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陶瓷功能化是传统建筑陶瓷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利用喷墨技术将功能性的陶瓷墨水打印在陶瓷砖上,可以实现建筑陶瓷的个性化和功能化,并且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喷印技术能大幅提高产品的仿真度和清晰度,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助力企业抢占终端市场。未来的陶瓷墨水产品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水性陶瓷墨水和功能化陶瓷墨水两大领域。本文对陶瓷墨水的技术特性进行了剖析,提出了陶瓷墨水稳定性研究方向。同时,列出了陶瓷墨水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陶瓷墨水;分散稳定性;功能化;喷印技术;发展趋势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Digital technology)在我国传统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1]。喷墨打印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发成功的一种非接触式的数字印刷技术(Digital printingtechnology),其将墨水(Ink)通过打印头上的喷嘴喷射到各种介质表面,实现了非接触、高速度、低噪音的单色和彩色的文字和图像印刷[2]。在喷墨打印技术的基础上,将特殊的粉体制备成适用于陶瓷装饰用的陶瓷墨水,通过计算机的控制,利用特制的喷打装置,可以将配制好的陶瓷墨水直接打印到陶瓷的表面上进行表面改性或表面装饰。陶瓷喷墨打印技术(Ceramic ink-jet printing technology)的广泛应用是陶瓷装饰技术的一次历史性革命,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陶瓷装饰用彩色喷墨打印技术是将陶瓷色料粉体制成彩色墨水,通过打印机将其直接打印到坯体、釉面或其他载体上而呈色的装饰方法,成型体的形状和尺寸由计算机控制[3]。喷墨打印法与现有的装饰手段相比具有如下优点[4]:(1) 能够实现个性化设计与制造,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2) 几何形状由计算机软件控制,可制作各种复杂图案;(3)有可能突破现有的装饰手段中一些人为因素的制约,进一步提高陶瓷装饰效果;(4) 有利于实现多种图案小批量的陶瓷制品生产,特别适合于设计复杂图案;(5) 可用于块体材料装饰,更适合于薄膜材料装饰。
陶瓷喷墨打印关键技术之一为陶瓷墨水(Ceramic ink)的制备。所谓陶瓷墨水就是含有某种特殊陶瓷粉体的悬浊液或乳浊液,通常包括陶瓷粉体、溶剂、分散剂、结合剂、表面活性剂及其他辅料[5]。陶瓷喷墨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数字化技术,在研究和应用领域也主要集中在装饰方面。在陶瓷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6],陶瓷喷墨打印技术应该可以作为撬起产业朝“资源化、低碳化、数字化、个性化、功能化、智能化”发展的支点。
2 陶瓷墨水的技术特点
喷墨打印技术在陶瓷上的应用关键在于陶瓷墨水的制备。所谓陶瓷墨水就是含有某种陶瓷釉料成份、陶瓷色料或陶瓷着色剂的墨水。陶瓷墨水的组成和性能与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和墨水用途有关,它通常由无机非金属颜料(色料、釉料)、溶剂、分散剂、结合剂、表面活性剂及其它辅料构成[7]。无机非金属颜料是墨水的核心物质,要求颗粒度小于l μm,颗粒尺寸分布窄,颗粒之间不能团聚,有良好的稳定性,受溶剂等其它物质的影响小。溶剂是把无机非金属颜料从打印机输送到受体上的载体,同时要控制好干燥时间、墨水黏度、表面张力等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8]。溶剂一般采用水溶性有机溶剂,如醇、多元醇、多元醇醚和多糖等;分散剂是帮助无机非金属颜料均匀地分布在溶剂中,并保证在喷印前粉料不发生团聚。它的主要成份是一些水溶性和油溶性高分子类、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聚丙烯酸及其共聚物等;结合剂是保障打印的陶瓷坯体或色料具有一定的强度,便于生产操作,同时可调节墨水的流动性能,通常树脂能起到结合剂和分散剂的双重作用[9]。表面活性剂是控制墨水的表面张力在适合的范围内;其它辅助材料主要有墨水pH值调节剂、催干剂、防腐剂等。
