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成功后的郭敬明在谈起自己在"新概念"的成功时,却把它归于学习能力。在其他作家还纠结于"写作是为了传达自己还是满足读者需求"的命题时,郭敬明似乎在这方面没有太多迟疑。他说,自己在参赛前买来了全部的新概念往届作品集,研读和分析哪一类作品最受评委青睐,并从中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一种。他又按照这个标准,写了七篇不同体裁的文章寄给大赛组委会。他说,自己就是奔着获奖去的。这种明确的目标性,更像是一个商人的禀赋,而不是文人。"新概念"至今15年,郭敬明是唯一一位用文学作为武器,获得了媲美商界的声望与财富的选手。只是,在其他人开始根据自己的心智成长,不断变化写作的关注点时,郭敬明15年来却只写作一个主题:青春的伤痛。他面对的读者也没有任何变化--有一定独立消费能力的、且只在自己身上花钱的中学生与大学低年级学生。 如今,郭敬明和他的最世文化公司,对这一类型文学的操作已经非常成熟。2008年5月,当郭敬明第五次登上了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后,《纽约时报》在对他的报道中发出了这样的质疑:"郭敬明或许能在剽窃指控和糟糕的写作中生存下来,但是,现在他面临的可能是更危险的威胁:比他更年轻的作者。" 在严肃的主流媒体看来,郭敬明式的青春文学失之轻佻,毫无延展性。对口味多变的年轻人来说,他很快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被读者抛弃。然而《纽约时报》的判断失误了,郭敬明把青春文学做成了一门生意。他如今的身份,除了作家,还有长江出版集团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辑、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最小说》、《最漫画》、《文艺风赏》、《文艺风象》四本杂志的经营者,职业出版人。他的商业触手也开始伸向科幻、奇幻等类型文学。无论体制内外,漫画小说,他把那些比他更年轻的作者变成了他的员工。 作为一个文化公司的经营者,最重要的是判断、管理和营销的能力。郭敬明经营的对象不仅仅是自己的想象力,更是青春期读者的情感方式和世界观。在这个圣贤已死的年代里,郭敬明绝不会傻到去试图教育他的读者。而在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他所做的,也不仅仅是讨好读者那么简单。 面对求知欲和创造欲无比旺盛、生活经验却一片苍白的年轻读者,郭敬明必须为他们塑造出一个足够有幻想空间的氛围。所以,最世文化公司延续着娱乐业的逻辑:不仅仅作品本身要有话题性,作品的创作者也要成为偶像。他们的一举一动,要和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引起读者的同情与崇拜。在这方面,他营销的最成功的个案就是他自己。在与庄羽的抄袭案中,他就成功地利用一件丑闻,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面对成人世界的悲情英雄。这迎合了他作品中的一大主题:青少年在成人世界中受到的伤痛。而对于他作品的另一主题:恋物与虚荣,他也毫无难度地化身拜物教教主。他一度热衷于在博客上晒出自己穿戴各类奢侈品的个人照片,并用PS技术营造出模特儿般的梦幻效果。 尽管蔑视法律与自恋让他变成了争议人物,但实际上,他懂得如何对权威做出尊重与妥协。虽然他是青少年亚文化的操盘手,但郭敬明并不拒绝与主流合作。在韩寒靠着攻击作协来为自己树立起批评家的名号时,郭敬明选择了加入作协,做出中国文脉接班人的姿态,由此得到了王蒙的赞誉。很快,你就知道他要的是什么,在他与另外一位年轻作家合作的文学杂志《文艺风赏》中,有阿来、严歌苓、麦家、张翎等中国重要作家的作品。 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需要真诚地面对自身,但对类型文学来说,这不是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分析市场需求并做出回应。2007年,郭敬明的两位创作伙伴因为创作理念不合离开了他,独立创业。郭敬明在媒体面前用一贯的夸张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惋惜,说他"把自己关在厕所里,哭的像个孩子。"但没几年,这两位创作伙伴就因为创业失败回归了,郭敬明接纳了他们。在他看来,这些作者作为单独的创作者都有其才华,但作为产品经营者,他们"做得太个人了"。