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1994年以来我国国内游发展现状及基本特征,利用LMDI模型对我国国内游发展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①产业内结构、产业间结构、经济水平、人口规模等4因素均促进了我国国内旅游的快速发展,与1995年相比,4因素分别使2010年国内游总收入累积增加了23.67%、26.30%、404.91%和27.89%;②各因素作用规律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产业内结构因素年际波动性较强,产业间结构因素呈“M”形分布规律,经济水平因素的促进效应逐年放大;人口规模因素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三阶段变化特征。
关键词:国内游;发展特征;驱动因素;LMDI模型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国内旅游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增加国民经济收入,直接或间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业、邮电业发展,促进文物古迹、民间艺术、风景园林的发展,使一些“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提升地区知名度等[1,2]。鉴于国内旅游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其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研究结论。赵东喜[3]基于1997-2006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决定省际入境旅游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入境旅游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省区经济、对外开放和交通设施,但东、中、西部区域层次的决定因素却不尽相同。马晓龙[4]从经营绩效角度对城市旅游发展的阶段及其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演化,越来越多城市的旅游开始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而在空间上,这些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的城市多位于东部发达地区。左冰[5]以经济增长理论的进展为基础,使用大陆31个省(市、区)的历史面板数据,结合旅游的经济特性,分析了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诸多要素及其贡献程度,结果表明,要素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是推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因素,而技术进步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戈冬梅等[6]以江西省为例,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是导致其国内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宋慧林等[7]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省域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二者呈现显著空间集聚性,旅游创新不仅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增长,还通过空间传导机制对邻近区域的旅游经济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丁建军等[8]对我国31个省(市、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进行了时空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呈现增长态势,并在空间上表现为东部较强、中部和东北部次之、西部较弱的非均衡格局。
总体而言,当前对国内旅游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省际研究、旅游效益、与经济间的关系、影响因素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其中,在国内旅游影响因素的研究上,多选择传统的回归方法,研究结果虽具有一定价值,但也存在两点不足:一是自变量选择随机性较强,缺乏必要的理论推导;二是不能以较好的数值形式衡量各个因素对国内游发展的影响程度。与此同时,由于缺少对我国国内游发展的宏观性研究(如发展现状、阶段特征),极大制约了研究视野的拓展。鉴于此,本研究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1994年以来我国国内游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阶段特征;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利用LMDI模型,对国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并以数值的形式量化各个因素对我国国内游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展开讨论。
1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1国内游发展驱动因素分解方法
本研究采用对数平均D式指数分解法(Logarithmicmeandivisiaindex,LMDI)对我国国内游发展情况进行因素分解。LMDI方法满足因素可逆,能消除残差项,克服了用其他方法分解后存在残差项或对残差项分解不当的缺点,使模型更具说服力[9]。同时,在LMDI方法中,分部门效应加总与总效应保持一致,即不同的分部门效应总和与各个部门作用于总体水平上获得的总效应相一致,这一点在多层次分析中十分有用[10]。目前,LMDI模型已在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11]、能源消费增长效应分析[12]、水资源利用变动分析[13]、R&D投入与经济增长驱动关系研究[14]、农村劳动力数量变化影响研究[15]等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
遵循LMDI分析框架,并结合国内旅游发展实际情况,可采用以下基本公式对国内游收入实施分解:
TI=■×■×■×P
EI=■,CI=■,SI=■(1)
式(1)中,TI、SGDP、GDP、P分别表示我国国内游收入、第三产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总量。EI、CI、SI分别为产业内结构因素、产业间结构因素和经济水平因素。LMDI方法采用“乘积分解”和“加和分解”两种方法进行分解,两种方法最终分解结果是一致的。对于公式(1)所示模型,设基期国内游收入为TI0,T期总量为TIt,用下标tot表示总的变化。采用加和分解,将差分分解为[16]:
△TItot=TIt-TI0