陶瓷墨水的性能要求除普通墨水的颗粒度、黏度、表面张力、电导率、pH值外,根据陶瓷应用特点还要求一些特殊性能[10]。如:1)要求陶瓷粉料(色剂)在溶剂中能保持良好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经长时间存放,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和颗粒团聚沉淀。2)要求在打印过程中,陶瓷色料颗粒能在短时间内以最有效的堆积结构排列,附着牢固,获得较大密度的打印层,以便煅烧后具有较高的烧结密度。3)要求打印的色剂具有高温烧成后稳定和良好的呈色性能以及与坯釉的匹配性能[11]。
由于目前采用按需喷墨工艺,所以对电导率要求不高。但如果采用连续喷墨工艺,对电导率就会要求较高。当然墨水与喷头材料的适应性、喷头材料和孔径及压电特征等决定了陶瓷墨水的技术特征。
3 提高陶瓷墨水稳定性的途径
3.1 降低色料颗粒的沉降速率
首先,要求色料的粒度较小,并且需经过良好的分散,而不是团聚在一起,所以分散设备、分散方法、分散介质、分散时间等因素很重要。色料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强,颗粒会克服重力影响而不下沉。其次,可尝试降低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可通过调整色料制备工艺降低色料的密度[12],或通过加入添加剂(如壳聚糖等糖类物质)增加分散介质的密度。但前提是陶瓷墨水的密度要在1.0~1.5 g/cm3的范围内。最后,在适应喷墨打印(进口陶瓷墨水要求打印温度下黏度为l~13 mPa·s,表面张力为30~32 mN/m)的前提下,可以添加适量的黏度调节剂以提高分散介质的黏度η来降低vs。制备陶瓷墨水可以尝试使用的黏度调节剂有:丙烯酸树脂、乙醇、异丙醇、正丙醇、正丁醇、三乙二醇甲醚、聚乙二醇甲醚、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N,N-二甲基间甲苯胺、乙二醇苄醚、壳聚糖、四氢糠醇、吗琳等等[13]。
3.2 选择合适的陶瓷色料种类
尽管目前已经研发出十余种陶瓷墨水,但陶瓷墨水的彩色范围仍较窄,鲜艳的红色色系、黄色色系和黑色色系陶瓷墨水高温烧成后的发色效果仍不是很理想,制约了陶瓷墨水在陶瓷砖装饰上的应用。
首先,陶瓷色料的发色主要决定于微观结构,即离子的结构、电价、半径、配位数及离子间相互极化作用。陶瓷色料的着色主要可分成三大类:晶体着色、离子着色和胶体着色[14]。第一类是晶体着色,它占了大多数,如刚玉型的铬铝红、金红石型的钒锡黄、锆英石型的钒锆蓝、尖晶石型的钴铁铬铝黑、石榴石型的维多利亚绿等等;第二类是离子着色,我国传统的铁青釉就是典型的离子着色;第三类是胶体着色,铜红釉的着色就是依靠氧化亚铜胶体粒子。
其次,发色效果除了与着色离子等因素有关外,还与载体的形式有关。若形成固溶体、包裹体、尖晶石等载体结构,可提高色料的呈色稳定性。再次,陶瓷墨水要求具备超强的发色饱和度和稳定性,而陶瓷色料的粒径对发色效果的影响很大。黑色色料的呈色机理主要是通过颜色的减色混合原理实现的,即通过几种色料颗粒对不同波段的可见光进行选择性吸收、最终将400~700 nm波段的可见光全部吸收,从而使釉面呈现黑色。特别是含钴的黑色料,粒度越小,黑度越好。棕色色料随着粒度的减小,一般红、黄调会增大,但颜色深度会明显变浅。由于人眼对棕色的色差敏感,即使在AE很小的情况下,也能观察出来。锆系三原色色料存在结构不稳定的问题,随着粒径的减小,在釉料中的发色饱和度明显降低[15]。锆系灰色色料随着粒度的减小,呈色更加均匀。钒锆黄色料属“媒染型”色料,结构稳定性差,粒度的减小对色凋影响明显。包裹色料受粒度的影响非常大,长时间研磨易使包裹结构受到破坏,缺陷增多,导致发色变浅[16]。Co-Si系统的宝蓝色料属离子着色,在乳浊釉中粒度越小,呈色越均匀;在透明釉中,随着粒度减小,游离到釉中的Co2+转化为四配位的机会增多,其紫红调减小,蓝调增大。在陶瓷色料结构体系中。尖晶石型陶瓷色料的晶体结构致密、发色稳定、气氛敏感度小,特别是高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如钴蓝系列、棕黄系列和黑色系列,而且尖晶石结构色料的细度越小饱和度反而越好。
