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为传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关于人性的思想极为深刻。其性善论思想体系内在地涵括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性本善;其二,从修养论的角度提出“存其本心”、“求其放心”的向善之径。本文旨在通过对孟子及其言论的分析,挖掘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体系的内涵以及它的内在逻辑结构,从而能使我们对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 孟子 人性 性善论 一、孟子时代关于人性的论辩 孟子所处的时代,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不同的思想家们各执己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下三种人性观:即告子主张人性无善无不善,荀子言性恶,孟子言性善。 (一)告子:人性无善无不善 告子指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在他看来,人性,亦即人的自然生理本能或欲望,“饮食、男女皆性也”。所以,在他那里,人之本性实质上无异于动物之性,因而人性也就不具备任何的道德属性,当然也就没有善与不善的区别。 (二)荀子:人性恶 对于人的本性的善恶,荀子主张“人性恶”,他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在这里,他所谓的 “性”是指人自然禀赋的性情,“伪”即人为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他看来人天然所禀赋的性情是恶的,至于后天的善言善行,是由于后天个人的努力、环境的熏陶、教育的感化而造就的。 (三)孟子:人性善 关于什么是人性,孟子作出了异于前人的解释,他批驳了告子“生之谓性”的主张,认为人性异于兽之性,人性亦即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特性。孟子认为饮食、男女等生理欲望,只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并不是人的本质特性,仅凭这些并不能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只有人所具有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及以心思维的能力,才可谓物类之分,才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性,亦即人的本性。基于此,他指出人生而具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四心”,这些道德情感与道德自觉并非外力强加的,而是人先天所禀赋的,从而赋予人性以“善”的道德属性,并进一步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主张,这是他构建性善论体系的基础。 二、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前提——物类之别 何为人性?在孟子看来,人性并非人与其他物类所共有的属性,他是从“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的角度来界定人性的。也就是说,在他那里,所谓人性性,即本心、本性,是人作为人的最根本的特性,也是区分人与其他生物的根本尺度。基于此,他批驳了告子关于“生之谓性”的观点。孟子认为饮食、男女等生理欲望,只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仅凭这些并不能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因此这并不是人的本质特性。只有人所具有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及以心思维的能力,才可谓物类之分,这才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性。 孟子进一步讲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性 也,有命也,君子不谓性也。人之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也,君子不谓命也。” 在此处,“命”即是仁义礼智对声色味臭的制约。在孟子看来,耳、目、口、鼻、四肢对声、色、味、臭、安佚的追求都是人的自然生理欲望,并不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只有仁义礼智等才是人的本性,这就使他的思想与“生之谓性”的观点划清了界线。 总而言之,孟子以“物类之别”为前提,指出人性即人的本心,也称之为“不忍人之心” 、良心本心,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先与经验的良知良能,从而赋予人性以善的道德属性,为其性善论思想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性善论思想之核心内容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体系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以“不忍人之心”谈人性,使人心道德化 孟子不认同告子关于“生之谓性”的主张,认为人之性异于兽之性,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特性。孟认为人虽有自然的食色之性,也就是人的生理本能及欲望,但这只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并不是人的本质特性,仅凭这些并不能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内在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及以心思人维的能力,也就是人生而具有的道德属性。基于此,孟子以“良心”、“本心”或“不忍人之心”来界定人心,这个善良本心内在地囊括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如此就赋予人心以“善”的道德属性,进而把人心道德化,这是孟子建构其性善论思想体系大厦的第一块基石。 (二)通过论述人皆有“四端之心”,说明善良本心具有普遍性 孟子不仅将人心界定为具有特定道德属性的“良心”,而且认为这种善良本心是每个人生而固有的,从而使之具有普遍性。 孟子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在他看来“四端之心”是每个人生而禀赋的本心,并不是某种外在力量强加的,没有了这些道德情感,人就不能称之为人,为了说明这一观点,他举例到:“所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悌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也就是说,当看到一个小孩不小心坠入井中,人们难免会产生一种同情与不安的情感,而这种情感之所以能够产生,既不是为因你想结识这个孩童的父母,也不是因为你想得到邻里乡亲的赞赏,而是因为你内心有一个无条件的道德律令在支配着你,使你不由自主地去那样做。 