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的活动过程,在高校育人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因此,《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明确指出: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也明确要求:每个本科生在学期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4周,研究生、高职高专学生不少于2周,每个学生在学期内要至少参加一次社会调查,撰写一篇调查报告。这些文件对推进实现大学生广泛参与的大众化社会实践模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那么当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如何?哪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的实现?应如何推进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设计了相关问卷,在2012年9月至12月期间,以山东为域对20所高校、20个社会实践基地、20个地市社会实践相关政府部门以及400名教师和4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精英实践”,即只有少部分学生有机会参与实践锻炼,没有建立起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相适应的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模式。因此进行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研究,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大众化社会实践愿景的达成,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现状 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参与现状,核心体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上。学生参与度(StudentEngagement)概念是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乔治·库恩(George·Kuh)等首先提出的,现在已经成为全美大学生参与度调查的理论基础。学生参与度理论不仅强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学生投入到有效学习中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强调高校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激励学生的这种参与度,采用有效的措施吸引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就是在社会实践的相关者——政府、高校、实践基地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努力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岗位保证、经费保障、激励措施下,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程度。学生参与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新视角,[2]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从关注教育结果到同时关注教育过程的转变。[3] 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现状,本调查显示,虽然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整体参与度仍然不高,仅占在校生的40.98%。而大学生参与学校统一组队的校外社会实践的人数就更少了,仅占在校生的5.57%。 考虑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主要是由政府牵头,学校组织,集中组织为主,分散组织为辅。所以,社会实践大众化的格局并没有形成,目前仍处于“精英实践”阶段。[4]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现大众化的因素分析 第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各方履行责任不足。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项系统工作,需要高校、政府、实践基地和学生及学生家长充分履行责任协同努力,但是调查显示各方履行均存在不足。高校方面,虽然90%的高校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规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学时学分,但并没有体现在具体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基地方面,全社会共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局面尚未形成,有16%的社会实践基地表示不愿意承担实践费用,而有35.2%的大学生则认为社会所提供的实践项目不能满足自身需求。政府方面,缺乏科学的评价制度和考核细则,缺乏对社会实践基地的激励政策和措施,缺乏保护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权益的法律制度,缺乏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投入。调查对象中认为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推动很大的仅占15.2%、推动一般或很小的为42.4%。学生及学生家长方面,仍有部分同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不足,大学生表示愿意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占71.4%,无所谓的占到22.8%,不想参加的占2.8%;参加的学生中主动参与的占55%,跟随其他同学参加的占36%,因学校组织迫于无奈参加的占9%。家长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表示支持的占12.6%,无所谓的占62.9%,不支持的占24.5%。这些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广度和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