因此,陶瓷墨水最好选择尖晶石等结构类型的陶瓷色料。目前陶瓷墨水色料的生产主要采用固相法,原料的活性、原料的粒度、混料的均匀程度、表面活性剂、矿化剂种类及用量、烧成制度等因素对色料的合成至关重要。由于纳米级原料的表面吸附、团聚作用较大[17],混料的均匀程度较难控制,且固体反应时组分扩散只能在微米级,因此产品的质量不理想,存在色料色彩明度低,着色能力差,显色稳定性差和色差等问题。由于固相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技术成熟等优点,所以它被广泛地使用。制备时也可考虑以均匀系统代替非均相系统,即采用化学共沉淀法、溶胶一凝胶法、水热法、微乳液法等方法制备高性能陶瓷墨水颜料[18]。也有许多专家在利用化学共沉淀法、溶胶一凝胶法等液相法来制备陶瓷墨水色料,但当前存在所制备的墨水发色较浅、中位粒径>1 μm,且粒径分布不均匀等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可用于加工陶瓷墨水色料的设备,主要有干法气流磨和湿法搅拌式球磨机。其中,气流磨是以气流作为介质,通过环形超音速喷嘴加速形成高速气流,带动颗粒加速,相互碰撞导致颗粒粉碎[19]。粉碎后的颗粒经过涡轮气流分级机分级,合格颗粒进入收集系统,不合格颗粒返回粉碎机继续粉碎。若使用搅拌式球磨机对颜料粗品进行球磨,需要在处理粉体至亚微米级之后,再通过分级设备的分离,以得到亚微米级的产品。
3.3 对色料颗粒进行表面改性
目前,针对纳米SiO2、纳米TiO2、纳米ZnO、纳米CaCO3、纳米Fe2O3、纳米SiC等纳米级无机粉体的改性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制备陶瓷墨水时可借鉴这些技术对陶瓷色料进行改性。按改性原理的不同,纳米无机粉体表面改性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物理法表面改性技术包括表面活性剂法、表面沉积法和高能表面改性等。化学法表面改性技术包括机械力化学改性和表面化学改性。其中表面化学改性是利用改性剂中的有机官能团,与无机粉体表面进行化学吸附或反应进行表面改性[20]。它可以分为偶联剂法、酯化反应法、表面接枝改性法。偶联剂法是通过偶联剂与纳米粒子表面的化学反应,使得两者通过范德华力、氢键、配位键、离子键或共价键相结合。酯化反应是指金属氧化物与醇的反应,利用酯化反应法可使得粒子亲水疏油的表面变为亲油疏水的表面。表面接枝改性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在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接枝高聚物,接枝可分为三种类型:聚合与接枝同步进行、颗粒表面聚合生长接枝和偶联接枝。
3.4 选择合适的墨水分散剂
分散剂可以帮助陶瓷色料颗粒均匀地分布在溶剂中,并保证在喷墨打印之前微粒不发生团聚。制备陶瓷墨水可以尝试使用的分散剂有:亚甲基双萘磺酸钠(NNO)、聚羧酸类化合物、聚乙二醇20000、海藻酸钠、聚丙烯酸(PAA-20000)、聚丙烯酸铵、焦磷酸钠等等。EF-FA-4300为聚丙烯酸酯型高分子,主链的多个点位上悬挂有羧基官能团。一般含有N、O等官能团的有机物对无机物都有一定亲和性,能够和无机物的羧基形成氢键,锚固在无机物颗粒表面;另一方面主链上大分子可溶性基团在溶剂中充分伸展,形成位阻层,充当稳定部分,阻碍颗粒碰撞聚集和重力沉降,起到稳定墨水的作用。制备陶瓷墨水可尝试埃克森美孚、空气化工等公司已经成熟的商品化超分散剂,如Solsperse-13940、EFKA-4010、EFFA-4300等等,不仅分散效果好,而且具有性能稳定、不腐蚀喷头等优点。超分散剂的分子结构含有两个在溶解性和极性上相对的基团,分别产生锚固作用和溶剂化作用[21]。其中一个是较短的极性基,称为亲水基,其分子结构能使其能很容易定向排列在物质表面或两相界面上,降低界面张力,对水性分散体系有很好的分散效果。超分散剂的另一部分为溶剂化聚合链,聚合链的长短是影响超分散剂分散效果的重要因素。聚合链长度过短时,不能产生足够的空间位阻,效果不明显;如果过长,将对介质亲和力过高,不仅会导致超分散剂从粒子表面解吸,而且还会引起在粒子表面过长的链发生反折叠现象,从而压缩了空间位阻层或者造成与相邻分子的缠结,最终发生颗粒的再聚集或絮凝。
