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是开化派兴商的又一措施。“大凡人生万事无不依持竞争者,大则天下国家之事,小则一身一家之事,悉皆因竞争始能进步者也”(3),欲兴商富国必须接受并展开竞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中求谋发展。这是朝鲜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并且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商品大量涌入朝鲜。
2、文化:提倡移风易俗、启蒙民众
开化派的文化思想主要是启发民智、移风易俗。他们认为“凡国之所以自守独立者,由民之智识兴气力耳”(4),国家富强与民众智识至关重要。当时因两班社会身分制度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开化派主张施行全民教育,启蒙民众。“大兴学校,而迎博学达理之士,以教国人,上自春宫殿下,下至于庶人子弟,使就校受学”。(5)开化派要求废除科举,兴办报业等,以提高人民知识水平和素养,为国家独立发展培养人才。
此外,开化派还指责当时只教清国历史文章,不注重朝鲜本国历史文章舍本取末的教育弊端,提出应重视国国史教育,培养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
移风易俗是开化派文化思想的另一重要部分。尤其甲申政变后在婚姻、礼节、服饰、奴仆、刑审方式等方面都有详细措施,改变朝鲜封建习俗和道德观,要求尊重人性,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新社会。
3、政治:主张民族独立、君民同治
随着朝鲜同资本主义国家和宗主国间矛盾的发展,开化派越来越呼吁国家自主独立。他们认为国家权力“一曰内用主权,谓共一切政法皆由其典章而出也;一曰外用主权,谓以独立平等之礼,外国之交涉也”(6)。独立自主就是保卫国权。民众应“惟国是尊”,国家之间应平等相待。
政体建设方面,开化派倡导君民同治。“夫君民共治政体共制度公平,无些少私情,好民之所好,恶民之所恶,舆众之公论,行国中政命法律”,开化派“相较各国之政体,君民共治者乃规模最美者也”(7)。开化派之所以选择君民同治政体,从客观说,朝鲜资本主义发展羸弱,没有强大到彻底变革政权的阶段,再说国家亟需的是稳定的社会环境。从主观而言,开化派是刚从地主阶级中脱胎的新知识分子,受传统“忠君”思想影响颇深。先天因素决定他们引进的理论得不到广泛支持,也决定他们不可能接受激进的资产阶级理论去彻底变革社会。
具体构建君民同治政体时,开化派十分重视君民关系。“若欲固君权之无限,则不如使人民至痴愚,痴愚则残弱,可以固君主专权,然民愚而弱,则国亦随而弱,故天下万国同愚弱,然后可以保其国安其位。然此空言,岂有其实,是以诚欲期一国之富强,而与万国对峙,不若少减君权,使民得当分自由,而各负报国之责,然后渐进文明也。夫如此则民安国泰,而宗社君位并可以永久也”(8)。国家欲发展必须废除专制,用法治替代传统的君治,通过法律来保证“君民同治”制度。诚然,开化派的“法治”仅限于颁布一些法令,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依宪治国的法治尚有距离,但这种强调以法律为准绳的政治建设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
三、稳健开化派和激进开化派的比较
从阶级属性看,开化派并非纯粹意义的资产阶级,他们只是刚从封建统治中分化出来,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开明两班贵族、官僚和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向往资本主义,以富国强兵为己任,但仍挣扎在封建主义土壤里,只能纠结探索。
根据改革的范围和速度以及是否要与国内外政治势力相结合的问题,开化派又分为激进开化派和稳健开化派。
第一,对待传统文化上,激进开化派彻底否定封建文化,主张用西方文化制度来改造落后封闭的朝鲜社会;而稳健开化派虽然赞同学习西方知识技术,但他们也主张维护封建人伦纲常,认为这是“得于天而赋于性,通天地亘万古所不变”(9)。第二,激进开化派联日排清。金允植曾评判说:“洪英植出使美国还……深慕洋制,奴视中国,并排斥孔孟伦常之道,肆然无忌……玉均、泳孝、光范等自日本还,钦艳日本,以为东洋之英吉利,事事健美,与英植共述排华尊洋之论,言言辙称自主。”(10)稳健开化派尊清排洋,认为朝鲜自强“惟中朝庇护”(11)与清帝国息息相关。第三,激进开化派改革的程度深、速度快,甲申政变中激进开化派处决众多后党保守官员、明确提出废止门阀等,表现出的勇气与魄力是稳健开化派所没有的。第四,他们代表的具体利益集团不同。激进开化派成员相对年轻,在朝中的地位、官职居中等或中等以下;而稳健开化派成员,年龄较大,多为朝中大员,位高权重。
开化思想是当时朝鲜社会进步思想,在朝鲜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将原有爱国图新思潮与外来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结合起来的时代产物。开化派主张经济上发展资本义工商业,富强国家;社会文化方面倡导平等法制,移风易俗;政治上民族独立,主张君民共治等,反映了朝鲜向近代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激进开化派和稳健开化派先后通过甲申政变和甲午更张以及后来的独立协会运动,勇敢地把开化思想付诸实践,他们极大推动了朝鲜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近代化进程,也为以后朝鲜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经验教训,他们的历史功绩与意义不可磨灭。
参考文献:
[1]金光洙、金龟春、金成镐.朝鲜近代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
[2]金玉均.甲申日录.建国大学校出版部,1993.
[3]金光洙、金龟春.朝鲜通史(第四卷).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
[4]李昌植.朝日近代思想的形成及其比较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