各分解因素贡献值的表达式分别为:
△EI=■■ln■;
△CI=■■ln■;
△SI=■■ln■;
△P=■■ln■。
总效应为:△TItot=TIt-TI0=△EI+△CI+△SI+△P
1.2数据来源及处理
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均出自《统计年鉴(2011)》,人均旅游花费是基于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计算而来。考虑到经济发展中价格不断变化的因素,以实价计算的产值不能进行纵向对比,故采用GDP可比价,以1994年作为价格基准年;同时,鉴于旅游收入缺乏相应的可比价数据,但在产业结构中属于第三产业,故利用第三产业实际GDP与名义GDP间差值计算出历年第三产业的通货膨胀率,然后在旅游收入名义增长率的基础上减去该通货膨胀率,即得出各年国内旅游业实际收入。
2结果与分析
2.1我国国内游发展一般性分析
2.1.1旅游人数不断增加由图1可知,1994年以来国内游人数总体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由524百万人次增至2010年的2103百万人次,16年间增长了3.01倍,年均递增9.07%。考虑到增速差异,以2003年为节点,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94-2002年为第一阶段,旅游总人数平稳增长,由524百万人次增至878百万人次,8年间增长了67.56%,年均递增6.66%;2003-2010年为第二阶段,增速明显加快,旅游总人数由870百万人次增至2103百万人次,7年间增长了141.72%,年均递增13.44%。2003年旅游人数较2002年减少了8百万人次,是惟一一个总人数出现下降的年份,这主要是受当年“非典”的影响,许多居民放弃了出行,“五一”黄金周也被迫取消,旅游业受到极大冲击。
2.1.2旅游收入屡创新高为消除通货膨胀影响,旅游收入将依照1994年不变价进行比较。由图2可知,与国内游人数变化轨迹基本一致,1994年以来国内游收入也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总收入由1994年的1023.51亿元增至2010年的5964.61亿元,16年间增长了4.83倍,年均递增11.65%。至于阶段特征,同样以2003年为节点,划分为两个阶段,不过增速较为接近,不像旅游人数差距那么明显。其中,1994-2002年,旅游收入由1023.51亿元增至2687.99亿元,8年间增长了162.62%,年均递增12.83%;2003-2010年,旅游收入由2312.27亿元增至5964.61亿元,7年间增长了157.95%,年均递增14.50%。2003年由于受旅游人数减少以及“五一”黄金周取消的影响,旅游收入较2002年减少了375.72亿元,降幅高达13.98%,远高于同期旅游人数降幅,这主要是因为“五一”黄金周的取消使国内远距离旅游受到较大影响,进而导致旅游总收入大幅减少。
2.1.3人均旅游花费总体平稳,城乡差距逐步缩小所谓人均旅游花费,即人们出行旅游每人次所耗费的货币价值量,也就是国内游总收入除以国内旅游总人次。由图3可知,1994年以来人均旅游花费在保持了几年上升势头之后,有小幅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其中,1994-2001年为上升期,人均旅游支出由195.33元增至317.26元,7年间增长了62.42%,年均递增7.17%;2001-2003年为下降期,人均旅游支出由317.26元降至265.78元,两年间减少了16.23%,年均递减8.47%;2003-2010年为平稳期,人均旅游花费维持在270元左右。进一步通过计算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旅游支出比值来比较城乡居民旅游花费情况,由图3可知,总体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二者之比由1994年的7.56降至2010年的2.89,16年间城乡旅游支出比缩小了61.77%,具体到各个阶段,经历了平稳期(1994-1996年)、快速下降期(1996-1999年)、缓慢回升期(1999-2007年)、下降期(2007-2010)4个阶段。
2.2我国国内游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基于LMDI模型以及所搜集的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国内游发展驱动因素分解结果(表1)。
由表1可知,产业内结构、产业间结构、经济水平、人口规模等4因素均推进了我国国内游的快速发展,但具体到贡献程度与作用规律,相互间存在一定区别。
1)产业内结构因素发挥的作用有限且波动性较强。与基期(1994年)相比,1995-2010年产业内结构因素使国内游总收入累计增加了23.67%(242.23亿元)。但总体而言,一方面其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相比1994年,国内游总收入累计增加了4941.10亿元,但仅有4.90%源于产业内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年际波动性较强且阶段性特征较为明显,其中,2000-2003年、2005-2008年这两个阶段产业内结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游的发展,2003年更是导致国内游收入下挫602.25亿元,这主要是由于当年我国暴发了“非典”,旅游出行频率大幅降低,“五一”黄金周也被迫取消。
2)产业间结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游发展。相比1994年,产业间结构因素使我国国内游收入累计增加了26.30%(269.18亿元),是推动国内游发展的第三大因素,约合5.45%的国内游增加值源于我国三大产业间结构的不断调整与优化。产业间结构因素对国内游促进作用的年际变化特征呈现“M”形分布规律:1995-2001年为第一阶段,驱动效应处于波动性上升,由-11.08亿元增加至43.16亿元;2001-2003年为第二阶段,驱动效应急速下降,迅速由正效应(43.16亿元)转变为负效应(-11.88亿元);2003-2007年为第三阶段,驱动效应快速回升,并持续增加,由-0.69亿元增加至63.78亿元;2007-2010年为第四阶段,产业间结构对国内游的促进作用再度处于逐年递减的态势,2010年其驱动效应又一次为负,为-44.63亿元,创历年最差水平。
3)经济水平的大幅提升是推进国内游快速发展的根本性因素。与1994年相比,经济因素累计使国内游总收入增加了404.91%(4144.27亿元),是推进我国国内游快速发展的最根本动因,具体到贡献程度,高达83.87%的国内游增加值源于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得益于近些年来我国良好的经济形势,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在满足衣食住行基本需求的同时,拥有了更多可用于丰富自身文化生活的剩余财富,而旅游则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在作用规律上,经济因素产生的效用呈逐渐放大趋势,1995年经济因素仅使当年国内游收入增加104.91亿元,而到了2010年这一数值已提高至523.48亿元,年均递增11.31%。
