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后,的对外贸易呈迅猛发展态势。在贸易与集聚方面,相关研究涉及面较广,包含了产业的生产和消费者的需求层面,一同置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贸易预示着商品的流动,集聚预示着存在生产要素的流动,地域空间性暗含在其中。就生产方面,扩大分工规模会增加和扩大并引起交易主客体,增加总交易费用,当分工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集中交易可进一步改进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就消费方面,消费者消费的同时也是生产部门的劳动供给者,因劳动生产消费者获得的工资报酬收入,构成国内市场潜能,在地区间进行群体迁移,各地区会因而影响和导致市场容量的增减;就商品和要素流动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商品贸易可看做是商品中生产要素的流动,成为国际贸易与产业集聚的理论基石,要素流动本质上是帕累托改进,是要素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就区位差异方面,产业集聚形成的空间场所是非均质空间,本文强调一国内部对外贸易地理优势存在区位差异,各地区资源禀赋等的相异其对外贸易成本也在相应动态调整当中,区位差异也会存在相对的动态变化。 就对外贸易促进制造业集聚的机制分析,其一,市场扩张效应,一国的国际贸易可得到外国的商品需求与供给,改变了封闭的市场条件,扩充了市场范围,促进了国内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决定了报酬递增的程度,影响了生产效率的高低,催生了内外部的规模经济,外部性和规模经济也是产业集聚形成的方面。其二,技术溢出效应,进口贸易带来技术溢出,出口贸易引发技术溢出,外部性是产业集群产生的重要原因,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国际贸易为产业集聚制造了技术外部性的温床。其三,要素积累效应,一国进行对外贸易能够促进国内资本的积累,通过增加人力、技术等可流动的生产要素,促进区域制造业集聚,规模报酬递增意味着要素积累会带动要素流入,形成累积因果循环,促进产业集聚;其四,贸易成本效应,主要表现在区域基础设施和运输部门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贸易政策成为影响贸易流的重要保障和屏障等,贸易成本降低促进产业集聚。其五,垂直关联效应,以国际分割生产的方式进行垂直关联,在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促动下,增强了产业集聚在全球生产链中专业化的特殊性和专属性,促进本国制造业集聚。其六,制度变迁效应,对外贸易为制度的变迁提供了动力,而只有各种要素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有效配置,才是产业集聚的前提和保障。与此同时,产业集聚也促进了对外贸易,两者产生互动机制。 理论假设 其一,农业富余度较高的地方,倾向集聚密集度高的农业性质的制造业;其二,自然矿藏富余度较高的地方,倾向集聚密集度高的矿藏制造业;其三,人力资本富余度较高的地方,倾向集聚密集度高的熟练劳动力制造业;其四,市场容量较高的地方,倾向集聚规模经济明显产业;其五,创新和技术活跃的地方,倾向集聚密集度高的技术产业;其六,工业基础较好的地方,倾向集聚工业中间投入品密度较高的产业,具有前向关联性质;其七,工业基础较好的地方,倾向集聚工业销售品比重较高的产业,具有后向关联性质;其八,消费市场容量较大的地方,倾向消费需求拉动的产业;其九,运输成本较低、基础设施较好的地方,倾向集聚具有规模经济产业;其十,离沿海地区较近地方,倾向集聚对外贸易依存度高的产业。 相关变量选取与构建模型 (一)变量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分类借鉴了Catin(2005)、贺灿飞(2009)等分类方法。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包括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工艺品加工等15大类;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包括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办公制造业等15大类。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框架和计量模型设计,为验证对外贸易和地理优势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及其他产业集聚因素,引入相应的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选取产业份额,用地区i产业k的产值占全国的份额表示。对于解释变量,控制省区规模差异的变量包括从业人员和制造业份额。从业人员变量用职工人数占全国的比重计算,各省区的制造业份额为各行业汇总相加而得。本文选取2008年进行模型计算,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1985年工业普查资料》,2008年数据来源于《经济普查年鉴2008》。 (二)模型的构建 本文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产业特征变量和地区特征变量的乘积项上,即研究产业特征与地区特征的共同决定如何影响产业的分布状况。由于个别省份的某些产业份额为零,即Ski=0,不能直接对其进行对数处理,本文作以ln(1+Ski)变换,得到: ln(1+Ski)=c+αln(popi)+βln(manui)+ ∑jβ[j]y[j]iz[j]+εki 其中,被解释变量Ski表示产业k在地区i的生产份额;popi和manui分别表示地区i的规模差异变量;y[j]i和z[j]k为地区特征变量和产业特征变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