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性和功利实用性,世界多元文化思潮的涌入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失落,这种失落同时也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校园里的大学生,崇尚功利与实用,用功利世俗的眼光去审视和体悟世界,正成为大学生所奉行的实践模式,并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各种各样道德观和价值观。大学生人文精神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这让我们不得不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教育进行深层省思,分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实际困境,探索更为有效的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模式。 一、我国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现实省思 1995年,国家教委确定了52所高校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试点院校,三年试点后又成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各高校也纷纷增设各种人文教育课程,开展人文教育讲座,加强校园人文文化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的人文学科知识,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也有了一定改观,但大学校园毕竟不是净土,大学生在社会上一些消极观念的影响下,人文精神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同时也诱发了人们的实用主义倾向和物化心态,金钱成了人的价值尺度。物质财富成了至高无上的追求目标,这当然也在影响着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生命价值意义的追问,对精神需求的追寻等人文精神所关注和追求的内容,受到了忽视和挤压。有学者在部分大学生中抽样调查时发现,坚持“报效祖国的人生信念”的只有34%,同意“事业第一,生活第二”者比反对者低27.5%。不少大学生认为,理想太远、太大、太空,个人现实生活才是实实在在的。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理想信念好像是离自己特别遥远的事情,进入大学后忙于网络漫游,成天无精打采,“无聊”、“空虚”、“没意思”总是挂在嘴边,理想信念出现了不该有的过度迷失和彷徨。 2道德素养弱化 道德是由一定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它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高尚的道德涵养不仅能引导大学生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能净化其心灵,引人向善,助其全面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多元并存,传统的道德体系受到强烈冲击,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一些大学生道德观念出现混乱,道德判断力下降,道德素养弱化。有些大学生出现道德信仰迷失,信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人生信条,为谋求金钱和私利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甚至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也会出现待人无礼、随心所欲、自私自利等道德失范现象,甚至有些大学生道德意识丧失,不道德行为实在令人悲愤。 3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