他很快为回归的作者量身打造了一本全新的杂志,在这本叫做《文艺风象》的杂志中,探讨的是如何"把文艺渗透到生活中去",比如"喝什么咖啡,旅行去何处,听什么样的歌,家里放什么样的家居用品。"因为当初那些读着《最小说》长大的16岁少女,现在已经成为年轻的社会人。忙到没有时间读文艺小说,只有时间购物了。 最后,他像所有成功者一样,非常勤奋。据媒体的描述,他是一个几近专制的工作狂。不仅自己长期保持着4~5小时的睡眠节奏,对手下人也非常苛刻。在一次采访中,他说,"我很喜欢这种忙碌的状态,它会带来一种满足感。运营一家公司,你一定是跟一个团队合作,要领导他们,每天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它满足的是你在理性思维方面的成就感。它能丰富我的人生。因为我现在比较年轻嘛,能拼能冲,体力也好,我希望在我状态很好的时候实现更多的愿望、抱负。我希望我的人生更满、价值更大。" 拜金还是奋斗?--年轻人的情感逻辑 《小时代1.0》登上大银幕时,苛刻的影评人大多直指它内容的肤浅和错误的拜金价值观。因为有件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又不好说破:相较于中国电影市场上那些基本电影语言不过关,连故事都讲不圆的作品,作为一个导演的处女作,这部片子算得上是制作精良、叙事线索完整。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是一部好看的作品。 经过数年井喷式的发展,中国电影的技术力量已经成熟,市场运作也已经成型。决定一部电影品质和票房的最关键因素,并非一个好故事,而是制作方的资金量和推手的成熟程度。《小时代》作为电影的成功,与郭敬明的导演水平并无关系。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这部片子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制作团队:台湾的青春片教主柴智屏,当年创造出《流星花园》奇迹的金牌监制。如何表现年轻人在浮华世界中的爱恨情仇,她是最好的操刀者。然而更重要的是,《小时代》的制作方案已经在中影集团放了好几年,他们才是背后真正的推手。在中影副总裁张强的支持下,良好的资金运作和团队组织能力,使得《小时代》集合起了一流的制作团队,郭敬明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个挂名导演。 中国电影市场高度繁荣却结构畸形,在产业链条上有无数的口子,让政府与强大的制片公司随时可以插手。《小时代》首先赢在一部电影票房的最关键因素上:院线排片率。《小时代》的平均排片量达到了近50%,这让走入电影院的观众别无选择。同期先后上映的几部大片《中国合伙人》、《致青春》也斩获丰厚票房,原因无他,归功于同一个片方宣传发行和操纵市场的能力。《小时代》要成功,靠的是电影资本的运作逻辑。而制片方看中的,只是郭敬明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固定观众群,中国院线观众的平均年龄不过21.5岁,郭敬明的铁杆粉丝恰好与其是重合的。《小时代》与大时代就此一拍即合,在一个经济低迷的年代里,擦出文化市场的财富火花。这印证了郭敬明为这部电影写下的主题歌词:"不管大时代小时代,有人瞩目就是好时代。" 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曾撰文高度赞誉《小时代》,他说:"年纪越往上的人,越是'大时代'思维,这其实是一种集权主义下的思维方式。而郭敬明在电影中表现的是个人的视角,个人的兴趣,个人的事业,不管别人怎么说。在我看来,什么时候中国进化到小时代了,就进步了。大家自己管自己,管的太多了,出来冲突了,人权法律公民安全的意识就有了。没有了英雄,天下就太平了。"这种自80年代一脉相承的启蒙式自由主义思维,被郭敬明很好地利用,从中提炼出向大时代挑战的口号。他书写的《小时代》的宣传语是这样的:"这是一个梦想闪耀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理想冷却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小时代。"然而,这个借狄更斯名句开端的故事,情节上却出乎意料的简单:一群年轻人在拜金主义心态下,追求财富的过程。他们只做三件事:赚钱、花钱、谈恋爱。 《小时代》中匪夷所思的炫富,以及某种不择手段、成王败寇的狠劲,是其最富争议之处。它的支持者认为,拜金没有什么可耻的,甚至拜金才是时代进步的源动力。比如同期上映,讲述新东方创业故事的《中国合伙人》,其核心精神也是拜金,只不过用奋斗精神包装了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