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参与自主创业的意识薄弱,这与家庭教育观、社会文化氛围的负面影响以及高校创业意识教育重视不足分不开。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主要表现吃苦奋斗意识、冒险竞争意识、积极进取精神等缺乏方面。需要学生个人、家庭、高校、社会、政府一起努力。应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争取家庭的支持认可,培育打造良好的创业社会文化环境,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进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据统计,2009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为610万,2010年为650万,2011年为671万,截止2012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为680万,近五年来每年仍以数十万的数量递增,2013年大学毕业生达到了699万的惊人数字。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创业成为高校大学生出路的一个新选择。但是目前大学生参与自主创业的意识薄弱,对此不进行研究处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必将影响高校大学生对创业的参与。 二、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的成因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其主要表现有:大学生吃苦奋斗意识、冒险竞争精神和独立进取精神等缺乏;大学生走向创业的社会主体观念尚未形成,不少大学生参与创业的欲望和热情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家庭教育观不良影响 1.家庭对吃苦耐劳意识培养教育的缺乏。现在的高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都比较好,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很辛苦,所以家里的大小事情都舍不得交给子女来做,使他们从小生活在溺爱的家庭环境中,这使孩子缺乏磨炼,依赖性较强、自主性和独立性差。这导致不少高校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只顾追求舒适和稳定,而不太愿意脚踏实地的为创业付出,不愿意承担创业的艰辛和风险,也就不愿意参与创业。 2.家庭对学习与就业传统观灌输导向的不当。父母大多是60、70年代的经历的生活较为艰苦,他们的思想观念也比较传统,父母认为大学生要以学习为重或以稳定就业为主,而不太支持甚至极其反对儿女参与创业这种冒险的活动。他们认为儿女创业就等于大学四年白读了,家庭很难给予大学生创业上精神的支持,这使不少大学生对创业产生了消极的心理。 (二)社会文化氛围的负面影响 1.我国传统文化比较强调安稳、守旧。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有30多年了,但是我国传统文化毕竟其延续了五千多年,不少消极因子对当前的创业仍然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人们潜意识里的封建思想残余认为大学生创业非正经的就业之道。这从思想层面上就阻碍了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更新,致使大多大学生信心不足,主动性、独立性和进取精神差,欠缺强烈的创业欲望和个性意识。 2.社会的整体创业氛围不够浓厚。尽管有不少人已经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取得了成功,仍然有不少人觉得成为大学生就相当于端上了“铁饭碗”,毕业之后应当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任职或者至到大公司工作。另外,我国每年都有大批的高校大学生去报考公务员这个“金饭碗”。很多人不理解大学生为何选择创业这条道路,认为他们创业是无法找到好工作所致。而且,现今社会上比较盛行“以成败论英雄”,给予创业成功的大学生称赞,而对创业失败者难以宽容,以至于大学生在放弃“工作”选择去创业时,在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压力,害怕创业不成功,被人话柄,不敢大胆地开拓创新。 3.我国当前整体的社会诚信意识比较淡薄。一些人不以失信为耻反以为荣,各种违法、违规经营和商业欺诈行为屡见不鲜,给涉世未深、缺乏商场历练的大学生创业者带来了很大阻碍,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高校大学生一直在家庭、学校、社会的保护下,思想比较单纯,一时无法适应这样混乱的市场环境,导致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淡化。 (三)高校创业意识教育重视不足
高校对创业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一是教育方式,很多高校都过度偏于理论知识教育,如给大学生传播创业的基本知识等,对大学生创业欲望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二是教育对象,大部分高校仅仅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当作是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任务,把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作为重点对象,而没有将创业意识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三是课程体系设置,在大学课程中偏少关于创业意识的教育,部分高校的培养计划甚至不包含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四是创业教育师资,由于高校教师基本上都是学术专家出身,所以普遍存在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不足,从而难以激发大学生创业欲望和意识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