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社科论文 >

心理资本研究进展与展望(2)

时间:2014-08-22 09:00 点击:
3. 调节机制。调节机制是心理资本与其他变量交互作用影响结果变量的机制,这里分两种情况:(1)其他变量为调节变量;(2)心理资本作为调节变量。 其他变量为调节变量。Hmieleski和Carr(2007)研究发现,环境动态

 

  3. 调节机制。调节机制是心理资本与其他变量交互作用影响结果变量的机制,这里分两种情况:(1)其他变量为调节变量;(2)心理资本作为调节变量。

  其他变量为调节变量。Hmieleski和Carr(2007)研究发现,环境动态性调节企业家心理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即环境动态性程度越高,企业家心理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越强。Walumbwa等(2010)运用阶层线性模型方法研究发现,服务气氛调节下属心理资本与其绩效的关系。高中华等(2012)以国内某高科技集团公司知识员工为样本,研究发现:角色压力在心理资本与离职意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组织支持不仅可以调节心理资本对角色压力的影响,而且还可以调节角色压力在心理资本与离职意向间的中介效应。曲源美等(2012)的研究表明:社会整合对心理资本和工作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对心理资本和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柯江林、孙健敏等(2010)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复杂多变的任务不确定环境下,心理资本对任务绩效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吴庆松和游达明(2011)对湖南省6家机械制造类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组织创新氛围调节员工心理资本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心理资本本身作为调节变量。Cole(2006)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对失业员工主观满意感与其再就业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Walumbwa等(2010)运用阶层线性模型方法研究发现,领导心理资本调节下属心理资本与其绩效的关系。Wang Hui等(2014)使用来自794位下属及其直接主管的配对数据检验中介调节模型,研究发现真实领导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正相关并最终与下属绩效正相关,并且这种关系在心理资本水平低的下属中要比在心理资本水平高的下属中相关程度要更高。李晓艳和周二华(2013)对呼叫中心客服代表的实证研究发现:服务人员的心理资本调节顾客言语侵犯与其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即心理资本水平高的服务人员和心理资本水平低的服务人员相比,顾客言语侵犯与服务人员离职意愿的正相关关系要更弱。周艳红等(2013)对IT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心理资本调节工作满意度与关系绩效的关系。

  五、 心理资本研究展望

  心理资本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各国学者对心理资本概念内涵、结构要素、选择标准、心理资本与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取得一些成果,然而由于目前心理资本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需要研究者们从以下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

  (1)在心理资本的概念内涵及其要素选择标准上形成共识。由于目前对心理资本的概念内涵及其要素选择标准理解上的不一致,自然也就导致了研究结论的较大分歧,因此未来应就心理资本的概念内涵及其要素选择标准达成基本共识。

  (2)进一步探索和验证心理资本的结构。目前学者们对心理资本应该包括哪些要素观点不一致,有关心理资本结构的研究结论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应继续努力探索出稳定和一致的心理资本结构,开发出更有效心理资本测量量表。

  (3)开展心理资本跨文化比较研究。心理资本理论源自西方而且心理资本概念在西方提出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未来需要进一步的检验该理论在中国的效度,继续探索开发适用于中国员工的心理资本测量工具,检验西方心理资本研究成果在中国的可推广性,开展跨文化比较研究。

  (4)进一步拓展心理资本法则网络。尽管已有相当多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心理资本与相关变量的关系,尤其是在心理资本对结果变量的作用机制方面(有关心理资本前因变量的实证研究相对缺乏),但心理资本理论发展远未成熟,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未来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探讨心理资本与相关变量的关系,尤其是发现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以进一步拓展心理资本的法则网络(Nomological Network),促进心理资本理论发展向成熟阶段转变。

  (5)使用更加多样化的方法。目前心理资本实证研究过分依赖调查问卷、横断面设计和单一来源数据,这种设计易受共同方法方差偏差的影响。未来研究者应探索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包括使用心理资本替代性测量工具、实验设计和质性方法等。因为使用自我报告的心理资本问卷测量工具被试易受社会赞许偏差的影响,所以未来应开发其他的心理资本替代性测量工具,和心理资本问卷测量工具结合使用,进行研究结论的相互验证。实验设计能够提供准确的因果关系推断,质性方法则为我们提供心理资本与相关变量关系的深入的叙述性描述。

  (6)扩展心理资本研究范围。因为管理者和企业家群体对组织各层面产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未来心理资本研究应从目前主要以普通员工为研究对象扩展到管理者和企业家群体。未来心理资本研究还应从目前主要关注个体层面拓展到群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对群体心理资本和组织心理资本的概念、结构和作用机理等进行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韩翼,杨百寅.真实型领导、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领导成员交换的调节作用.管理世界,2011,(12):87-86,188.

  2. 隋杨,王辉,岳旖旎,Fred Luthans.变革型领导对员工绩效和满意度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及程序公平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2012,44(9):1217-1230.

  3. 任皓,温忠麟,陈启山,叶宝娟.工作团队领导心理资本对成员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多层次模型.心理学报,2013,45(1):82-93.

  4. 赵简,孙健敏,张西超.工作要求——资源、心理资本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心理科学,2013,36(1):170-174.

  5. 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心理学报,2007,39(2): 328-334.

  6. 李晓艳,周二华.心理资本与情绪劳动策略、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管理科学,2013,26(1):38-47.

  7. 任皓,温忠麟,陈启山.心理资本对企业员工职业成功的影响:职业承诺的中介效应.心理科学,2013,36(4):960-964.

  8. 高中华,赵晨,李超平,吴春波,洪如玲.高科技企业知识员工心理资本对其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调节中介模型.中国软科学,2012,(3):138-148.

  9. 曲源美,赵西萍,周密,赵欣.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以社会整合为调节.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1):78-83.

  10. 柯江林,孙健敏,石金涛,顾琴轩.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总效应、效应差异及调节因素.管理工程学报,2010,24(4):29-47.

  11. 吴庆松,游达明.员工心理资本、组织创新氛围和技术创新绩效的跨层次分析.系统工程,2011,29(1):69-77.

  12. 李晓艳,周二华.顾客言语侵犯对服务人员离职意愿的影响研究: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南开管理评论,2012,15(2):39-47,69.

  13. 周艳红,高金金,陈毅文.心理资本调节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3,40(3):355-361.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