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外部监管机制缺陷 合理有效的会计监管机制会增加财务舞弊行为暴露的风险,加大财务舞弊的成本,从而引起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注意,达到有效控制财务舞弊行为发生的目的。我国上市公司最主要的监管者是证监会,但其市场监管经验不足,监管机制不完善,致使监管不力。另外,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实力,对本地区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视而不见甚至参与合谋,致使某些上市公司以虚假的财务信息发行上市。 2.2.3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缺失是造成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我国被审计单位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委托与被委托的审计关系,会造成会计师事务所为获得更多的鉴证业务或者更多的佣金而与被审计单位合谋,从而出具有利于被审计单位的虚假审计报告。 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策略
3.1 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 3.2 完善上市公司外部监管机制 完善外部监管机制,加大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会增加舞弊公司的财务舞弊成本,降低舞弊公司的信誉。例如: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或者证交所公布的处罚决定,直接关系到该公司下一年度募集资金的数额。因此,完善外部监管机制,是治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一项重要措施。完善上市公司外部监管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可以适当引入民事诉讼机制,这样既能加大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成本,也能给予利益相关者一定的经济补偿。其次,扩大证券监管机构监管范围,提高证券监管机构的效率。再次,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公开和监管的透明度。 3.3 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审计独立性、保密性、专业胜任能力、保持客观公正性是注册会计师理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原则。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的好坏。因此,强化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素养极为重要。首先,增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是否保持审计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鉴证业务能否成功的关键,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还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使得审计活动不受其他外界力量的控制。其次,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注册会计师应当有具备足够的会计专业技能,并通过不断培训和教育,在职业实践中不断提升这种技能。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运用专业知识获取审计证据,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出具合理的审计意见。 3.4 报表使用者应当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投资者了解公司财务信息及经营状况、做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财务报表获得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然而,由于对会计相关专业知识的欠缺,投资者很难判断出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信,这时就会根据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来做决定。如果该公司存在管理层与审计师合谋的舞弊行为,那么投资者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作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中看到投资收益的同时也应当注意投资潜在的风险,这就要求投资者加强风险意识,具备基本的风险判断能力。另外,提高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解读能力。投资者自身要加强对会计、财务相关资本投资知识的了解,以便在看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以及其他财务信息时能够辨别真伪,这样既能够减少自己的投资风险,也能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进行监督,降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可能性。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兴灵.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对策[J].财会研究,2010(15):53-55. [2]蒋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研究[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8:4.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