3.5 对色料颗粒进行聚合物微胶囊包裹
采用长链聚合物对色料颗粒进行聚合物微胶囊包覆,能够有效阻隔色料粒子团聚,提高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容性和在介质中的分散性能,包覆后的颗粒可以看成是核层和壳层组成的复合颗粒。聚合物微胶囊包裹可采用物理和化学包覆法。溶液蒸发法、喷雾造粒法或静电吸附法都属于物理包覆过程。溶液蒸发法是将囊壁材料以适当的溶剂溶解后,与色料充分混合,再通过加热等方法使溶剂挥发掉,色料与聚合物一直保持在液相,直至溶剂蒸干[22]。随着溶剂的不断减少,聚合物不断被吸附在颜料表面,形成微胶囊;喷雾造粒法是将色料粉碎至一定细度后,与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混合,制成悬浊的浆料。把该浆料经喷雾装置高速喷出,同时向其中鼓入热空气,颜料再喷出,下落过程中,颗粒表面的溶剂迅速蒸发掉。囊材沉积在颜料表面,形成微胶囊;化学包覆的方法有微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和分散聚合法等。化学包覆成功的关键是聚合物和色料粒子间必须有某种结合力产生。但陶瓷色料微粒表面一般为惰性,很难和聚合物产生化学接枝。可在色料颗粒表面通过偶联反应接上一些有机基团,如-OH、-RNH2、-RSH、-NHR、-C=C-R-N=N-R、-R-O-O-R等等,或者通过氧化还原或加热使聚合物与色料颗粒产生化学反应,直接在粒子表面产生自由基,引发乙烯基单体聚合。在陶瓷墨水的研发过程中可尝试使用的包裹聚合物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和聚吡咯等等。
4 陶瓷墨水的未来发展趋势
综观国内外喷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喷头、设备与墨水创新不断,并且创新空间仍然十分巨大,陶瓷墨水的创新将驱动建筑陶瓷产品的转型升级。目前,陶瓷墨水朝着水性体系和功能化两大创新技术方向发展。水性陶瓷墨水又将细分为抛光砖墨水和大墨量墨水,而功能墨水又包括具有环境友好型的负离子功能、抗菌杀菌功能、自洁功能、防静电功能和特殊装饰效果功能的下陷3D效果、贵金属效果、闪光效果等墨水。陶瓷墨水的创新,将促进五位一体釉线技术[23],实现施釉+炫彩+装饰+功能+喷釉为一体的釉线装饰材料墨水化,使得建筑陶瓷更具个性化、功能化、艺术化,成为美化人居环境的建材首选。
功能墨水是指用于瓷砖的釉面表层,赋予瓷砖有益于人身体健康或特殊效果、特定环境特殊要求的附加功能,是色料墨水成熟应用之后发展起来的陶瓷墨水新品。利用喷墨技术将功能性陶瓷墨水打印在陶瓷砖上,可以实现建筑陶瓷的个性化和功能化,顺应了国家政策和消费主流。对于陶瓷企业研制新产品,打造品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4]。
近年来,国内墨水企业专注于功能墨水的研发,并成功研发出负离子墨水、下陷墨水、爆花墨水、金属效果墨水、闪光墨水、自洁墨水、变色墨水等功能性墨水。目前,在各大产区以及海外一些大型品牌企业已经应用功能墨水进行产品创新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另外,在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功能墨水方面,负离子墨水在国际上未见相关报道。
4.1 特殊陶瓷墨水及陶瓷墨水加工技术
传统陶瓷墨水在亮度强度、彩色范围、印刷质量、均匀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25]。陶瓷墨水喷墨时要求墨滴小、喷墨快、墨滴可变能实现8级灰度,因为这些方面决定陶瓷墨水的流速、黏度与比重等物理参数,低比重决定了墨水的高亮强度,研究高强度发色色料是今后的重要课题。
