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现实中美丑杂处。一般说来,人们讨厌作为审美活动中丑的事物,但是生活丑也有自己的艺术价值。艺术家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感悟与评价,借助审美意象的形 式表现出来,生活中的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人们在追求美的道路上认识丑、克服丑,揭示丑的本质,这是从反面肯定美。本文以两件雕塑作品引出这一话题,探 讨生活丑的美学意义,分析美与丑的审美关系,得出二者是相反相成、不可或缺的结论。 关键词: 生活丑 艺术美 审美关系 相反相成\ 罗丹的名作《欧米哀尔》,塑造了一个年老色衰的妓女形象。几十年的风月场生活,使她如此衰老。她是这样干枯、瘦弱:佝偻的脊背,枯瘪的乳房,满是皱褶的 肚皮……如果在生活中,谁见到了这样的形象,恐怕都不会说是美的。可是面对罗丹这件作品,观赏者久久不忍离去,内心深处泛起层层涟漪。 阿格桑得罗斯所做的《拉奥孔群像》雕塑,拉奥孔的神情是恐怖和痛苦的,他努力挣扎,想让自己和孩子摆脱蛇的缠绕。三个扭曲的身体,所有肌肉运动都达到了极限,表达出了在痛苦状态下的力量和反抗状态下的紧张,所有神经、血管和肌肉都被痛苦填满了,气氛紧张而惨烈。 以上两件雕塑作品在视觉上颠覆了我们对艺术美的认识,单纯塑造了“不美”的形象,但在这种塑造丑的形象的作品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作者美的理想。看到这些作品,没有人会感到丑陋,有的只是赞叹、激动。在这里生活丑巧妙地实现了向艺术美的转化。 一、本是同根生,相“厌”何太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人类刚刚出现的时期,祖先们就开始了对美追求的漫漫历程,无论现实生活里还是艺术家创作中,追求美都是一个不变的话题。艺术 创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展览生活中的丑恶现象,而是歌颂美好的事物,表现美好的理想。“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不仅是生活的反映,而且是艺术家人格的反映,正是客观 的社会生活通过作家、艺术家主观的熔铸、改造,才变成了艺术作品,才创造了一种不同于社会生活美的新的美——艺术美”①。艺术美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使欣赏者的灵魂受到陶冶,征服人心,鼓舞人心,在人们心中燃起“要实现理想生活”的火焰,从而达到推动社会生活前进的目的。 伴随着“美”一起 出现的还有“丑”这位羞答答的小姑娘,二者都是由人的生产劳动实践产生的,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然而,实乃一奶同胞的丑妹却一直难登大雅之堂,甚至令人 作呕和嗤之以鼻。古希腊时代,哲人柏拉图就在《理想国》中大力宣称:“如果哪位诗人一定要表现丑,那我就会毫不留情地将他驱逐出去!”这一时期人们对丑的 审美研究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丑多是被当做美的反面或陪衬,学界在研究美的本质时也是一笔带过。 直到近代,人类在关于历史与人类自我的透视中 有了革命性的突破,“丑”作为一种美学范畴,才真正撞入了艺术家的审美视野,尤其是1853年德国美学家罗森克兰茨《丑的美学》的出版,标志着“丑”作为 一个独立的审美形态登上了美学发展的历史舞台,从此可以向世人展示其别样的审美价值。一时间,现实生活中的丑如暴风雨般袭来:嘈杂响亮的噪音让人不安,青 年自杀、酒精中毒,恐怖活动和犯罪行为一桩接一桩……不仅如此,艺术界也为之沸腾:贝多芬的音乐中有了刺耳的不和谐音,莎士比亚在戏剧中开始注重“描写纯 粹个性特征以及一切缺点和瑕疵”,波德莱尔的诗歌《恶之花》将“丑”与“恶”升华成了审美对象,阿Q和葛朗台等丑恶形象也被文学搬上了生活表演的舞台。人 们开始给予“丑”一定的地位,以更成熟的心理机制包容“丑”、接纳“丑”。 二、难舍难分——“丑”的重要性 描写“丑”的作品相继 出现,可由“丑”引发的争议还是不绝于耳。“丑”应不应该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在艺术中被表现?关于这一问题,德国戏剧家莱辛“主张不要表现丑,丑可以入诗, 却不可以入画,绘画把形象完全摆在面前,如果表现丑就只能引起惊骇,而不能引起快感。”笔者看来却不尽然。 无论是现实自然还是人文艺术,都不 是绝对美的,而是美中有丑、丑中有美。尤其艺术中不可偏废,倘偏废一方,就会显得不完整,甚至会导致艺术创作的失败。就取材来说,无论什么艺术都不可能只 表现美而完全摒弃丑,譬如雕塑艺术,以表现艺术美为要务,而一部吸引人的艺术作品离不开矛盾冲突。所谓冲突无非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冲突,如果只表现真善 美,摒绝假恶丑,就构不成冲突,表现出的结果不那么有吸引力,对雕塑来说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很多伟大的艺术作品里,艺术创作的美学价值都来源于现实生活 的丑,正是这种丑造就了这些作品中不朽的艺术形象和永久的审美对象。《欧米哀尔》和《拉奥孔群雕》就是化丑为美,使观者与艺术作品有精神上的交流。小说 《三国演义》就贯穿着三国鼎立之间的矛盾,贯穿着忠与奸的斗争,贯穿着智慧的较量。