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的改善对策 (一)建立有效联动机制,培养高校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1.建立学生与学校的联动机制。高校要教会学生如何应对困苦的生活,引导学生乐观积极面对困苦的局面。可开展野外拓展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其中的艰苦。也可通过组织学生到乡下干农活或假期到工厂打工,事后上交实习感言来提高学生对吃苦耐劳的认识。还可以开研讨会,师生一起探讨吃苦耐劳的精神。 2.建立社会和学校的联动机制。社会大环境和文化氛围能够影响大学生吃苦耐劳的意识培养。学校要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利用社会资源,把社会环境的随意影响变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创业意识教育。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大力宣传吃苦耐劳精神,为大学生树立吃苦耐劳的榜样。 3.建立家庭和学校的联动机制。学生在家庭中成长,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也最为深远的。家庭教育对学生吃苦耐劳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因此,学校在做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意识的同时,也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配合。 (二)争取家庭的支持认可 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既是自己人生中的重要选择,也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支持与否,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强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进而影响到大学生能否走上创业之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灵活就业越来越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家长一方面要转变自身观念,改变以往的就业观,另一方面还要及时帮助儿女转变就业、创业观念。另外,家长还应尽量给予儿女多方面的支持,家庭应当辅助子女尽快适应多样化的就业方式,给予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勇于创业鼓励,认可儿女创业。不仅在经济上尽量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在精神上也要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引导。 (三)培育打造良好的创业社会文化环境 1.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高校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创业文化建设机制。具体实施方面,要综合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媒介,加大社会舆论的宣传力度,好好利用创业成功人士的榜样作用,摒弃当前一些传统的陈旧观念,在整个社会创造起一种创业型的社会文化,形成尊重创业、鼓励创业、宽容创业失败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为大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创业环境,以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创业浪潮。 2.加快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脚步。要通过多种途径如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以及宣传教育等,在整个社会树立起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并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约的良好机制,增强全体公民的诚信意识,为大学生创业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推进大学生创业意识强化,促进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工作 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薄弱,还需要高校的正确引导和培养。高校必须强化对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工作,继续加大创业教育的宣传和系统的创业教育与创业训练力度,进而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 1.高校要把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并加强创业课程设置。把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质性纳入教学计划,需要高校做到这两点:一是要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既要通过报告讲座方式进行创业教育的模式,更要系统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二是高等学校要加强创业教材设置,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编写专门的创业教材。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邀请创业校友、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来校等各种途径,为大学生解除创业的困惑,解读创业政策,传授创业经验,激发创业意识,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创业队伍当中。 2.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业教育水平。创业教育师资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激发培养,可以通过引进或培养一批具有创业经历和创业教育能力的领路者和带头人来强化师资队伍的组建,同时对创业教育教师进行相关的创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创业指导业务水平,提升教师对大学生创业意识激发教育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