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社科论文 >

环境问题报道的受众心理分析及行为引导(2)

时间:2015-05-08 10:38 点击:
1.接受信息。对环境问题报道信息及内容的接受,主要是指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符合,受众对接触到的媒介信息表示确信。因此传媒要让受众接受信息必须确保报道内容的可证实性,报道表述的合理性以及信息
  1.接受信息。对环境问题报道信息及内容的接受,主要是指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符合,受众对接触到的媒介信息表示确信。因此传媒要让受众接受信息必须确保报道内容的可证实性,报道表述的合理性以及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以柴静报道的《穹顶之下》为例,采访过程中的每一个观点和事实都有可靠的消息源,权威的机构,并且还通过科学家的验证和实验向受众展示了极具创造性的采访报道。在解释PM2.5的时候,以简单、大众化的语言和动漫来表现,让受众很快就能接受这样的报道内容和方式。 
  2.改变态度。改变态度是媒介行为引导的重要方面,改变态度与接受信息、行为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它是二者的桥梁,受众接受了信息不一定会影响行为,而是要先通过态度的改变来逐步进行行为的影响。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学习是一种刺激(stimulus )-反应(response)的关系,即S-R[5]。当人们运用大众媒介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时,受众的态度会有相应的改变。使得受众接受媒介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强化“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良好的新闻报道的展现方式、记者的采访方式、语言的表达形式都能起到强化受众的反应,让受众对新闻有更多的认同和肯定,从而改变原有的态度。在上文提到《穹顶之下》通过丰富的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再加上新颖的演讲报道形式,获得了受众更多的关注,而其内容的多样性以及不断的刺激,让“刺激-反应”模式得到了更好的强化。 
  3.影响行为。当受众对环境问题报道内容有了足够的了解和接受之后,行为的改变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影响受众行为改变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能力。对于环境问题报道,如果媒介建构的是以个人微小的力量可以得到改变的事实,有可能引起受众行为的改变,反之,就有可能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当媒体将雾霾的治理责任完全放在政府机构的时候,普通的受众就不会进行行为的改变。当媒体将雾霾的治理推向受众的每一个小小的行为,比如少开车、减少用电量、减少生活垃圾这些细微的行动的时候,则更有可能引起受众行为的改变;二是代价。如果采取某种行为能够获得一定的报偿,这种报偿能够与自己的付出达到一定的平衡时,这种行为就会被强化,否则就弱化。媒体通过解读个人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告知受众其微小的行为对环境拥有强大的作用的时候,这种行为就会被强化,反之就被弱化。因此,对环境问题报道,想要引起受众行为的改变,必须给受众一种强化的心理,让受众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并且对环境有巨大的好处。 
  三、我国媒体环境问题报道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方式 
  我国媒体环境问题报道主要问题在于:报道现象为主、深入解读较少;报道不够深入、缺乏调查性报道;报道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柴静的《穹顶之下》开创了中国环境问题报道的新局面,不仅在报道方式、调查手段、展现形式方面都有所创新,对受众环境意识的建构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环保意识的建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在环境问题报道上,媒体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更加深入的采访、更加生动的报道,进行以调查性为主导的环境问题报道。对受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受众自己得出必要的结论,让环保意识潜移默化地贯穿在受众的生活当中,从而引起受众行为的改变。 
参考文献:
李静.试论我国环境报道对受众环境意识的构建[D].广西大学,2007.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百度贴吧.围观穹顶之下[EB/OL].2015-03-0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华生.行为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