他提出了“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的命题来说明人的良心本心具有普遍性,他讲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也。耳之于声也,有同听也。目之于色也,有同美也。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以同然者,何也?谓礼也,义也。” 在他看来,同类必然有“同然”之处,口耳目如此,人心亦不会例外,其“同然”之处在于理、义之心。故此,他还倡导“圣人与我同类”的提法,进一步说明了良心本心具有普遍性。 (三)善言善行为良心本心之流行、发现 在孟子那里,良心本心只是一种善端,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分别是仁、义、礼、智四德的萌芽和端绪,他讲到:“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如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冲之,是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人有四端之心,就如同有手足、四肢一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这四种心理情感只是一种善端,或者说这“四端之心”只是给人们提供了向善的可能性。人们只有认识到这四端之心的存在,在保存的基础上扩充和发展,才能够使其犹如刚刚燃烧的火焰越烧越旺、像初流出的泉水终必将汇成江河。换言之,如果人们能够保存并扩充其良心本心,就会形成仁义礼智的社会道德规范,从而自觉为善,使得整个社会和谐有序。反之,便连爹娘都不能赡养。 总之,在孟子看来,人是一种异于其他物类的道德存在物,生来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就犹如人的四肢手足一般,丧失了这些情感,人就不能称之为人。当然,人生而具有的四端之心,只是给人们提供了向善的可能性,人在后天经验生活中的善与不善,关键取决于人是否能够将其善端保存并且扩充开来。至此,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体系的大厦初现棱角。 (四)恶在于“不能尽其才” 既然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并且以大量的篇幅论证了“善良本心”具有普遍性,那么恶人、恶言、恶行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是性善论无法回避,不得不解答的一个问题。孟子的良心本心论并不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终极的善、永恒的善,在他看来,人的本性虽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保存其本心,自觉按照其本性来行事。他指出:“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换而言之,后天的恶言恶行,不能归罪于人本身具有的材质,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未能保存和扩充先天禀赋的善良本心,致使其丢失。 他认为,致使恶言恶行出现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受环境的影响,他举例来说明:“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并非这些人的天生的自然资质有差异,而是由于后天的环境陷溺了其本有的良心本心,从而使其恶行得以显露。二是由于利欲的诱惑,孟子认为人之异于禽兽之处在于人生而具有道德情感,但他也承认人与动物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有饮食、男女等自然生理本能与欲望,如果对这些欲望不加以遏制,任其无限膨胀的话,那么人的善良本心就会被利欲之心所蒙蔽,从而使人陷溺其本心。 由此可见,经验生活中存在的恶言恶行与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并不是相互冲突的。人虽生而秉承善的道德属性,但是这只是一种善的端绪和萌芽,在后天的环境与利欲之心的熏染下,人若陷溺了其本心,不能按其本心来行事,那么他必然会为恶。就如同孟子所举“牛山之木”的例子,当你看到眼前光秃秃的牛山之时,你可能首先会想到这里从未有过茂密的林木,可事实上,这里曾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同理,我们不能用经验生活中的善与不善来判断人性初始的善与不善。至此,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体系的大厦更加稳固。 (五)人性向善之径——“存其本心并扩而充之”、“寡欲而求放心” 孟子的性善论并不是一种“性善完成论”,而是一种过程论。在他看来,人性本善,如果人能够自觉地依照自己的本心来为人处世,并且能够将其天生所禀赋的善良本心加以扩充,使仁义礼智之德常驻于心中,这样便会自觉地为善。但是在日常经验生活中,由于外在环境以及利欲的影响,人的善良本心很容易丢失,所以他主张“求放心”,并且特别强调“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也就是鼓励人们积极地找寻丢失的善良本心。 孟子认为,要找寻其丧失的本心,最绝妙的办法就是“寡欲”,“养心莫过于寡欲”。也就是说,培养人性的最佳途径就是减少内心的欲望。欲望越少的人,其善性会丧失的很少。反之,欲望越多的人,善性便不会保存太多。孟子进一步指出,要做到寡欲、不见利忘义,就必然要“养吾浩然之气”,使耳目口鼻不为外欲所引,进而达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道德自觉,真正地做到将福祸、贫富、生死置之度外。这样,便能使仁 义礼智之德常驻于心中,从而达到“尽心”、“知性”、“知天命”、“成圣”的理想境界。 综上所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体系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它从“人性本善”、“人性向善”、“自觉为善”几个角度出发,不仅说明了人们为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而且也提供了向善的具体途径,从而构建起性善论体系的大厦。 注释: [战国]孟轲著.杨伯峻译注.告子章句上·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 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注.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126. [战国]孟轲著.杨伯峻译注.离娄章句下·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 [战国]孟轲著.杨伯峻译注.尽心章句下·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 [战国]孟轲著.杨伯峻译注.公孙丑章句上·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