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组织机构和协调管理 2.1 组织机构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支涉及面非常广泛的调试联队,其中包含总负责人、工艺技术负责人、调试负责人、采购负责人、后勤保障负责人、设计负责人、电气控制负责人、检验负责人、质保负责人等,明确了相关责任人的职责权限,防止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 此外,广核公司对设备的调试的工作也非常重视,派出两名技术人员作为驻厂代表,全程跟踪、指导调试工作,并协助原子能院及时解决相关接口问题。 2.2 协调管理 按照广核公司协调和管理的相关要求,调试联队每周进行一次进度协调会,向项目经理和业主驻厂代表汇报进展情况,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各类问题,同时广泛的听取意见,特别是中广核相关部门关切的一些问题。
广核公司与原子能院各尽其责、通力合作,有效地促进了调试进度,保证了质量,圆满完成了该项目的工作。 设备到货并按照总体及管、线路布置方案安装、连接完成后,便进入了全面的调试阶段,调试联队在项目的组织协调、人力资源分配、调试具体工作的落实等各个方面按照总体安排、分工合作的原则,完成了调试实施工作,最终通过验收。厂房实际图片见图3。 3.1 调试进度的跟踪 设备的调试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需要根据每天的实际进展情况不断的进行跟踪调整,以达到进度安排要求。 每日主要跟踪事项包括: 1)设备制造状态:由于制造延迟等原因,造成部分设备制造进度拖后,需要结合整套设备的安装、调试需求,与制造部门协调确定优先顺序。 2)外购零部件到货状态:设备外购件种类、数量多,到货期千差万别,为了避免采购遗漏造成延误,需要核实每一种外购件的规格、数量和到货状态等信息。 3)设备进场情况:设备进场后需要及时记录并落实安装进度要求。 4)已进场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情况等:对已经进场安装的设备需要及时检查、记录安装情况,对有条件的设备按照调试大纲进行调试检查。 以上跟踪事项由各系统负责人汇总,由总负责人根据进展情况进行协调、处理。 3.2 调试的主要内容 设备所有调试内容应按照单体设备调试试验大纲和系统联调大纲进行,主要分成两个阶段,即:准备上电调试和上电调试。 1)准备上电调试主要包含:电气线路检查、气路检查、设备安装和连接检查、绝缘检查以及结构性检查等。 2)上电调试主要包含:各单体设备的上电动作检查、系统的安全联锁测试、约36项子任务操作流程模拟等。 我们对设备调试大纲里所涉及的调试内容逐项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对每一项调试内容都明确了责任人员、所需检测设备以及预计工作时间,做到每一项调试内容都有人负责、有时间安排,已达到总体进度要求。 3.3 调试验收及收尾 广核公司的监造工程师来原子能院多次对设备调试各阶段进行了见证,并提出了许多应关注和整改的事项,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设备最终通过了出厂验收。 调试工作完成后,就面临着发货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1)做好电缆、气管清洁、标识工作后拆除,将属于供货范围内的和临时用的管路区分开,并分别存放。 2)做好辅助物料的回收、整理、入库等工作,以节约资源。 3)对发现问题设备的整改工作应及时进行,改进内容及时反馈给设计和制造部门。 4)做好设备的清洁、包装、装箱工作,涉及包装箱数量约19个,需要做认真的统计和准备。 4 经验反馈 本套设备由于是首次国产化,难免在设计或者制造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对设备进行全面的调试试验是检验其性能指标最有效的方式。我们对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记录,反馈给相关部门30余项改进内容,为设备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其中主要出现的问题分类如下: 1) 结构设计问题:个别设备设计结构存在缺陷,无法完全满足使用需求。 2)外购件选型与调试问题:个别采购的标准设备调试中出现不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需要进行前期处置。 3)设备制造问题:对设备制造中应注意的环节提出建议,如对部分安装基础面应进行焊后精加工,利于保证后续安装精度;部分结构件焊缝应打磨平整,防止与其他设备干涉等。 4)设备安装、调试程序优化:优化了部分设备的安装、调试程序,为核电厂现场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5 结束语 400L金属桶水泥固化线设备是原子能院首次为核电厂设计、制造、调试复杂系统设备,经过前期认真的准备以及调试过程广核公司与原子能院的密切合作、认真组织、协调和实施,最终按期圆满完成了设备的调试工作,达到了调试大纲所规定的数十项试验内容的要求,并顺利通过了最终的验收。同时建立了核电厂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的成功模式,也锻炼了一支有力的调试队伍,为后续同类复杂系统设备的调试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