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法学论文 >

黑恶势力犯罪形成及防控的文化解析(3)

时间:2013-10-29 14:02 点击:
(三)重构社会控制机制,规制犯罪亚文化的蔓延 社会转型所造成的社会控制机制弱化是造成犯罪亚文化传播的重要原因,对此,重构社会控制机制,抑制犯罪亚文化的发展并最终减少黑恶势力犯罪的发生势在必行。比如对于

  (三)重构社会控制机制,规制犯罪亚文化的蔓延

  社会转型所造成的社会控制机制弱化是造成犯罪亚文化传播的重要原因,对此,重构社会控制机制,抑制犯罪亚文化的发展并最终减少黑恶势力犯罪的发生势在必行。比如对于网络传播的亚文化,就必须加强监管,并构建系统化的管制工程。面对网络等大众传媒监管失范的情形,我们应该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管力度,重构网络传媒控制机制,严厉打击黄赌毒等犯罪亚文化在网络等大众传媒中的发展。同时政府部门应转变观念,既要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也不可放松,在政府职能发挥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户籍改革导致的失控,犯罪亚文化在流动人口中大肆传播的窘境,政府应早日开放并重构户籍管理政策,尤其是大城市户籍政策,将城市边缘人口等流动人口纳入所在区域的行政管辖体制内,并给予其公平的受教育权和居住权,防止流动人口文化断裂,减少犯罪亚文化对主体行为导向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吴卫军,樊斌.现状与走向: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纠纷解决机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135.

  〔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3〕〔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3.15.

  〔4〕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

  〔5〕〔英〕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M〕.陶东风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6〕〔法〕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M〕.康新文,晓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8.

  〔7〕严景耀.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2.

  〔8〕许章润.论犯罪的文化原因〔J〕.政法论坛,1991,(2).

  〔9〕谢子传.试论文化与犯罪〔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10〕严景耀.原始社会的犯罪与刑罚〔J〕.青少年犯罪研究,1998,(5).

  〔11〕〔12〕〔15〕许章润.犯罪学〔M〕.法律出版社,2004.238.

  〔13〕何秉松.有组织犯罪研究--中国大陆黑社会(性质)犯罪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430.

  〔14〕刘洪蕾.浅析犯罪亚文化对黑社会犯罪的影响〔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16〕林默彪.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J〕.社会主义研究,2004,(6).

  〔17〕谢望原,张小虎主编.中国刑事政策报告〔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223.

  〔18〕陈华杰.刑事法官的实践与思考〔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213-214.

  〔19〕姜敏.犯罪主体视角下涉黑犯罪的特点、成因与对策〔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4).

  〔20〕康树华,魏新文.有组织犯罪透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70.

  〔21〕李春雷,靳高风.犯罪预防理论与实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7.

  〔22〕张俊芳,张慧君,邹玉杰.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变迁规律研究〔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285.

  〔23〕钱穆.文化学大义〔M〕.台北:中正书局,1981.3.

  〔24〕赵宝成.犯罪学专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96.

  〔25〕翟中东.关于重新犯罪防治政策调整的思考〔J〕.法学家,2009,(2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