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社科论文 >

我国公共福利差距的实证研究

时间:2015-04-07 10:52 点击: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公共福利分配得到了有效改善,然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日益突出,不仅存在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的区域差异,也出现了公共福利发展的不均衡现象。针对公共福利领域的不平等现象,特别对公共福利领域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公共福利分配得到了有效改善,然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日益突出,不仅存在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的区域差异,也出现了公共福利发展的不均衡现象。针对公共福利领域的不平等现象,特别对公共福利领域差异程度的量化测算研究还显不足。本文通过建立综合反映公共福利分配的量化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泰尔指数等公平性量化指标,来测定我国公共福利地区之间等方面的差距程度。 
  关键词:公共福利 分配差距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建立公共福利差距测算指标体系及模型 
  (一)公共福利差距测算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1.可得性原则。本文采用的相关数据、指标应当是通过公开途径能够得到的,而且,绝大多数来源于官方公布的相关统计资料。数据、指标应当尽可能细化。但是现实情况是一些细化的数据难以得到。例如,县一级的细化数据很难搜集。一是受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技术水平的制约,相关经济管理部门难以并且也没有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二是受有关部门政务公开程度的制约,一些应当公开并且有相关统计资料的信息并没有向公众公开,其中预算透明化是政务公开的核心,这要受到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制约。由此可见,可得性是指标体系选取的首要原则。 
  2.客观性原则。有关数据、指标应当是客观的,而不是由个人主观评价得出的。理论上由居民个人评价、打分得出的数据似乎更加合理。一是让居民个人进行评价、打分需要随机抽样,但是随机抽样成本很高,并且随机性难以保证。如果抽样的随机性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实用性要大打折扣。二是对现有的社会福利状况进行评价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我国居民目前的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恐怕不支持这样的抽样调查。三是评价的主观性会导致研究结果误导实践。 
  假如采用问卷法进行实地调查,兴安盟居民对当地公共福利水平的评价未必低于鄂尔多斯市居民对鄂尔多斯市公共福利水平的评价,这是否能说明兴安盟的公共福利水平真的达到鄂尔多斯的水平,仅仅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应当认为已经达到,但是这样的结论显然十分荒谬。 
  经济学中的“Easterlin悖论”指出经济增长不一定使人们的幸福感增加,Oswald在1997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发达国家居民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示经济增长对人们的幸福感几乎没有促进作用,从而验证了这一悖论。不否认这些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核心期刊查询但是如果采用主观数据来指导实践,难免会使人认为提高社会福利不必去关注经济发展等比较荒谬的结论。 
  3.真实性原则。要根据真实的数据以及本着真实的原则进行分析,以实际发生的数据为依据,如实反映当前各个指标的状况和成果。因此数据选取要做到真实可靠,真实的反映存在的问题及真实的做出正确的决定。 
  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评价指标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应能够真实反映本地区的情况。一些东部地区适用的指标在西部地区未必适用,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一个明显不同之处就是地广人稀,特别是农牧区。人口密度低会导致一些人均指标非常高,甚至远超东部地区,如果就此说明西部地区的社会福利水平已经超越东部地区,显然是十分荒谬的,因为地广人稀的农牧区社会福利的提供成本十分高。此时简单用一些人均指标未必能够说明问题。 
  4.代表性原则。由于本文涉及的经济指标非常多,不可能一一列举,面面俱到,因此选取的指标应当与公共福利直接相关,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别是与当前存在的问题比较重要的的相关社会福利领域方面。因此数据的选取具有代表性也是本文指标体系选取所应该遵循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则。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和公共福利有关的指标体系来进行文章的最终研究,从而得出正确的实证分析结果。 
