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关注到了10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文章《从“高富帅”热门看“偶像观”变迁》。文章认为“偶像观的变迁并不可怕,令人担忧的是反映其中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偶像标准是社会行为的坐标和导向,在一个急剧变迁的社会里,重视民众主流价值观的建设,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让人“德智美”全面发展,远比只要“高富帅”重要,而且更重视了人的本质和内涵。”
10月15日《环球时报》刊发社评《90∶1争当公务员的中国令人叹息》,文章指出“高度激烈的公务员考试表现了中国社会不从容的一面,而培育社会的从容,需要有更多个人的从容。给每一个人机会,即使他失去了这个机会,他也不会活得很差,中国只有逐渐做到这一点,今天社会中的很多喧嚣、激动和戾气才会最终趋于平复。”
两篇文章一虚一实,不约而同地都关注了当下社会中个人对于社会的认识,反应了当下社会年轻人的价值观。再结合中秋期间的央视特别调查节目“你幸福吗”,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其本质都在于个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之所以会有“高富帅”、“白富美”的热门,会有人“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会有上千考生为了一个公务员职位而挤破脑袋,都在于我们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所处的环境让人不够从容,让人幸福不成,高兴不了。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创造财富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也困惑地发现,伴随财富创造而来的并不是我们曾经预想的强烈的幸福感和生活的从容,伴随生产力巨大进步而来的并不是社会关系更高程度的稳定和和谐。社会创造财富的更加丰富,社会生产力的更大进步,并不必然直接转化为让全体社会成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并不必然转化为更多的对全体社会成员有吸引力的发展机会,并不必然转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并不必然转化为社会成员能够直接体验到的幸福感。
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进入到发展的深水区。改革发展的成果应该要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也必然要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由此才能保证改革发展的长久性、持续性和深入性。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在促进改革发展的同时,更要不断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社会管理,落实社会监督,重视社会保障,实现程序正义,培育出让个人从容的社会环境,在让个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更能使其看到自身发展的机会,感受到争取机会的程序正义。只有个人生活的从容,社会才能更加从容,更快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