尽管目前已经研发出11种陶瓷墨水,但陶瓷墨水的彩色范围仍较窄。绚艳的红色色系、黄色色系和黑色色系陶瓷墨水仍极少见,制约了陶瓷墨水在陶瓷砖装饰上的应用。此外,陶瓷墨水的加工技术具有局限性,如分散法虽然色系较多、彩色范围较广、成本较低,但由于其颗粒度较大,陶瓷墨水的稳定性问题仍有待探索。研究陶瓷墨水加工方法和在亮度强度、彩色范围、印刷质量、均匀性和稳定性上有明显优势的产品仍是未来陶瓷墨水开发的主要方向。
4.2 负离子功能墨水
负离子陶瓷墨水数码技术是将负离子材料研制成陶瓷墨水并应用陶瓷喷墨机打印在陶瓷砖表面,经烧成后能够永久产生负离子的技术。它具有成本低廉、不影响砖面图案效果、负离子发生量高、放射性达到A类合格水平、应用方便等优点。经建筑材料工业环境监测中心按照负离子陶瓷砖的检测标准检测得到的报告,空白样品负离子浓度(本底负离子浓度)平均值为230个/s·cm2,而负离子砖的负离子浓度平均值为2022个/S·cm2,负离子增量为1792个/S·cm2。
负离子砖就是使用数码喷墨打印技术将负离子材料打印在砖面上,再经烧成得到的功能陶瓷砖。砖面上的负离子材料通过微元素的辐射和放电作用,使得空气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离子,自由离子与其它中性气体分子结合后,就形成带负电荷的空气负离子。砖面上的负离子材料通过高温熔入到砖面,通过技术处理后,不会被磨掉,并且具有永久激发空气产生负离子的功效。空白样品也能检测到一些负离子的原因就是陶瓷砖配方本身就有一些能够释放负离子的材料[26]。负离子砖产生的负离子可以净化空气,能让人精力充沛,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在一些公共场所,如:学校、医院、办公楼、养老院、娱乐场所等地方将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
4.3 变色功能墨水
变色功能墨水是将稀土元素的发光特性充分应用在陶瓷喷墨墨水中,利用稀土独特的光学性能作为着色或助色原料。近些年来,稀土在高级建筑装饰材料和艺术陶瓷、日用瓷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达到一些传统色料不能达到的效果。使用稀土原料烧制成的陶瓷是采用一般着色剂的产品无法比拟的,其色泽艳丽、柔润、均匀,如:桔黄、娇黄、浅蓝、银灰、紫色等,且独有的变色和发光效果,更是精绝。随着照射光线强弱的不同而变化的各种颜色异彩纷呈、瑰丽多姿。变色功能墨水喷印在陶瓷砖表面经烧结后[27],由于稀土氧化物谱线繁多,其在可见光区具有多个明显狭窄吸收峰,在不同光照下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其中以钕稀土为变色材料的墨水在日光灯下呈现出蓝色的色彩,而在弱光下呈现出粉红调的色彩。变色功能墨水经过对粉体进行改性,墨水具有良好的使用稳定性和高温呈色稳定性,墨水适应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各种喷头和喷墨设备。
4.4 下陷功能墨水
下陷墨水是使用在高温条件下能够产生溶蚀效果的材料制得的墨水,其下陷效果深浅可调节,下陷线条宽度可减小到1 mm以下,便可以达到相同的瓷砖图案,相比下陷釉节省至少50%以上的用量。烧成温度范围广,在1000~1200 ℃之间的范围均可,一次烧、二次烧墙地砖均可[28]。墨水不会影响砖面色彩的发色,其表现的立体、简洁、高贵的效果,是新一轮开发新产品高峰的首选科技产品。目前,已在一些知名陶瓷品牌厂家应用,在开发抛釉砖类、墙纸类产品和一些小地砖产品上效果明显,形成异彩纷呈的图案,图案逼真,市场反馈很好,下陷功能墨水开启3D打印新时代。
4.5 自洁功能墨水
随着居住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致力于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更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自然资源的使用,保持建筑外观的美丽洁净。自洁陶瓷在日本国家已得到大量的应用,其主要原理是瓷砖表面有一层经高温烧成后能够使得瓷砖表面细腻光亮平滑的材料,即憎水材料,从而使得污垢极难附着在瓷砖表面上,非常容易清洁。一个很简单的检测方法,可以对比喷印了自洁墨水的瓷片砖与普通瓷片砖的自洁效果,即在砖面上倒100 g左右的水,然后用嘴吹砖面的水。将会发现具有自洁效果的砖能够使得水很容易流动,而普通的亮面砖则很难使水流动[29]。所以,对于外墙砖和应用在厨房、卫生间的瓷砖就具有很好的清洁效果。自洁功能墨水是使用特殊材料制得的陶瓷墨水,经喷墨打印后均匀施在陶瓷砖表面上。
