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管理论文 >

连锁零售业运营效率研究(2)

时间:2021-05-06 16:47 点击:
本文运用Deap2.1软件对31个省市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数据进行数据包络分析,得到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北京、上海、江西、广西、海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这10个地区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

  本文运用Deap2.1软件对31个省市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数据进行数据包络分析,得到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北京、上海、江西、广西、海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这10个地区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为1。这说明这10个地区的综合效率情况、纯技术效率情况和规模效率情况都为有效率,不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各项要素投入配比合理,规模报酬情况也处于最佳状态。与其他21个省级行政区相比,这10个地区连锁零售业运营效率具有一定的优势,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DEA分析结果显示无效率的地区共21个。其中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8个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得分小于1,这说明在这些地区连锁零售业各项要素投入的配比不尽合理,连锁零售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比较低。这些不足已经成为抑制这些地区连锁零售业综合效率水平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天津、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贵州、云南、新疆等17个省市的规模效率得分小于1,这说明这些地区连锁零售业的发展规模不合理,对连锁零售业的整体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在这17个规模效率得分小于1的地区中,天津、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贵州5个地区规模收益递增;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云南、新疆12个地区的规模收益递减。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新疆5个地区的规模效率得分低于纯技术效率得分且这5个地区的规模收益情况都为规模收益递减。这表明相对这5个地区连锁零售业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连锁零售业规模过大,阻碍了连锁零售业综合效率水平的提高。
  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在运用GRA-DEA方法对31个省市的连锁零售业运营效率情况进行分析后,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1.门店总数这一指标与连锁零售商品销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连锁零售商品销售额、统一购进率这三个产出指标的综合灰色关联度偏低,与我国连锁零售业的效率情况关系并不紧密,因此不是我国连锁零售业的主要投入因素。
  2.一个地区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必须与其经济、市场环境相适应。海南、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海南等地区的连锁零售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不管是连锁零售业总店数、从业人数还是零售面积在全国的排名均靠后,然而这些地区连锁零售业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为有效。这是因为这些地区连锁零售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与当地的经济环境、市场容量和商业基础相适应。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四省都是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连锁零售业起步早,发展相对成熟,总店数、商品销售额、零售营业面积、从业人数等指标都处于全国前列,但这些地区连锁零售业都处于无效率状态,单店平均商品销售额在31个地区中分别排第25位、第30位、第28位和第29位。这是因为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的连锁零售业发展规模过大,超过了当地的市场容量,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并不契合,导致规模无效率,规模收益递减。
  3.纯技术效率不足是我国连锁零售业效率不足的主要原因。在DEA分析结果显示无效率的21个地区中,有16个地区纯技术效率得分低于规模效率得分,占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51.6%,占DEA分析结果显示无效率的省级行政区的76.2%,而规模效率低于纯技术效率的地区仅有5个,占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16.1%,占DEA分析结果显示无效率的省级行政区的23.8%。这表明对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调整各投入要素的资源配比从而提升整体效率已经迫在眉睫。
  (二)政策建议
  1.引导连锁零售企业调整运营规模。连锁零售企业运营规模的扩张有助于提升连锁零售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和采购议价能力。但运营规模扩张过快,门店布局过密也会加剧市场竞争,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因此,各地区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连锁零售业的规模进行引导。天津、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贵州这5个规模收益递增的地区应当鼓励当地连锁零售企业进行扩张,提升运营规模。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区连锁零售业规模收益递减,应当适度控制连锁零售业运营规模的扩张速度,避免连锁零售企业盲目扩张。尤其是浙江、山东、江苏、广东四省,应当对连锁零售业现有的运营规模进行优化,鼓励品牌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连锁零售企业对小型连锁零售企业进行收购兼并,整合连锁零售业资源,汰弱留强,使连锁零售业的发展规模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市场容量相契合,提升连锁零售业效率。
  2.调整连锁零售业要素投入配比。各项投入要素配比不合理是许多地区DEA分析中纯技术效率结果显示无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天津、河北、山西等纯技术无效率的地市应当根据表4中各项投入指标的冗余情况调节要素投入配比。以天津为例,连锁零售业总店数5.403家,从业人数冗余0.513万人,营业面积冗余84.95万平方米,商品购进从而冗余121.541亿元,统一购进商品总额冗余68.662亿元。应当通过裁汰冗余投入从而调整要素投入配比,再结合规模报酬情况按照调整后的要素投入配比扩大或缩小要素投入量。
  3.支持连锁企业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水平。王晓兰(2011)认为,我国零售业效率大大提升主要得益于零售业技术进步,现代零售业的发展依赖于技术支持。因此要支持连锁零售企业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弥补因技术水平和管理方法落后造成的效率损失。推动连锁零售业在组织形式、服务水平、营销模式、管理机制上的创新。进一步推广POS系统、ERP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等信息技术在连锁零售企业中的运用,提升连锁零售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库存、客户关系等信息的共享,加强单店间的联系,发挥连锁零售业的优势。
  4.引导连锁零售业开发新市场。大型综合超市、连锁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兴业态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而在西部和农村发展比较缓慢。在一线、二线城市,连锁零售业门店设置接近饱和,在面临激烈的同业竞争的同时,还面临着商业综合体、大型仓储超市等新兴零售业态的挤压。而三线城市、乡镇、农村的新兴零售业态竞争并不激烈,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政府应当引导产品可靠、品牌过硬、服务优质的连锁零售业进入这些地区,深入挖掘三线市场和农村市场。
  【参考文献】
  2.杨杰.我国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及其对运营管理的启示[D].湘潭大学,2013
  3.俞明南,储春银.当前国际大型连锁零售业创新趋势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SELLERS-RUBIOR.,MAS-RUIZF..Economicefficiencyinsupermarkets:evidencesinSpain[J].InternationalJounalofRetail&DIstributionManagement,2006,34(2)
  5.王瑛,柴华奇.连锁零售业集中度研究—基于地理区位角度[J].财贸经济,2007(10)
  6.符静,孙彬彬.基于DEA连锁零售业的效率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07(6)
  7.孙金秀.现代流通业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基于30个省际数据的比较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6)
  8.CHARNESA,COOPERWW,RHODESE.Measuringtheefficiencyofdecisionmakingunit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78,(2)
  9.王晓兰.我国零售业效率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
  10.王剑钊,吴.连锁零售业扩张行为绩效评价[J].商业时代,2005(21)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