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社科论文 >

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发展战略分析

时间:2014-08-06 16:25 点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内外资源状况进行数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优势与弱势,分析研究了增强学报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应采取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社会科学类学报 发展战略 学术影响力 随着我国学术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内外资源状况进行数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优势与弱势,分析研究了增强学报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应采取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社会科学类学报 发展战略 学术影响力

  随着我国学术期刊业的发展,作为学术期刊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期刊的数字化发展趋势为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类学报在学术竞争力方面的不足也制约了学报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情况下,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如何选择发展战略,以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克服本身的弱项,提高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成为影响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发展走向的关键问题。

  在此项策略研究中,我们选取了718本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对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定量测度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其发展的优势及弱势因素,试图构建起增强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发展策略体系,为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照。①

  一、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优势分析

  近 30 年来,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得到了长足发展,其数量和种类均创历史新高。这一发展的背后,体现了国家的政策支持与学报的自身努力。

  (一)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环境支持情况良好

  1.政策环境支持。一方面,宏观政策的支持为期刊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条件。2011年,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把发展文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于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期刊业来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中国期刊业的发展前行注入了新的动力。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的相关内容也对期刊业的改革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期刊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了环境和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对出版单位分类实施评估的实践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期刊业做大做强。2010年7月,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试行)》,并于201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同时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2011年3月16日,国务院第147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出版管理条例〉的决定》,其中第52条规定:“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出版单位综合评估办法,对出版单位分类实施综合评估。”在这一背景下,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继对教辅报刊、行业报进行了分类评估,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之后,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又于2012年8月启动了针对高校学报出版质量的综合评估工作。

  2.基础建设和科研力量支持。高校学报的主办单位是高校,主管单位是国家或省市级的政府教育部门。据调查,目前我国92%的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都得到了主管主办单位的一定支持,高校一般会按照国家对正式期刊的建设要求给予学报一定的人、财、物等办刊支持,如将学报作为学校发展规划战略的一部分,提供固定的办刊场所和办公设备,设立编辑部,配备一定编制的专职或兼职编辑人员负责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等。据调查,在技术设备方面,约有95%的社科学报所具有的技术设备能够满足期刊管理、经营和采编人员的工作需要。

  此外,高校具有庞大的学术指导力量,为高校学报提供了强大的学术科研依托,这是其他类型的出版企业所不具有的,这些都为高校学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基础制度建设较为健全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基础制度建设较为规范,学报的规范化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学报为完成编辑出版工作而制定的有关出版的章程、制度、规范,包括采访(约稿)管理制度,发稿管理制度和审稿管理制度等。据研究小组对718本高校社科学报进行调查统计显示,99%学报制定了相对规范的基本出版制度,如《学报编委会工作章程》《学报编辑部工作条例》等规范性文件,能够满足基本的编辑出版工作需要。

  二是为保证学报编辑部的正常运行所需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为保证出版工作的正常进行,69.6%的学报制定了相对健全的人事管理制度,包括员工招聘制度、岗位任用制度和离职与辞退制度等;95.5%的学报制定了包括薪酬制度、奖惩制度和业绩考核制度在内的收入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积极发展。

  三是高校主办单位对于学报的各项管理及相关考核办法,以及主管单位对学报的学术评价制度或期刊评价制度等。这些制度虽然在评价的科学性方面还有待改进,但在目前条件下,它对提高学报自身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人力资源状况较好

  在各种社会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具备主导性的资源。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人的学术积累和采编策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刊物的质量和发展方向,学报编辑人员的学历和资质决定了学报发展的稳定性。目前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人力资源状况较好,在抽查的学报中,97.6%的学报负责人资质较优,具备副高以上的任职条件和岗位证书。学报编辑人员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程度较高,60%的学报编辑人员的学历达到本科以上,这就为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弱势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编校质量、学术影响力、经营能力、数字出版水平以及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部分高校学报编校质量差,差错率较高,未达到合格标准

  通过对718本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编校质量差错率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得知,1?﹥差错率≥0的学报有181种,占比为25.24%;2?﹥差错率≥1?的学报有187种,占比为26.08%;3?﹥差错率≥2?的学报有125种,占比为17.43%。依照业界共识,期刊编校差错率超过3?的,其质量即为不合格。因此,68.6%学报的差错率控制在3?以内,整体质量尚可。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编校质量在不同学科、不同主管主办单位层级以及不同地域存在分布不平衡的现象。

  在学科方面,我们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进行了分类,其中文学类、法律类、文化科教类学报的编校质量平均差错率均超过了3?,分别为4.39?、3.97?、3.09?,这三类学科学报的编校质量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在主办单位层级方面,我们根据主办单位的情况,将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分为大学学报和高职高专院校学报,并对这两类学报的编校质量问题进行分析,高职高专院校学报的编校质量差错率平均值为3.76?,高于大学学报的2.67?。因此,高职高专学报的编校质量较差,这一问题值得关注。

  在地域分布方面,我国各省市社会科学类学报编校质量情况不平衡。如,河南省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平均差错率仅为1.65?,而内蒙古达到5.14?,湖北、吉林、黑龙江、云南、辽宁、四川、贵州、陕西8个省份的差错率都超过了万分之三。这些都成为在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编校质量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学术影响力亟待提升

  我们对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指标进行分析,以判断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水平。

  1.总被引频次。被引频次表示的是期刊创刊以来所刊登的全部文献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可显示该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据统计,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总被引频次的平均数值为435.59次/刊,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2年版》数据显示,其收录的6217种期刊平均总被引频次为957次/刊。这一数据表明,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总被引频次的整体水平低于学术期刊的平均水平。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