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材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隐性课程开发的根本依托。除了教科书、指导用书外,英语教材还包括各种图书资料、录像录音、光盘、电子阅览室、学校的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信息化资源。一方面,英语教材中蕴涵着价值选择、勤奋学习、热爱生命、保护生态、助人为乐等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不仅要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还应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中,这样既能激发学习者对英语的热情,还能使学生通过感知学习内容中隐含的情感因素来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达到提升正能量的目的。另一方面,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材提供了语言材料也向学生介绍了相应的外国文化,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师要注重发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通过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强化大学生感受异域文化的语言学习意识。尤其重要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资源的广布性使得现实生活、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等成为英语教学的"活教材",为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创造了技术条件。 (二)创设优良的课堂物质环境,营造和谐课堂的人际环境 教室、多媒体语言学习中心属于隐性课程体系中物质形态的载体,发挥着环境育人和情境教学的重要作用。英语教师应重视语言教学情境和场域的设置,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比如,除了传统的学习园地、板报、墙报,还可以在投影幕上布置一些名言警句、名人轶事、电影海报、旅游景点介绍、公司招聘信息以及其他语言知识信息等。这些情境和场域的设置不仅能够起到信息传递和教学过程生活化的作用,而且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培养也有激励、暗示、引导和规范的作用。此外,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和情感交流过程的融合,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是最为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赏识教育,开展耐挫教育,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精神,尊重学生在建构知识过程中的个性化特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比如,如何编排座位直接影响着教学中的人际关系、课堂行为、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秧田式排列法、小组排列法、圆形排列法、会议排列法等各种座位排列方式的优缺点,通过座位编排协调人际关系和教学秩序,提高隐性课程教学实施的频率和效率。 (三)重视师德建设,加强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 高校英语教师的言行是最为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是实现语言习得行为与品质培养相互平衡的关键因素。具有优秀道德品质,较高的知识水平,超前的教育理念与高度责任感的英语教师,能够通过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对学生的品德、学习、情感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缺乏规范、责任和包容心的教师,必然缺乏语言教学的艺术和创造性,对学生价值取向以及学习动机产生误导。因此,加强高校英语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和政策支持机制,提高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是促进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高校隐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史光孝.外语隐性课程的审视与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0(3). [3]叶明非,金明亮.隐性德育课程的构成初探[J].教育探索,2002(10). [4]谭伟平.论隐性课程与大学精神[J].现代大学教育,2004(6). [5]刘永洁.外语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建设及其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刘凤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