4.6 其他功能墨水
闪光墨水开启喷墨打印金碧辉煌时代,喷印在瓷砖釉面,高温烧成后析出矿物晶体而使釉面强烈反光。金属墨水点石成金,打造陶瓷中的土豪金,墨水喷印在瓷砖釉面上,有金属般的光泽,有金色、黄、黑色、银灰色等系列[30]。夜光墨水喷印在瓷砖表面后经烧成,瓷砖在黑暗的条件下能够发光[31]。银离子和二氧化钛材料能起到抗菌杀菌的作用,所以把一些银离子和二氧化钛材料制作成墨水喷印在瓷砖表面经烧成,使得瓷砖具有抗菌杀菌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珠光效果的墨水,可喷大墨量的亲水釉料墨水[32]。使得瓷砖表面具有凹凸效果的憎水墨水,可粘颗粒的胶水墨水等等。
5 结语
喷墨打印技术在今后的陶瓷装饰材料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陶瓷墨水的制备会越来越受到陶瓷生产厂家的重视[33]。陶瓷墨水制备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陶瓷颗粒在墨水中的稳定分散;二是陶瓷墨水理化性能与打印机硬件要求的匹配。为了实现陶瓷墨水也能像普通打印墨水一样,经高频压电式振动,通过微型喷管形成高速的液滴流,不仅要严格控制陶瓷墨水的电导率、pH值、黏度和表面张力,更重要的是陶瓷粉体在陶瓷墨水中须为无团聚的单分散状态,稳定性好、无絮凝效应,要保证喷射液滴落向载体后,单分散颗粒在溶剂挥发过程中形成最大密度堆积从而获得高密度陶瓷成型坯体。因此,使陶瓷粉体达到均匀稳定的分散状态是成功配制陶瓷墨水的关键。
目前制备高性能的陶瓷墨水的三种方法中都存在一些不足,如:分散法的主要问题是工艺简单粗糙,固相颗粒过大,分散效果不好,会导致喷墨的喷头堵塞;溶胶法是比较成熟的合成方法,但是制备的陶瓷墨水固相含量低,长期放置会出现沉淀导致其稳定性很差;反相微乳液法属于比较新颖的方法,但制备难度大,成本较高,不适应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如何改进陶瓷墨水的制备方法让其更好地适应喷墨打印机的要求仍然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随着喷墨打印机和陶瓷墨水制造加工技术的日益完善和成熟,这种新技术和材料必将在我国陶瓷墙地砖行业获得广泛的应用。同时我们也建议陶瓷墙地砖行业积极采用这种先进的技术与材料,创造条件使用国产陶瓷墨水,让国产陶瓷墨水能够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俊, 区卓琨. 陶瓷墨水的制备技术[J]. 佛山陶瓷, 2011, 21(9):
23~26.
[2] A.Atkinson,J.Doobrar,A.Hudd et a1.Continuous Ink-Jet Printing
Using Sol-Gel“Ceramic”Inks[J].Joumal of Sol-G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7, 24(8): 1093~1097.
[3] 韩复兴, 范新晖, 王太华, 等. 浅析陶瓷墨水的发展方[J].佛山
陶瓷, 2011, 21(6): 1~3.
[4] 江红涛, 王秀峰, 牟善勇. 陶瓷装饰用彩喷墨水研究进展[J]. 硅
酸盐通报, 2004, 23(2): 57~59.
[5] 刘付胜, 肖汉宁, 李玉平, 等. 纳米TiO2表面吸附聚乙二醇及
其分散稳定性的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05, 20(2): 310~ 316.
[6] 杨静, 漪李理, 蔺玉胜, 等. 纳米ZrO2水悬浮液稳定性的研究
[J]. 无机材料学报, 1997, 12(5): 665~670.
[7] 柯林刚, 屠天民, 武祥珊, 等. 陶瓷表面装饰墨水的制备研究
[J]. 中国陶瓷, 2009, 45(1): 30~34.
