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听证会透明度不足
我国的《价格法》与《政府价格决策办法》都没有对听证会的程序进行详细的规定,如何选取听证会代表、方案意见、听证会的过程与结果都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造成价格听证会存在一定的隐蔽性。一般而言政府价格主管部门通过价格调整方案后,必须举行价格听证会,需要选取一定的代表进行,民众参与的方式有报名与组织推荐,但是价格听证会对于代表是如何推选的并未公开,有的甚至肆意剥夺代表的名额,如沈阳出租车调价听证会上,沈姓男士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作为出租车企业代表参加价格听证会,但是他以消费者的身份报名被通过了,这名司机代表的是出租车企业的利益,却坐在消费者代表席位,这样的代表选取如何能够代表消费者的利益。
价格听证会存在消费者代表请求被拒绝的情形,我国的《价格法》以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价格调整的方案需要对社会公众公开,但是不少的价格听证会并未执行这一规定。如郑州市供暖价格上调价格听证会过程中,有代表要求郑州市热力公司与物价局公开其供暖的成本账目,但是二者都相互推诿拒绝。这明显不符合听证制度的本质要求,听证制度是要根据方案进行论证,消费者听证的目的是对涨价的依据证据进行质疑,如果连账本都没有,这种涨价完全属于企业经营者的一家之言。听证会的性质被改变,完全变成“涨价会”。有的地方举行价格听证,还要求听证代表对听证的内容进行严格的保密,如天津市物价局举行的供暖价格听证会,给听证会代表发放的方案资料要求代表阅读后保密并回收,这种做法天津市物价局的解释是保密是为了防止提价太高,造成社会不稳定。但是如果代表保密,听证会的信息不透明,社会公众无法了解听证会的具体情况,无法对听证会作出自己的见解与判断,该听证会的意义无法体现。
有的价格听证会方案虽然向社会公开,但是公开的内容却存在空洞现象,如成都举行的医疗服务价格听证会,虽然在举办听证会之前,物价局进行了信息公开,但是公开的方案却是一些空洞的字面信息,如“调价原则”、“劳务技术含量高项目医疗服务费用应当上调”等,更让公众无法理解的是该听证会一共涉及3966个需要调价的项目,而整个调价的方案报告仅仅10页不到,涉及这些项目具体的信息都没有向社会公开。
(三)价格听证制度惩罚机制不完善
事关民生的重大项目或者商品的生产经营者认为需要调整价格的必须要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申请调价方案,而听证申请人必须要提供真实合理的信息材料,我国2008年颁布的《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中规定申请价格听证的申请人必须要对其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该办法也在法律责任这部分也规定如果违反该项义务,有关机关可以追求其责任,但是我国的《行政处罚法》中并未对听证申请人提供虚假资料而应受到处罚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因此该惩罚机制形同虚设。
三、完善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价格听证代表遴选机制
价格听证会代表关系着公众意愿的表达,在现行的一些听证会中代表存在被代表与虚假代表的现象,因此要杜绝该现象,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听证代表遴选机制。首先,建立公众与政府双向的遴选代表机制,由公众与政府共同推选代表,获双方多数才能通过。其次,建立代表监督机制,通过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消费者与社会中介组织对听证代表进行监督,让听证代表能够真正代表其所在阶层的真实意思。再次,各个阶层消费者代表比例合理化,价格调整影响的阶层都需要有代表参加,不能仅仅由一个阶层的代表所有公众。
(二)提升价格听证会的透明度
政府对于一些关系民生的事项实施价格听证制度,体现我国政府执法理念的转变,意味着我国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调整手段从直接的行政干预逐渐转成间接的调控,体现我国的民主,保障民主参与价格的决策,让参与式民主变成现实。价格听证会是社会各界群体对于事关其切身利益的价格调整进行的论证与讨论,是实现公平公正的一个体现。价格听证会并不是会直接决定价格,而是通过社会各方的讨论与论证,针对价格调整的信息情况进行分析与论证,对于价格决策相关的信息进行质证,从而让价格主管部门针对政府指导价格商品的价格调整做出更为科学的决策。价格听证会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与调整价格的一个重要依据,也体现消费者知情权与公众社会事务参与权。
只有提升价格听证会的透明度,公众才可能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决策中,才能体现民主,因此价格听证会的各项信息必须及时的公开,让公众进行监督,而且调价方案也要及时的向社会公布,听证会的过程、听证代表的遴选以及听证会的结果都需要及时的公布。
(三)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
价格听证会是对价格进行调整的一个论证,关系着各方的利益,因此有的听证申请人为了通过调价获取暴利而进行非法操作,如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进行行贿,或者通过制造舆论压力,或者是通过收买代表,或者是提供虚假的申请报告材料等。因此要保障价格听证会的公平,必须要对违法的申请听证者进行严厉的惩罚,通过建立严厉的惩罚机制对申请听证人进行约束,保障听证会的公正。
参考文献:
[1]李亚,李富成.价格听证指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章剑生主编.行政听证制度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湛中乐,邓妹珠.价格听证制度的确立及成功实践:2002年1月铁路客运列车调价听证会透视.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