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社科论文 >

转型期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框架(4)

时间:2021-05-07 08:49 点击:
五、的社会科学家,承担着一项什么样的使命呢?笔者概括为:寻求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社会科学解释框架。这当然很难,尤其对西方学者而言,最难。的社会科学家,与他们的西方老师相比,有更大的比较优势。笔者的意思其实

  五、的社会科学家,承担着一项什么样的使命呢?笔者概括为:寻求“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社会科学解释框架。这当然很难,尤其对西方学者而言,最难。的社会科学家,与他们的西方老师相比,有更大的比较优势。笔者的意思其实是说,社会科学在西方和在东方的演化,历史地和逻辑地,将寻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这样一种社会科学解释框架的使命,交付给的或印度的或其它生活在东方文化传统里的社会科学家了。如果我们放弃这一使命,那么,将来或者例如在几百年之后,我们的子孙可能嘲笑我们,嘲笑我们无能、缺乏勇气,或者对历史不负责任。

  满足逻辑与历史统一性的社会科学解释框架,仍然要先回到逻辑的解释框架里。被观察到的行为,它的重要特征必须被抽象为一些“公理”,也就是右下角的那个集合A(Axiom)。但是,只有公理化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满足于逻辑的解释框架,为了超越逻辑,为了融入历史,我们还需要左下角那个集合“情境”,记作集合S(Situation)。

  我们解释任何一类行为,都需要有一组不同的情境假设。例如,解释你们这群人的行为,最常见的情境是“教室”或者“学校”。在学校这一情境里,你们的行为方式显著地不同于在例如“家庭”这一情境里的行为方式,或者在例如“法庭”这一情境里的行为方式,或者在例如“餐馆”这一情境里的行为方式。由于情境的不同,人类行为就有了很大的差异。大致上,我们假设可以写出一个包含了各种不同情境的集合。当然,在解释转型时期人类行为的时候,这个集合可能很庞大,因为存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例如贪污,那位贪污了数亿或数十亿元的铁道部长,他在家庭里可能是富于温情的,在部长级干部群体里他可能被普遍认为是一位“仗义的朋友”。对于下属,他可能表现出另一套行为模式。总之,可以概括地说:他的行为是“情境依赖的”。

  我们解释转型期人的行为,同时需要左下角的集合(S)和右下角的集合(A),它们代表了两套公理,右下角的集合是关于普遍人性的公理,左下角的集合是关于特殊情境的公理。关于普遍人性的公理,中西类同,例如,经济学家假设每一个人都有自利心,社会学家假设每一个人都有利他心。孟子假设“恻隐之心”,荀子假设“人性恶”,诸如此类。我们需要考察不同假设的行为学含义,并在不同的情境内检验它们的合理性。凡是人,就都有一些相对而言变化缓慢的价值观念。虽然人性本身也在变,但大致上我们可以假设它是不变的,是行为学模型的参量,不是变量。

  关于情境的公理集合,可能因具体问题而变化,否则,这个集合包罗万象,就很难建构行为学的理论了。首先,我们需要一些符合历史和当代社会的常见的情境及其假设。注意,当我们列出一个常见情境时,它仅仅还是一个观念,例如,“谈恋爱”是可以想象的一个情境。但为了获得公理化的情境,我们必须赋予观念一些结构,于是就有“恋爱”和“谈恋爱”这两个结构,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动词。进一步,我们应界定“恋爱”这一观念的内部结构。例如,它是否必须有异性参与呢?是否必须是两个个体之间的情感交往呢?怎样从一般社会交往的行为里区分出“情感交往”呢?是否必须在进展到“幽会”的阶段时才有恋爱?如果不必如此,那么,是否包括“单相思”呢?

  诸如此类复杂的情感问题,我们可以列举许多。对于我们要研究的行为,只要足够用,就可以了。其次,我们开始运用逻辑方法,以这两个公理集合A和S为前提,推演得到一些解释,就是可检验命题。

  我们提供的社会科学解释(包括数学模型)应当与的数据相吻合。这样得到的解释,才可称为“社会科学解释”。这里有很多很多的学术问题,今天笔者没有时间探讨。例如,凡涉及到具体情境的时候,如何以公理形式表述呢?可以想象,关于任何一类具体情境的公理都是缺乏普遍性的,否则,就不会有具体情境了。那么,在这一基础上建立的数学模型怎么能够推演出普遍性的命题呢?如果没有足够的普遍性,怎么能称为“理论”呢?一个仅仅描述特殊行为的数学模型能够提供的普遍主义解释,其实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当然,另一方面,一个普遍主义的数学模型,因为缺乏界定性,也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经济学家撰写的文章,大致可归入上述这两种类型。目前的情形是,诸如《经济问题》这样的期刊,更频繁地发表基于普遍主义数学模型的文章,而诸如《农村经济研究》这样的期刊则更频繁地发表基于案例研究的特殊主义的文章。

  金岳霖先生在《知识论》里面讲过,知识可以有“真”,也可以有“通”,他追求的知识境界是“真且通”,如若真与通不能兼得,他宁可求其真。这里的真,按照金岳霖先生的解释,是“真正感”,而不是逻辑的真。“真正感”,我们仔细品味,三个字,每一个都很关键。首先,核心的是“正”,不是“邪”。你当然可以有真实的邪恶感,但那就不是真“正”感了。其次,就是这个“感”字,有所感,有所悟,有激情,有情感。这四个方面,密切相关。金先生用字极其考究,也因此,读他的文章,需要“沉潜往复,从容含玩”(熊十力语)。金先生说的“通”,是逻辑的通顺与自洽。

  知识若要令人信服,当然不能是自相矛盾的。你说你看到现在下雨并且现在没有下雨,你认为有谁会相信这样的陈述吗?不过,逻辑自洽的体系或数学模型,你可以制造无数个,原则上,你可以有的逻辑体系的数目是无限多的。金先生说,在情感上,他宁可求其真而不能为了逻辑的通顺而牺牲真正感。他讲这段话时的心情,真的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

  参考文献:

  [1]米塞斯.经济学的最后基础[M].夏道平译,台湾:远流出事业出版公司,

  [2]金岳霖.知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