在托尔斯泰名著《复活》中,如果没有聂赫留朵夫与玛斯洛瓦的始乱终弃的 关系,没有玛斯洛瓦与整个腐朽没落的沙皇制度的矛盾,没有农民与地主的冲突,这部小说就化为子虚乌有。 朱光潜先生曾说:“绘画能不能用丑的问 题实质上就是画能不能表现反面形象的问题。如果真正不能,绘画就不能作为揭露丑恶的工具。”②就艺术史所提供的例证来看,不但近代绘画中一些杰作,例如英 国的伯莱克以但丁的《地狱》篇为题材的作品,就连古希腊的关于林神、牧羊神、蛇神之类丑怪形象的描绘,也都证明造型艺术并不排除丑的材料。罗丹也有着类似 的表述,认为艺术作品描写丑更能显露出它的性格,“在自然中越是丑的,在艺术中越是美。”“丑的本质就在于对象以其形式状貌对主体实践效果的否定,唤起主 体情感对对象存在的否定。”③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丑,是可以形成审美价值的。如果艺术作品中的形象都能达到“因为丑反而变得更美”的效果,那么这种美的价 值就实现升华,达到善美与真美统一的境界。当然,如果艺术品的创作者审美理想低下、审美趣味猥琐,或者创作技巧拙劣、表现手段贫乏,就只能形成艺术丑,只 具有消极意义,不会实现美的转化。因此,对艺术创作者来说要区分这二者的界限。 丑在这里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美和丑纠结在一起才能构成矛盾冲突,才能产生一部好的艺术作品。人们通过观看这些作品,会更加爱美恶丑,更加促进美的事物不断成长,从而使丑的事物日渐消亡。 三、相反相成,韵味无穷——美与丑的“亲密”关系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美丑共存,瑕不掩瑜。”先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看到了美与丑不可分割的审美关系。到了现代,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 Q”可谓生活丑,但这部作品却反映了典型人物的社会思想价值。在西方社会,19世纪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雨果看到了“丑就在美的旁边”,他在作品《巴黎 圣母院》中将这条原则运用得淋漓尽致。例如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但是作者赋予了卡西莫多一种“美丽”,一种隐含的内在美,一颗美丽、纯洁、善良的 心灵。我们在欣赏《巴黎圣母院》时,更在意卡西莫多的“美”,而不是“丑”。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著作《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虽然严格区分了生活中的美和 丑,但对艺术中“丑”的描写却格外宽容。他认为艺术品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丑之所以为丑”,“丑”经过了艺术家的再创造,暴露了其本来面目。古今中外艺术家 对美与丑共生辩证关系的创作不胜枚举。 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是艺术家通过“化丑为美”、“以丑衬美”的方式让丑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呈现方式, 从而实现审美价值。艺术家描写、揭示了生活丑,就从本质上否定了它——唯有如此,生活丑才转化为艺术美。生活丑和艺术美在审美的终极意义上是内在统一的, 二者是相反相成、缺一不可的辩证关系;“否定生活丑,从而表现艺术美”,这是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内在契合,也是生活丑向艺术美转化的实质所在。丑在艺术中不 仅可以强化美,还可以给人带来美所不能带来的快乐。人们在对丑的欣赏中,以笑来揶揄丑、嘲笑丑、战胜丑,从而铸造更加美好的灵魂。 化丑为美的 转变过程,表现了人的审美能力的完善和发展,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感性世界,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历史和人生的深层底蕴。只有经历了二者的转化,才能真切体会到 审丑的深刻内涵和全部力量。每个艺术工作者都应该体察时代脉搏,充分认识生活丑向艺术美转化的意义,创作出更满足现代人审美需要的文艺作品,从而拓宽人们 的审美视野,提高审美趣味。 注释: ①陈望衡.化丑为美的点金术.美学文摘.第一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2. ②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第2版:307. ③克罗齐.美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 参考文献: [1]李兴武.丑陋论——美学问题的逆向探索[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2]朱存明.美丑[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3]王洪岳主编.美学审丑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