4)人口规模的扩张是促使国内游收入增加的又一重要因素。人口因素是促使国内游收入快速增长的第二大因素,与1994年基期相比,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使国内游收入累计增加了27.89%(285.42亿元),具体到贡献份额,5.78%的国内游收入增加值源于我国人口规模的扩张。进一步研究表明,人口因素对国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三阶段变化特征:1995-2000年为第一阶段,驱动效应连续五年保持上升,由11.88亿元增加至17.06亿元;2000-2003年为第二阶段,其驱动效应连续3年下降,由17.06亿元降至14.99亿元;2003-2010年为第三阶段,除2006年之外,其他年份人口因素对国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处于上升态势,由14.99亿元增至26.54亿元。
3结论与讨论
3.1基本结论
1)1994年以来,我国国内游得到了蓬勃发展。一方面,旅游人数不断增加,由524百万人次增至2010年的2103百万人次,16年间增长了3.01倍,年均递增9.07%;另一方面,旅游收入屡创新高,按1994年不变价计算,国内游总收入由1023.51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5964.61亿元,16年间增长了4.83倍,年均递增11.65%。具体到阶段,除2003年因遭受“SARS”病毒冲击受到一定影响之外,其他年份无论旅游人数还是旅游收入都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按1994年不变价计算的人均旅游支出虽略有起伏,但总体保持较为平稳的变化态势,而城乡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之比则处于缩小趋势,由1994年的7.56下降至2010年的2.89,16年间缩小了61.77%。
2)利用LMDI模型对我国国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可知,产业内结构、产业间结构、经济水平、人口规模等4大因素均促进了我国国内游的快速发展,但贡献程度与作用规律存在一定差异。其中,1995-2010年产业内结构因素使国内游总收入累积增加了23.67%(242.23亿元),其年际波动性较强且阶段性特征较为明显;产业间结构因素使国内游收入累计增加了26.30%(269.18亿元),呈现较为明显的“M”形分布规律;经济因素累计使国内游总收入增加了404.91%(4144.27亿元),其效用呈逐年放大趋势;人口总量的增加使国内游收入累计增加了27.89%(285.42亿元),其作用效用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下降—上升”的三阶段变化特征。
3.2讨论
本研究在宏观把握我国国内游发展现状及阶段特征的基础上,运用LMDI模型,基于产业内结构、产业间结构、经济水平、人口规模等4大因素,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解,以数值形式明确了各因素对我国国内游发展的实际贡献程度,并归纳了各自效用发挥的阶段变化特点。其研究视角的选择、研究方法的运用均是对当前国内旅游问题研究的一个有效补充,同时也为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经验借鉴。当然,限于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笔者自身水平的不足,该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缺少对国内游空间发展差异的必要阐述;对国内游发展动态变化特征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缺乏必要分析;由于LMDI模型采用的是全因素分解模式,各因素被完全割裂开来,相互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也被忽视。而接下来笔者将会就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建强.浅谈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旅游科学,1994(4):13-15.
[2]邓祝仁.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相关问题——以桂林旅游业的发展为例[J].旅游学刊,1998,13(4):9-12.
[3]赵东喜.省际入境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分省面板数据分析[J].旅游学刊,2008,23(1):41-45.
[4]马晓龙.基于绩效差异的主要城市旅游发展阶段演化[J].旅游学刊,2009,24(6):25-30.
[5]左冰.旅游经济增长因素及其贡献度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0):82-90.
[6]戈冬梅,姜磊.江西省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7(3):61-66.
[7]宋慧林,宋海岩.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旅游科学,2011,25(2):23-29.
[8]丁建军,朱群惠.我国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时空差异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2):52-61.
[9]朱勤,彭希哲,陆志明,等.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12):2072-2079.
[10]李国志,李宗植.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基于LMDI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2010(4):66-71.
[11]郭朝先.碳排放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解技术[J].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2):4-9.
[12]岳婷,龙如银.基于LMDI模型的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效应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7):1266-1271.
[13]张强,王本德,曹明亮.基于因素分解的水资源利用变动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7):1209-1216.
[14]王琴梅,殷培伟,姚宇.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驱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LMDI分解法[J].经济经纬,2011(5):18-21.
[15]何建新,舒宏应,田云.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J].人口·资源与环境(专刊),2011,21(12):148-152.
[16]田云,李波,张俊飚.武汉市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5):88-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