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音乐、舞蹈和造型等艺术形式与体育的融合成为课程的一种文化自觉。体育学者贝斯特把田径和球类等运动项目划分为“目的性”体育,把体操、跳水、花样滑冰等运动项目划分为“审美性”[11]175体育,试图解释体育运动与身体姿式、气质、风格之间的文化关联性,也就是说,体育既有强身健体之功效,也有修心树德之作用;体育课程本质属性在于课程的“身心兼修,魂魄并铸”[12];体育是一种身体运动艺术,体育课堂蕴含着大量美的成分,优美的身姿、矫健的步伐、天真稚气的笑声、标准的示范、激情的话语、关注的目光等等,可以极大地丰富和激发学生的体育情感世界。 2.2 完美人格铸造 体育课程文化品质的灵魂是人格铸造。文化是课程改革在技术与艺术、控制与理解、竞技与健身、传统与现代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面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文化缺失,如何处理体育课程与人格教育的关系,也许是回答为什么进行改革的价值核心。 文化强国的核心价值体系是集体人格的铸造,集体人格中“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源泉”,学生的精神面貌、精神境界、精神状态直观反映了教育的现状,并深刻地映射着身体的状况。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体育,精神就是更多训练中“保持可以用来对付以后情境中的困难的力量”[11]35。但而今,青少年一代精神状态和道德品质的滑坡。现行体育课程总体呈现出“太极式”的养护身体、维护身体的课程图景,吃苦的项目为什不见了,冬季长跑项目消失了在“健康第一”的课程话语垄断中,“尚柔”课程思想势必将误导体育课程研究问题视域,影响体育课程在学校体育工作的思想根源、话语权和资源配置。体育的真义,在于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类的身体[13]。这一定义不仅意味生理学的体格特征追求,也体现了身体哲学诉求。 “人须有格”,需要有性格和品格,不同的社会对人格的要求不尽相同,社会总是接受“格式化”的人,要求人尽量合乎社会伦理道德,适应社会需要。乐观、向上、自信、自强和仁爱是当今青少年教育的理想人格。体育课程实施要有挫折教育内涵,要让学生遇到困难时,乐观向上而不是怨天尤人,从积极的角度去面对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要让学生懂得“一切皆有可能”,树立“我能行!”的坚定信念;在挫折时,要以良好的心态去承受而百折不挠。要注重集体智慧和力量,培养学生团结、乐于助人的品质。 2.3 礼仪规范教化 教育的作用就是一种通过社会性训练,使每个人遵守规范、接受约束、避免越轨。课程改革要高度重视体育规则和礼仪教化,决不能把体育课上成“休闲课”,更不能把体育课上成“放羊课”,否则体育课程将直接导致对学生的伦理道德、社会规范、行为方式等教化功能的丧失。最近的“某某到此一游”、网络暴力语言和谣言等有关违反行为规范问题突出,表明我国在公共意识教育方面,还缺少有效的行为规范教育模式。近些年,体育课程改革热衷于引进、移植、模仿一些新的方法和模式,学校课堂变成了各种“流行理论”的实验田,在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引领下,课程标准把运动参与作为首要的、主题性的领域目标,一味把学生的兴趣培养作为核心,学校一味地尊崇学生“民意”,势必导致课程对学生教化功能的丧失,而今体育规则与礼仪无疑是行为教化的最佳手段之一。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礼仪规定了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反映了社会秩序的状态。规则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要求,具有较强的引导、约束与教化作用。规则对身体行为起着“戒律”作用,表现为一种身体的秩序、节制和约束,体现着社会道德和伦理的对身体“自由欲望”的教化作用,体现出身体行为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特征。 任何体育运动都有规则约束和礼仪要求,规则与礼仪贯穿体育文化与教育之中,通过各种身体训练实现其文化与教育的意义,身体的运动直接地展示着人类自身的本质,表达着人的社会属性,实现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体育自古素有礼仪之内涵,如古代的乡射礼、武术的抱拳礼、跆拳道的鞠躬礼。体育活动中产生的礼仪所形成的一种具有较强约束力的道德力量。体育规则与礼仪的作用就是要把肢体力量化为精神力量,把个体力量化为社会力量,实现体育功能的社会性和超越性。现代体育规模之大、水平之高,并非身体素质训练水平提高和新材料的使用,而是礼仪的存在,规则的不断优化,有更多的规范和约束,才使比赛更公平和公正,体育的生命力才会如此旺盛。 总之,体育课堂是凝聚身体正能量——“真善美”的重要场所,体育课程文化品质重建是积极情感培育、完美人格铸造和礼仪规范教化过程中身体力量的凝聚。体育课程改革要首先尊重其文化品质。需要把体育之文化品质变为一种行动,使学生的情感、人格和礼仪体现在行为之中。 参考文献: [1] 尹国杰. 课程文化建设任重道远——读钟启泉的“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J]. 东方企业文化,2007(3):105-106. [2] 贾齐,任秀红. 主客体二重性视野中的体育课程——“主体失位,形骸孑立”之异化现象批评[J]. 体育与科学,2005,26(4):5-9. [3] 何劲鹏,杨伟群. 以育化体:体育课程文化的迷失与探寻[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5):89-93. [4] 贾齐,钟远金. 还体育课程以本来面目[J]. 体育学刊,2005,12(3):5-7. [5] 孙建华,张志成,何劲鹏.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本体论危机与哲学应答[J]. 体育学刊,2010,17(4):45-49. [6] 冯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回顾[J]. 体育学刊,2007,14(9):1-6. [7] 何劲鹏,柴娇,姜立嘉. 体育社会学导论[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53. [8] 肖复兴. 其实奥运会已经开始[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9] 谁帮助他们减少成长的烦恼[EB/OL]. [10] 巴里·施瓦茨,肯尼思.夏普. 遗失的智慧[M]. 杜伟华,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55. [11] 杨斌.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12] 何劲鹏,姜立嘉. 身心兼修、魂魄并铸:论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J]. 体育学刊,2010,17(8):50-53. [13] 李寿荣. 真义体育思想谱系背后的多重博弈及价值——林笑峰先生《健身教育论》深层价值阐释[J].体育学刊,2009,16(12):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