  (二)公共福利差距测算指标体系的设计 
  1.衡量社会福利水平的指标。在衡量社会福利水平方面,有投入(财政支出)和产出(实际结果)两个大方向,理论上采用产出指标更加合理。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绩效预算评价体系,相关数据难以得到。 
  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财政在公共福利方面的投入是总体不足的,而内蒙古又处于我国的西部地区,加强财政投入的紧迫性更加明显。因此采用投入指标来衡量,既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又是出于科学的角度。 
  本课题采用人均财政性福利支出来表示公共福利水平,用公式表示即: 
  人均财政福利支出=人均教育支出+人均科技支出+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人均环保支出+人均农业支出 
  2.衡量差异程度的绝对量指标。 
  极差。它是一个样本中的极值之差,它反映的是离散程度的边界,即离散的最大程度,极差越大,离散的范围越大。如下公式所示: 
  R=Vmax-Vmin (1) 
  其中,R表示极差,Vmax表示样本最大值,Vmin表示样本最小值。 
  标准差。它反映的是样本当中各观测值对样本均值的偏离程度,均值相同的样本,标准差越大则样本当中个体的差异程度越大。如下公式所示: 
  (2) 
  其中,δ表示标准差,n代表样本当中个体的个数, xi表示样本当中第i个个体的观测值, x表示样本均值。 
  3.衡量差异程度的相对量指标。 
  基尼系数。它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Gini)提出的一个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表示全部居民收入中,不平均分配的份额占全部居民收入的比重。基尼系数越高,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越大。基尼系数可以广泛应用于差异程度的衡量,不仅仅是用来衡量收入分配状况。具体如图1所示。 
  用G来表示基尼系数,则G=,SA表示弧形A部分的面积,SA+SB表示整个三角形部分的面积,分割A、B两个部分的曲线即洛仑兹曲线,它是将居民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序,累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表示居民收入的实际分布情况。
  但是上述基尼系数算法是理论上的算法,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关于实际工作当中基尼系数如何计算,相关讨论很多,但是其主要思路基本一致。本课题采用的算法是国家统计局在计算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时的算法 ,公式如下所示: 
  (3) 
  Wi和Pi 是指将省市自治区按人均财政福利支出由低到高进行排序,第i个省市的人均财政福利支出占所有省市人均财政福利支出之和的比重(即Wi),第i个省市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即Pi)。G代表的是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均财政福利支出水平的基尼系数,而不是通常用来衡量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基尼系数,它反映的是31个省市自治区之间人均财政福利支出的差异程度,也就是公共福利的差距。 
  泰尔指数。它是利用信息理论中熵的概念来衡量差异程度的一个指标,它的优点是可以对差异的来源进行细化分解,将总体的差异程度分解为地区内部差异程度和地区之间差异程度。 
  经济分析中常用的泰尔指数有两种计算方式,分别以收入(或支出)水平或人口为权重,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4) 
  (5) 
  其中,Tt是以支出为权重计算的泰尔指数,Tl是以人口为权重计算的泰尔指数,TB表示区域之间的差异程度,TW表示区域内部的差异程度,yi表示第i个地区支出占自治区支出的比重,pi表示第i个地区人口占全国支出的比重。同理,j表示i地区内部的j地(如市)的有关情况。 
  变异系数。它为样本的标准差与均值之比,用变异系数来比较均值不同的样本之间的差异程度比绝对值指标要更加科学。如下公式所示: 
  (6) 
  其中V表示变异系数,δ表示标准差,x为样本均值。 
  我国公共福利差距的测定 
  (一)我国公共福利差距的总体状况 
  从绝对值表来看,我国31个省级地区间的公共福利差异程度是不断扩大的。2002年到2012年的十余年间,标准差扩大了将近60多倍,极差扩大了将近10倍。 
  从相对指标来看,则不能简单得出我国的公共福利差距逐渐变化的结论。因为从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两个指标来看,我国公共福利差距近10年来总体是下降的;但是从变异系数来看则不然,变异系数在近10年来是一直保持上升的。详细测算结果见表1,趋势如图2所示。 
  (二)各项福利支出的差异程度 
  以基尼系数来衡量差异程度,2002年以来基尼系数有所波动但是总体略有下降。在具体各项支出当中,科技支出的基尼系数先升后降,2012年仍然高达0.467,和2002年持平;农业支出的基尼系数也有所上升;医疗支出基尼系数下降幅度较为明显;教育支出和社保支出的基尼系数都是有所下降,但是幅度并不高。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