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哥 建国后北大第11任校长
为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祖籍上海,1957年生于沈阳。辽大物理系本硕,1990年在北大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91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先后在法国和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放弃在美国的教职回国。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所长、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等职务,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2012年6月出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昨日下午在北京大学办公楼礼堂举行的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上,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潘立刚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王恩哥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因年龄原因,周其凤不再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
“一个人要有梦想,一个国家要有梦想,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全体北大人的梦想。空谈误业,实干兴校。我会做一个尽心尽职的校长,以最大的热忱和负责任的精神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昨日下午,新任北大校长王恩哥致辞。
作为北大新一任校长,王恩哥认为,北大是从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应保持中华民族的根基,保持守正创新的品格。他在就职讲话中说:“我们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有本土情怀;既要开眼看世界,也要低头思故乡。只有坚持中国特色,才能建设出真正属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使北大物理再创辉煌
成为北大建国后第11任校长的王恩哥为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祖籍上海,1957年生于沈阳。辽大物理系本硕,1990年在北大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91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并先后在法国和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5年王恩哥放弃休斯敦大学教职,成为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第一位从美国应聘全职回国的青年物理学家。“当时很多人觉得,只有二三流的人才会选择回国发展。我的想法是,如果把科研机构比作炉子,美国哈佛大学可能有几百摄氏度,而中科院物理所可能只有几十摄氏度,我的工作在哈佛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物理所,也许就能让炉子烧得更旺,增加更多温度。”王恩哥当时回忆。回国之前,中国驻美国休斯敦总领事馆,特地为王恩哥举行了欢送招待会,总领事亲手将一块刻着“赤子之心、科技报国”的牌匾赠与王恩哥。
回国4年后,王恩哥成为中科院物理所所长,2007年50岁时当选为中科院院士,2008年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9年,王恩哥回到母校北大担任物理学院院长,对于这种由正局级到处级的选择,王恩哥当时表示:“我心中最大的目标就是要与大家共同努力,使北大物理再创辉煌。”
在王恩哥就职之前,北大物理学在2007年的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中,排名低于南大与中科大,仅列第三。而在今年1月29日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北大物理系已回到第一。
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王恩哥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正局级),2012年6月至今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作为北大新一任校长,王恩哥认为,北大是从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应保持中华民族的根基,保持守正创新的品格。他在就职讲话中说:“我们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有本土情怀;既要开眼看世界,也要低头思故乡。只有坚持中国特色,才能建设出真正属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对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王恩哥清醒地看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需要循序渐进的积累,也需要在审时度势、科学谋划的基础上实现大跨越;不仅是顺应规律的自然生长,也要经过一番自我扬弃、自我改造的艰难过程。”
他说:“我们唯有认定目标,凝心聚力,不断提升北大的竞争力,为国家培育第一流的人才,创造第一流的成果,才能让北大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骄傲屹立于世界大学之林,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对学生质量把关较严
当时在中科院物理所实验楼里,王恩哥的房间号是711,他表示这是他特地选的:工作时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
在中科院工作时期,王恩哥将工作重点放在实验室工作和培养学生上,而后任所长期间,他又加大力度吸收优秀人才回国,提升了中科院物理所在国际物理研究界的知名度。并且大胆进行了一些革新:在其领导下创立了由海内外一线青年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国际量子结构中心;在评价标准上,采用国际同行评价的方式;在职称评定等问题上,按学术水平衡量,不受其他因素干扰。
任北大物理学院院长时,王恩哥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亲自上专业课,每周挤时间与学生开研究组会;成立国际量子材料科学中心,面向全球招聘主任和科研骨干;培养年轻教师,活跃学术气氛。“他的改革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也比较有效率。”一名北大青年教师评价。
另一方面,王恩哥也并没有放下自己的学术研究。在北大担任职务期间,他同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Nanotechnology、《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王恩哥多次强调学风的重要性,认为在当下高校的教育与科研活动中,存在着一些急功近利、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必须加强学风建设,以制度为保证,以落实为关键。
“在王院长就职之后,这几年毕业有一些硕士、博士不通过,不予授予学位的情况。对学生质量把关还是比较严的,以前基本没有这样的状况。”前述青年教师说。
青年教师肯定周校长
原北大校长周其凤近年来曾被舆论广泛关注,而对周其凤的关注与其说在北大内,不如说在北大外,如周其凤回家为母贺寿、写《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歌词等,都曾引起热议。
在昨日的大会上,周其凤脱稿讲话,描绘了他的北大梦:“让园子的学术研究更加出色、让培育的人才更加出色;让热爱园子的人都能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让园子里的学生都有在国外游学的经历;让学校发展有强大的基金支持:让红楼回归园子。”
前述青年教工接受早报采访时表示:“一个星期之前,北大中层以上的教职员工就已经得到通知,周校长是因年龄原因正常离任。”该教工认为:“周校长为北大远做了比他上任、上上任多的事情。”
该教师介绍,在周之前,刚毕业留任北大的青年教师待遇相当低,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元,因此出现了很严重的人才外流状况。“尤其在理工科,都不愿意留校,去了海外或者南方待遇比较好的高校。”周上任后,大幅提高教师待遇,给予房补、奖金等,青年教师收入比原来提升了一倍。同时,大力引进先进人才,“周在任期间,引进的理工科人才,可能超过以往几届校长在任时的总和。”
另一方面,周在任期间,为学生宿舍全部安装上了空调。之前北大食堂,学生和本校乃至附属机构的教职员工的用餐混在一块,对学生的服务供应不上,去年北大校务会对此进行了调整,限制了教职工等的用餐地点,全力保证对学生的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