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科技论文 >

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如何做科普

时间:2014-12-31 11:04 点击: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一批新媒体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重要的传播发展载体。新形势下,传统媒体要想谋求自己的发展空间,需要从自身优势出发,让科普报道更真实、客观、准确、接地气。同时需要进一步挖掘自身特点,创新报道形式,从广度和深度上下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一批新媒体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重要的传播发展载体。新形势下,传统媒体要想谋求自己的发展空间,需要从自身优势出发,让科普报道更真实、客观、准确、接地气。同时需要进一步挖掘自身特点,创新报道形式,从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以全面、深度的解读赢得读者市场,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关键词  科技传播;科普;打破砂锅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015-02

  最近一些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科学、新技术的诞生与应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人们对身边的科技知识及其影响有着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这给科普报道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各种形式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先有互联网迅速普及,后有博客、微博、微信进入每个人的生活,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播发展的重要载体。它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如何顺应形势、了解读者需求,更好地进行科普报道和科技传播十分重要。

  1 改己之短,让科普报道更接地气

  在新媒体急速发展的形势下,一批科普网站、微博和微信进入人们的视线,他们提供有智趣、贴近生活的科普内容,人们可以阅读、分享、交流、提问,他们的出现让科技成为文化生活和娱乐生活的重要部分。一批网络科普作家和团体,因为将科普做得“好看又好玩”而广受读者欢迎。

  科技日报看到了这一变化和需求。2004年10月,科技日报尝试创办《科技改变生活》专版,试图缓解科技新闻专业性与有效传播之间的矛盾,将科学家知晓的、欲说的与读者欲知的衔接起来,让“科技新闻如同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一样受到读者欢迎,并在接受新闻的同时获取科学知识,提升科技素养” [1]。

  《打破砂锅》栏目是《科技改变生活》的主打栏目,取“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寓意,深度解读时下热点科技话题。该栏目的文章,少有晦涩难懂的报道以及高深的评论,表达方式亲切、朴实,读者容易理解与消化。在报道中,一是尽量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二是将专家口中的科技用语通俗化,比如通过举例子或用浅显的语言进一步解释。如《机载WiFi真会导致飞机被劫持吗?》一文,针对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可以利用机载WiFi劫持飞机的新闻,科技日报记在采访国内著名无线安全研究团队RadioWar的创始人营智敏时解释,“是卫星通信设备存在漏洞,而不是机载WiFi存在漏洞。打了个比方说:‘是你乘的公交出了问题,而不是路有问题。’”

  《打破砂锅》还经常让百姓说话,常有不少鲜活的市井语言。比如在《“0脂肪”饮料喝了不会胖吗?》一文中,某品牌“0脂肪”饮料的粉丝孔瑶瑶说“虽然深知喝饮料是通往胖子的捷径,但就因为瓶身上那个能给人极大自我安慰的‘0脂肪’,曾经一度把一瓶瓶饮料毫不犹豫地灌进肚子里。”另外,生动的叙述在一般的科技报道中是很少见的,但在本栏目中却时常可见,如在《空巢老人心病怎么医?》一文中写道,廖阿姨和老伴每天去公园散步,“望着满园景色发呆”。

  此外,本文还选取了该栏目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的部分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即按照等距抽样的原则,每年1、3、5、7、9月逢周三的该栏目文章抽取为样本,共抽取有效样本44份。通过对44份样本的分析,按照不重复原则,笔者将《打破砂锅》的选题归为七类:医疗、饮食、信息技术、环境、前沿科技、农业技术等。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本栏目话题多与百姓健康相关,如医疗、环境和食品安全(见附表,前三类)等,共有28篇,约占样本总量的63.7%。这恰恰印证了该栏目努力做到贴近民生、再贴近民生的原则。

  2 扬己之长,坚持准确、客观原则

  英国公众理解科学(科普)教授约翰·杜兰特博士认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至少由三方面组成:1)对科学知识的理解;2)对科学的研究方式的理解;3)对科学到底对推动社会发展是如何起作用的理解。”政治学家乔恩·米勒认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多维的,但是,适应多元文化和社会形态的维度至少包括:(1)理解科学基本术语和基本观点;(2)理解科学的基本研究过程;(3)理解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传统媒体的科普报道曾经是人们了解科技知识和原理的主要渠道,读者的信赖是传统媒体科普报道最大的优势。在新形势下,我们更要充分运用这一优势,保持报道真实、科学、客观。事实上,《打破砂锅》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在选题和内容上,栏目从不“就事论事”和“自说自话”,而是在选题贴近读者的同时,充分发挥科技日报丰富的专家资源,充分采访相关领域的专家,给予科学解答。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2公里。这时社会上有一些声音认为“对于6.5级以下地震,预警的作用并不明显。居住在距离震中65到245公里范围内的人们没有必要紧迫逃生,却接收到了预警,只能是虚惊一场。”记者看到这些声音连夜采访有关研究人员和业内专家,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暾解释“烈度在6度或者以上的区域,预警起到了逃生的作用;烈度在4.5到6度之间,房子未必倒,但是家具会晃动,成功的预警就起到了避险的作用;烈度3到4.5度,家具也不会摇晃,不太需要避险,预警能起定心的作用……”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