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图样。图样是生产中使用的最基本材料,加工制作应按图样的规定进行。图样规定了原材料、焊缝位置、坡口形式和尺寸及焊缝的检验要求。 (2)技术标准。包括有关的技术文件,它规定焊接产品的质量要求和质量评定方法,是从事检验工作指导性文件。 (3)检验文件。包括工艺规程、检验规程、检验工艺灯,它们具体规定了检验方法和检验程序,知道现场检验人员进行工作。此外,还包括检查过程中收集的检验单据:检验报告、不良品处理单、更改通知单,如图样更改、工艺更改、材料代用、追加或改变检验要求等所使用的书面通知。 (4)订货合同。用户对产品焊接质量的要求在合同中有明标定的,也可作为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补充规定。 3 焊接检验过程 把焊接检验工作扩展到整个焊接生产和产品使用过程中去,才能更充分、更有效地发挥各种检验方法的积极作用,才能达到预防和即使防止由缺陷所造成的废品和事故。 (1)焊前检查。焊前检查主要是对焊前准备的检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保证焊接质量的积极有效措施。 焊前检验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于表1-1。 (2)焊接过程检验。焊接过程不仅指形成焊缝的过程,应包括后热焊后热处理过程。 焊接过程检验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于表1-2。 (3)焊后检验。焊接结构(件)虽然在焊前和焊接过程中都进行了有关检验,但由于制造过程中外界因素的变化或规范、能源的波动等仍有可能产生焊接缺陷,焊后要进行外观检查、无损检验、力学性能检验、金相检验、焊缝晶间腐蚀检验、焊缝铁素体含量检验、致密性检验、焊缝强度检验等焊后检验。 (4)安装调试质量的检验。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对焊接产品的制造质量应进行复查,以便发现漏检或错检,以及处理、消除隐患,保证焊接结构件安全可靠运行。 (5)产品服役质量的检验。1)产品运行期间的质量监控;2)产品检修质量的复查;3)服役产品质量问题的现场处理;4)焊接结构破坏事故的现场调查与分析。 焊接结构(件)中一般都存在着缺陷,缺陷将影响焊接接头的质量,而接头质量又直接影响到焊接结构件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机械委质检司编.焊接质量的检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2]梁启函主编.焊接检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 [3]赵熹华主编.焊接检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10. |