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科管理干部的素质修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大力加强社科管理干部的政治素质修养、能力素质修养、道德素质修养和心理素质修养等。并且,以上四个方面的素质修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互为作用的统一,轻视任何一种素质修养都不利于社科管理干部自身的成长。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干部;素质修养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十七大报告中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党对干部的素质修养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为此,院党组确立了“科研强院、人才强院、管理强院”三大战略。如何将“三大战略”落到实处,形成以科研强院为中心、以人才强院为关键、以管理强院为保障的“三位一体”工作格局,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新的历史时期,社科管理干部的素质修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中国社科院管理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科管理干部的素质修养,对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素质修养 政治素质修养是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品质等方面的基本条件。政治素质修养亦是社科管理干部素质修养的核心。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具备了坚定的政治素质修养,我们才能提高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系统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更好地顺利开展。 1.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社科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中国社科院的三大定位。作为社科院的管理干部,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善于从政治上认清和判断形势,审时度势,把握方向,掌握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和辩证的思想方法,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 2.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主人翁意识,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党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方针、政策,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图虚名。坚持群众路线,发扬民主作风。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学会多动脑筋,转变思维方式。注重调查研究,讲究工作方法,虚心听取广大科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坚持求真务实,增强全局观念和大局观念,树立为科研工作和全院职工服务的意识,将理想信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与生活。 3.较高的政策水平。社科管理干部在工作中面临的情况纷繁复杂,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认识的高度决定行动的力度,必须立足中国社科院实际,探索发展规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中央对中国社科院“三个定位”要求和院党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实施三大战略、强化管理、深化改革、狠抓落实上来。要善于从全局思维,着眼全局,把当今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思考,把本部门工作放到全局中思考。要善于归纳总结,立足中国社科院,放眼世界,悉心观察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新发展,认真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充分认识到中国社科院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性,深刻把握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思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院党组工作部署上来,统一到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上来。 4.良好的思想作风。社科管理干部的思想作风是个人精神面貌、思想品质和文化修养的集中反映,是世界观的全面体现,也是政治素质修养的重要内容。社科管理干部在工作中要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有为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服务的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提高为科研人员服务的本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作风。倡导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品质。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用自身的形象影响人、感召人、带动人,用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赢得大家的信赖与支持。 二、能力素质修养 能力素养是一个人的知识、智慧和技能的综合外在表现,是指在履行职责时所应具备的水平,即胜任工作任务的主观要素。这是社科管理干部开展工作、完成任务不可缺少的条件,对社科管理干部来讲非常重要。社科管理干部能力素养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实施,影响到全院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如果社科管理干部没有较强的能力素养,就不能算是一名称职的社科管理干部,更不能算是一名优秀的社科管理干部。 1.开拓创新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启动,标志着中国社科院进入了全面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新阶段。目前,中国社科院在体制机制创新、利益格局调整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还有新的问题需要解决,表层的问题解决了,还有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简单的问题解决了,还有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统筹协调的能力,调整和完善各项改革措施,增强改革措施之间的协调性,使之相互衔接、配套。社科管理干部要学会多动脑筋,转变思维方式,积极探索符合中国社科院工作规律和特点的新思路、新体制、新举措、新办法,不断总结经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和中国社科院的管理工作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2.选材用人能力。组织的发展和事业的成败最关键因素在于人。合理用人,因才施用是社科管理干部素养的重要体现。用人得当则事业兴,用人不当则事业衰。要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把政治立场坚定、热爱和熟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形成院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营造人人都能成才的良好氛围,把合适的人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在其时。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会干事的人有作为,干成事的人有前途。 3.沟通协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主要是指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在工作中,社科管理干部需要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能否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直接关系到科研管理工作的成效。社科院科研人员有明显的职业特点,他们学养深厚,思维活跃,看问题有自己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也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作为社科管理干部,要学会与科研人员交朋友,多从精神上与他们交流,多从思想上与他们沟通,多从观点上与他们求同。落实各项任务或推行改革措施,要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要善于通过沟通协调来化解分歧与矛盾,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