不科学是导致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失范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的学术水平量化指标考核体制存在无法规避的问题,科研成果的考评体系不合理,不科学和不客观导致一些教师为了晋升职称,硕士生,博士生为了取得学位,科研人员为了完成科研任务,获取经费而不惜丧失学术良知,弄虚作假。“大跃进”式的科研,片面的“以刊评文”评价机制破坏了学术研究原有的良好生态,使得科研的目的和学术期刊固有的出版规律被严重异化,造成了学术期刊“空前繁荣”的假象,而现行的“核心期刊”等期刊评价机制是导致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失范,造成学术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为了入选所谓的“核心期刊”,挤进教育部名刊名栏工程,一些学报不是苦练内功,将精力放在组约优质稿件,殚精竭力地扩大期刊影响方面,而是煞费苦心地跑关系,变相贿赂,人为操作刊物文章的自引或互引,编造虚假数据,这些严重破坏了学术期刊生态应有的公平环境,使其评奖、评级违背初衷,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正如清华大学教授仲伟民所指出:“在高校评价者的心目中,国外期刊比中国的好,社科院期刊比高校的好,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潜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高校学报的根本出路在于改进中国的学术评价机制,改变目前比较浮躁的学风,以质评文,而非以刊评文。” 2.社会转型期学报自身的发展艰难是导致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失范的重要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