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管理论文 >

浅谈高职院校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

时间:2015-03-09 11:30 点击:
摘 要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在多方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考察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同质组,从班主任被动管理学生转变为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充分挖掘了人的潜能,使班级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 小组合作 模式
  摘 要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在多方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考察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同质组,从班主任被动管理学生转变为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充分挖掘了人的潜能,使班级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 小组合作 模式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在多方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考察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小组成员一起从事学习、活动、班级管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发展目标的一种班级管理的方略。
  现在的大多数孩子是独身子女,从小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由于祖辈父辈过于疼爱、过于娇惯造成的。他们大都缺乏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可是,面对复杂、多变、多元、互赖的社会,学生在学校不仅需要学会如何竞争,更应当掌握如何与他人合作,因为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班级管理实效,更需要学生的合作解决班级的中问题。
  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创新包含着班级管理的创新。现代教育越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学校教育中强调如何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班级管理模式过多强调辅导员班主任的“管”,而忽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在借鉴其他班级管理模式基础上就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探索。那么,围绕这种学习方式我们在实际中应该如何去操作呢?
  1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1.1教育理论基础——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目标就是实现从管理学生到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1.2心理基础——群体效应
  心理学认为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使个体之间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得到支持的力量。这是因为任何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总是希望自己能被别人喜欢和接纳,而害怕被群体冷落,正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胜心,个体之间才会有意无意地展开竞赛,在班级小组化管理中不但小组成员之间存在这种群体效应,而且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存在这种群体心理效应。
  1.3社会基础——社会竞争与合作
  社会竞争与合作理论认为整个社会都充满竞争与合作,任何人都处在竞争与合作之中,这一理论反映到教育的班级管理上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而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
  1.4人本管理理念
  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人日益成为真正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必须树立人本管理理念。班级人本管理是指班主任把“学生是班级管理主体”作为基本出发点及核心,由此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及个性发展而展开一系列活动,班主任只有用这个理念来指引自己的工作,才能把绝大部分学生培养成为能力突出、人格健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1.5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的教育,小组化班级管理正是为了体现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师生合作性,管理民主性。
  2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操作方法
  2.1科学分组
  小组成员的调配主要采用互补式,将思想素养、文化成绩、行为习惯优秀的同学、中等同学与处于低层次的同学调配在一起,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小组数。调配方法:依据学生成绩将全班学生男女生分别按上、中、下等次排列,每一组中择取男生上、中、下层次各1人,女生类同,5人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小组间各方面量化总分基本相等,具体安排时再兼顾其他。诸如,将调皮、自制力差的同学与稳重、自制力强的同学排在一组;将干部与普通同学排在一起;将性格内向、胆小的与外向活泼的同学分在一起。这样构成强弱搭配,性格互补,基本情况相近的同质小组,一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同学相互影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组间平等地展开竞争。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