[8] 何迎胜, 田永中, 张翼. 用于在陶瓷表面形成图像的油墨组合、
油墨及方法:中国,2010101 17934.5[P]. 2010, 3.
[9] 张信贞, 许士杰, 陈世浚. 高色浓度微细化无机颜料、其制法及
无机颜料墨水组合物: 中国,200610106160. X[P].2006,7.
[10] 郭艳杰, 周振君, 杨正方. Sol-gel法制备连续式喷墨打印用
彩色陶瓷墨水的理化性能[J]. 中国陶瓷, 2002, 38(1): 17~19.
[11] 周松青, 赖悦腾, 潘信辉, 等. 分散剂对陶瓷喷墨装饰用墨水
静置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陶瓷, 2008, 35(9): 18~23.
[12] 刘辉彪, 李玉良. 一种无机颜料水溶胶及制各方法和应用: 中
国,200410001432. 0[P]. 2004,1.
[13] 郭瑞松, 齐海涛, 李金有, 等. AEO9/醇/烷/水系反相微乳液陶
瓷墨水制备与性能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 2003, 18(3): 645~652.
[14] 江红涛, 王秀峰, 牟善勇, 等.反相微乳液法制备陶瓷装饰用
彩喷墨水[J]. 陶瓷, 2004, 31(4): 15~18.
[15] 王苹, 魏明坤, 等. 高固体含量陶瓷料浆稳定机理及粉体表面
改性方法[J]. 佛山陶瓷,2001, 11(4): 6~8.
[16] 任俊,户寿慈. 固体颗粒的分散[J].粉体技术, 1998, 4(1): 25~33.
[17] 马文有, 田秋, 曹茂盛, 等.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研究进展[J]. 中
国粉体技术, 2002, 8(3): 28~31.
[18] 任俊, 卢寿慈, 沈健, 等.微细颗粒在水、乙醇及煤油中的分散
行为特征[J]. 科学通报, 2000, 45(6): 583~587.
[19] 郝成伟, 吴伯麟, 李继彦, 等.聚乙二醇分散剂对高纯超细
A12O3制备的影响[J]. 材料导报, 2007, 21(8): 163~164.
[20] 郭瑞松, 齐海涛, 郭多力, 等.喷射打印成型用陶瓷墨水制备
方法[J]. 无机材料学报, 2001, 16(6): 1049~1054.
[21] 秦威, 胡冬娜. 陶瓷喷墨色料的生产及其工艺探讨[J]. 佛山陶
瓷, 2011, 21(8): 23~25.
[22] 蔡晓峰. 喷墨打印技术与陶瓷墨水的制备[J]. 佛山陶瓷,
2006, 17(7):35~37.
[23] 韩复兴, 虎新晖, 王太华, 等. 浅析陶瓷墨水的发展方向[J]. 佛
山陶瓷, 2011, 21(6): 1~3.
[24] 汪丽霞, 何臣, 侯书恩. 纳米氧化锆陶瓷墨水的制备[J]. 矿产
保护与利用, 2005, 25(1): 29~32.
[25] 郭瑞松, 赵丹, 齐海涛. 反相微乳液法非水相ZrO2陶瓷墨水
的制备与性能[J]. 天津大学学报, 2004, 37(5): 428~433.
[26] 林海浪. “负离子"陶瓷墨水的作用及应用[J]. 佛山陶瓷, 2015,
25(2): 28~30.
[27] 王利峰. 喷墨打印用陶瓷表面装饰墨水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D].天津:天津大学,2014.
[28] 胡俊,区卓琨. 浅谈陶瓷喷墨用色料的制备技术[J].佛山陶瓷,
2013, 23(12): 1~4.
[29] 郑树龙, 张缇, 林海浪. 陶瓷墨水的技术创新及功能化发展
[J]. 佛山陶瓷, 2015, 25(10): 1~4, 18.
[30] 靳博. 硅酸锆色料及喷墨打印用陶瓷墨水的制备和研究[D].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31] 贺帆.钴蓝颜料的合成、表面改性以及蓝色陶瓷墨水的初步配
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4.
[32] 张兆宏.水性蓝色陶瓷墨水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D].广州:广
东工业大学, 2014.
[33] 曹坤武. 镨掺杂硅酸锆黄色颜料以及陶瓷墨水的制备和研究
[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