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生角色与角色行为的教育技术社会研究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亦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在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立场中,对学生角色定义的基本前提是“学生必须适应学校生活”,而学生角色的各种行为特征,则正是在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学生接受教育环境的更多可能性,那么,至少有一个假设是可以成立的:在信息社会中,从学生角色来看,学生亦需要适应信息化下的学校教育生活。于是,与学生角色与角色行为相关的系列教育技术社会研究,便成为可以讨论的研究话题了,这些话题研究便于技术开发者去认识和理解学生发展的社会行为,毕竟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成熟者,他们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社会位置不同,社会地位亦会随之产生差异,进而行为有别。 此类问题研究,实际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已有涉及,如学生的家庭背景、条件与信息化教育公平问题。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社会位置与地位、学生的社会背景、学生同辈群体、学生重要他人等角度展开相关研究:1学生的第四重社会[①]——网络虚拟社会对学生角色行为的影响;2学生在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与网络社会中的社会位移;3学生社会背景与信息化教育公平;4信息化与学生同辈群体的冲突;5同辈文化与教育信息化;6网络社会对同辈群体交往机制思维影响;7网络社会中学生重要他人及其变化等等。 三、学校中的失范行为 “失范”是一个相对于“规范”的社会学惯用词,在教育社会学的立场看来,教育中的失范行为,就是与教育规范行为这种学校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控制约束学校成员行为合理性基本机制不相一致、不协调甚至是冲突的行为。与教育规范中教育习俗、教育规章和教育法律三层内容相似,失范行为包括越轨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当下,在教育技术相关问题研究中,我们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就是“网络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冲击”,如果从失范行为来看,已经有关于网络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诸多案例。在一些教育研究者看来,一个很显然的问题就是需要警惕信息技术发展对青少年带来的不良影响,这也是教育技术发展中经常被批评的争议性话题,如对教育游戏软件的利弊。有意思的是,上述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批评者或是支持者,习惯于他们最熟悉的相关学科生物(理)学、心理学角度来解释和归因失范行为,不熟悉社会学对于失范行为解释的一般立场和归因。比如由美国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所提出的“标签论”,谁决定贴“失范者”标签?需要改造社会关系而不是失范者等理论,对于我们审视技术发展的行为尤为有益。因为,教育技术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革命者”,它创造的方式、过程和成果就是一个不断打破教育传统的历史进程。 除上述相关话题外,对于失范行为在学校教师中的表现,教育社会学习惯采用“教师非正常行为”来表述,除了网络社会中教师人际关系的非正常行为外,更多明显的表现,集中在教师的信息化焦虑与挫折行为之上,如何在技术开发中减少这些教师的非正常行为,亦是我们可以讨论的有益话题。 最后,在教育社会学研究范畴中,对于失范行为,会基于社会控制的基础观点,提出教育控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现在,已经有不少研究开始关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问题。对于学生这个教育主体,在信息社会与失范行为这两组关键词之间,“堵”不行,而“疏”须有方,有两种研究方向是明确的:一是网络社会对青少年失范的影响,二是利用教育技术构建立体德育网络。 当下,信息时代的特征,在教育中已逐渐显现,教育技术学正处在新的发展征途中,国家正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学研究总是会放出它独特的光彩。教育技术学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了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传播学、系统科学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将这些学科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于一个有机整体之中,创造出教育技术学的学科体系,事实证明,只有一个能不断融合、接纳更多研究视角的开放体系,才能促使一个学科适应时代需要,不断向前发展。时至今日,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进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发现,有必要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引入到教育技术研究中来了。 参考文献: [1] 马和民. 新编教育社会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刘美凤. 教育技术学科未来发展需要研究的课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3,(9).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Education Behavior [ Abstract ] In promoting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proces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rossover study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s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Education in educational sociology theory perspective, we can deduce the role behavior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 change, school deviant behavior series of related research, the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system of the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romote the informatization of education adapt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has a positive meaning. [ keyword ]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